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針與線具象化霍金的《時間簡史》|cacao 可口雜誌

印度插畫、平面設計創作者Saachi Mehta,受到物理學家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啟發,用一根針與線實際具象化了《時間簡史》。假如空間是布,時間是線,它們縫在了一起,用縫製「一切的以前」的概念,對霍金的在書中每一重要的理論都進行了想像。通過這種想像,空間和時間變得更為清楚理解,有助於更好地解釋理論物理學。並且它們被編成動畫,用更數字化的方式解釋了每一項學說。

大爆炸空間和時間誕生的時刻。於是,線和布剛開始彼此相連。

宇宙膨脹:在大爆炸之後,宇宙開始膨脹,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元素。此時,線和布漸漸縫合,以顯示更多的元素一起形成且宇宙進一步膨脹。

不確定性原理:這個原理表明——任何質點在任何時間都處於運動狀態,因此它的速度取決於特定時間點上它的運動狀態或位置。某一特定時刻的運動狀態和位置這二者無法一起進行計算,這就是不確定性存在的原因。因此,時間為線,空間為布,晃動的針頭最生動地表現出這種不確定性。

基本粒子和自然之力:整個大宇宙各處都是由非常類似的粒子構成的,這些原子以上的基本粒子是宇宙構成的基本要素。任何事件,甚至是基本粒子層面上的事件,都發生於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中。因此,三維的布與一維時間線的交織顯示了進行中的最基本粒子運動。同時,據說最基本粒子的移動軌跡類似於波浪形的弦,因此線條是對弦理論的最好刻畫。

黑洞:黑洞代表一顆恆星的死亡。當恆星不斷向內坍縮,萬有引力使得時空維度被時間維度所替代,黑洞就誕生了。因此,若用布和線去描述黑洞,就是一團線佔滿了一個小的空間區域,並向中心旋轉。

黑洞並不黑:形成後的黑洞只會越變越大,從不會越變越小。因此,隨著它的體積增長,光只能從它邊緣的表面逃逸,一旦進入黑洞就無法再逃出。人們說黑洞是黑的,僅僅是因為它的名字罷了,實際上黑洞並不那麼黑。因此,黑洞不斷增大,可比喻成同一空間中針線越來越多,吞併越來越多的空間之布。

宇宙的起源與命運:宇宙源於虛無。有關宇宙的其中一個理論認為,宇宙最終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黑洞,空間與時間彼此糾纏,最後歸於虛無。因此,對宇宙命運的描述就是整塊空間之布被一大團時間之線吞沒了。

時間之箭:人們普遍認為時間的運動是單向的,只能從從過去到未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記憶都是源於過去,而非未來。因此,縫於布上的線的針腳顯示了時間的流向。已縫下的針形成單向的針腳,其方向我們會記得;但未來還沒縫下的針腳,我們並不會記得。

物理學的統一:我們的目標是:當我們足以把大部分基本粒子和宇宙的運動理論統籌為一體時,我們最終能夠理解萬物存在的背後原因。這個大一統理論會成為萬事萬物的理論。因此,三維空間之線與一維時間之線相結合,源於基本粒子的線與更大的時間之線、布相結合,這就是對萬物理論大一統的描述。

結論:這本書最後總結這些理論終究只是理論,我們尚未能確定未來或宇宙的起源究竟是什麼。當我們朝未來前進時,時間自會揭曉答案。因此,布上線的針腳從始至今仍然持續縫紉著。這最後一幅動圖也是對於整個藝術傑作的總結。


本書的結尾恰恰回到了它最初的起點,史實亦是如此,它把我們帶回到這個創作項目的故事——「時間」中。通常每一個故事的開頭都說「很久很久以前——某個時間的以前」,但正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關於「時間」的,這個故事的開頭只能是——「一切的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