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劇場,也不打算回去:2023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國內外頂尖團隊迸發驚人表演能量|cacao 可口

作為亞洲最盛大的表演藝術慶典,TIFA在疫後將帶來豐沛的表演能量,9個國際團隊攜手10個國內團隊,呈現共19檔節目、129場演出;經歷疫情、戰爭、種族以及性別運動持續挑戰既有體制與觀念,人們對於劇場的期待將更甚以往。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告訴我們,「世界的劇場已經不一樣,身為劇場一份子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再也沒有『疫情前』的劇場可以回去了;或者,可以更精確地這麼說 : 我們不打算『回去』了。我們回不去是因為心變大,看世界也不一樣了。」2023年2月18日至5月14日TIFA囊括優秀團隊,包括臺灣、法國、德國、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美國、加拿大、澳洲、以色列、新加坡與韓國等國際頂尖團隊與藝術家。可口為讀者精選出6檔表演,呼應你對創造力的渴望,且讓我們在劇場裡不期而遇:

提亞戈‧羅提吉斯 ╳ 日內瓦劇院《不可能的邊界》

爆炸就跟心跳一樣,只是比較大聲,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揪心新作。現任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將他聽見的故事,由 4 位演員以詩意的方式演繹,並由一位打擊樂手,將戰場上的心跳與炸彈的爆裂聲堆疊重現。這場演出不只談人道救援工作者,更從危險、慾望、毀滅的方式貼近世界,彰顯人性尊嚴與韌性。

以色列 L-E-V 舞團《心碎蠻荒之旅》

以色列編舞家莎倫‧伊爾(Sharon Eyal)以迷幻暗黑的風格,在持續的身體脈動與感性漩渦中,將為愛煎熬的歷程轉化為舞作狂熱的能量,反芻心碎的赤裸與震顫。由 Dior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 量身打造獨特舞衣,搭配電子音樂,將民謠吉他、拉丁樂及非洲節奏融入極具爆發力的舞蹈。邀請你隨著舞者在愛與失去、傷害與破碎的身體語彙中,看見親密關係中的起伏擺盪,穿越一場私密心靈的療癒之旅。

泰勒‧馬克《Judy秀:美可敵國》

打造一個國家,是靠著所有人的努力,但國家的歷史為何總有人被忽略?東尼獎提名劇作家泰勒‧馬克打造全球矚目的變裝皇后Judy,以流行音樂為座標,穿梭美國 240 年的發展歷程。透過絢麗浮誇的變裝造型、酷兒視角的另類選曲,上演聲光炫目的歌舞秀,這場秀不只要唱出美國歷史的社會演進與文化脈絡,更要革新自由國度的定義。

Small Island Big Song LIVE《小島大歌 LIVE》

由陳玟臻BaoBao Chen及澳洲音樂製作人Tim Cole所發起,「小島大歌」計畫是一條海洋上的音樂航道,一座現代的虛擬南島村莊;串連兩大洋上的16個島嶼,超過百位音樂家。這次他們將回到所有故事開始的地方,臺灣,與阿美族漂流出口主唱 Putad、排灣族歌手Sauljaljui 戴曉君,以及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復活節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的南島家人同臺演出,結合歷時3年田野拍攝的島國投影,用音樂為海洋發聲。

河床劇團 ╳ 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

《夢與陰影》模糊了白晝與黑夜的界限,讓觀眾沉浸在無限可能的世界。在這幽暗的空間中,這個中介世界裡,我們終於能夠直面關於自己是誰的複雜真相。借鑒於佛洛伊德和榮格的著作,以及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和馬格利特的作品,《夢與陰影》汲取了馬戲身體的非凡展現,將我們帶入了神秘的未知。抵抗重力。抗拒理性。這是獻給想睜著眼做夢的人所做的表演。

拾念劇集 ╳ 無獨有偶 ╳ 施如芳《鯨之嶋》

海嘯吞沒了島嶼,倖存的女孩娜娜與玩偶咘咘在死寂的垃圾島上漂流,相依為命。路過的黑潮見狀,述說起古老的神話:曾經這是一座眾神眷顧,山谷平原錯落的豐饒島嶼,當時的黑潮與火山島相遇留情,火山島領受神諭養育著天地靈氣所生的鯤與鯢。直到遠方的鯨聲傳來召喚,鯤與鯢動念前往大海,深信神諭的火山島決定放手一搏。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寓言故事,找回我們對這塊土地的共鳴。一起跟著南北管音樂哼哼哈兮,隨著戲偶飛簷走壁,寶島漫遊。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提供:兩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