《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公佈年度詞語為「氣候緊急情況」(climate emergency)反映過去一年的新聞、情緒或關注點。在氣候變化、槍支暴力與民主的本質等社會議題下《字典網》(Dictionary.com)給了年度詞彙為「存在」(existential),是2019年全球全體真實的危機共感。人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力量,這為我們提供了將生存威脅轉化為生存選擇的機會。
/cdn.vox-cdn.com/uploads/chorus_image/image/65811151/AP19336504102919.0.jpg)
「存在」(existential)
「存在」這個詞可以追溯到1685年,源於晚期拉丁語的 existentialis。《字典網》將存在定義為「存在性或與之有關」和哲學性的「存在主義」關注個人的自由選擇所決定的人的存在本質,它肯定了我們在做出有意義的、真實的生活選擇時的個體能動性。
選擇「存在」有三個原因:在氣候變化相關討論和多利安颶風等重大自然災害後,「存在」一詞頻繁出現;不僅如此,在人為災害發生之後,當充滿仇恨的言論出現時也被頻繁提起,如一名被解雇的員工在密西西比州的沃爾瑪賣場開槍導致22人死亡後,當地一名官員表示「文字在我們的社會中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存在意義。」 另外,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他曾稱美國總統川普是「對美國的生存威脅」(existential threat to America),隨後「存在」的搜索量上升了1000%以上。
《字典網》近幾年的年度詞語都帶著悲觀色彩。2018年選出了「虛假信息」(misinformation)、2017年的「單詞同謀」(complicit)出自川普女兒伊凡卡、2016年「仇外情緒」(xenophobia),而今年,恐懼情緒開始浮現在文化話語中。2019年有許多沉重的話題,而「存在」一詞,無論在字面意思上還是像徵意義上都捕捉到了生存的感覺,激勵我們在面對各種挑戰時,提出關於我們是誰、我們的目標是什麼這樣的大問題,同時提醒著我們,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

「氣候緊急情況」(climate emergency)
《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更直接地指出了,2019年的狀況「氣候緊急情況」(climate emergency)。今年,公眾對氣候科學的認識,影響著世界各地的天氣變化的認知關注,引起了聯合國秘書長對所謂的「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的廣泛討論。
在2018年,氣候與緊急情況關聯並不密切,相反,人們寫到的最常見的緊急情況是與健康、醫院和家庭相關;但到了2019年,氣候緊急情況超過了所有其他類型的緊急情況,其使用頻率是排名第二的健康緊急情況的三倍。來自153個國家的11,258名科學家在《生物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科學家有道德義務明確警告人類任何災難性的威脅」,並提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明確無誤地宣布地球正面臨氣候緊急情況。政界在今年也採取了類似的行動,在蘇格蘭首度發聲後,英國、加拿大、法國和澳洲的數百個城市都曾在今年官網上加註「氣候緊急情況」的宣傳。
▌延伸閱讀:牛津詞典2018年度詞彙: Toxic(有毒)
▌企劃編輯: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