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公司在廣泛的電影觀眾中從未如此歡迎,直到A24 出現。2012年於紐約成立,此後發展成立獨立電影的首選電影發行商,並使獨立電影更容易被廣泛的觀眾所接受和認可,不僅如此,A24 電影明顯遠離主流口味,獲得了大量的狂熱追隨者,那是許多大品牌所羨慕的忠誠度所無法企及的。這家電影公司,無法和電影業中那些偉大的名字相提並論,但無論是它的品牌故事、為了提升觀影體驗而推出的周邊、線上活動,當然也包括它最重要的產品——電影,都值得真正熱愛電影的你。

我們沒有人真正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這家僅成立九年、發行和製作的電影加起來剛過百的獨立電影公司,截至目前為止拿到總共25 個奧斯卡提名,包括《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拿下了第88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在A24 發行製作的作品中,不僅有獲得學院派認可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和《歡迎光臨奇幻城堡》,也有不少電影出現在三大藝術電影節的提名名單中。A24 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成為又酷又能賺錢的電影公司?這要從A24 的三位創始人丹尼爾.卡茨(Daniel Katz)、大衛.芬克爾(David Fenkel)以及約翰.霍奇斯(John Hodge) 開始聊起,現在的他們仍是A24 的靈魂人物,很少接受採訪但卻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幕後明星。
三個人都是在90年代獨立電影豐富他們的世界中長大的。芬克爾與霍奇斯早先都在紐約的獨立電影圈工作多年,而卡茨曾任職於金融業。A24 名字由來,就是有一天卡茨在義大利開車時,決定開一家電影公司,一抬頭,他剛好行駛在A24 號高速公路上,於是就這樣確定了公司的名字。
「有很多非常非常聰明、有能力、有抱負的人喜歡電影。他們就像公司裡的第三者,沒有人敢發聲,我覺得A24 這是個巨大的機會,讓這些有才華的人能創造出有才華的東西。」卡茨說道。公司在曼哈頓成立後,決定在內部採用扁平、民主的管理方式:老闆沒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室,任何人的意見都被歡迎,包括實習生。美國電影界並不缺少金牌獨立電影公司,如老牌的Miramax、專攻恐怖片的Blumhouse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但是A24 作為其中最年輕的成員之一,他們怪點子則是最多。

誠心為電影人著想
那是2013 年,短短四年後,A24的第一部原創作品《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A24 從一個八人左右的小房間,變成了像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和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這樣的大明星去拍小而奇怪的電影的地方,其中讓合作過四部電影的派汀森成功轉型。雖然發行獨立影片的經驗與豐厚的投資,是A24 快速成長的基礎,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三位創始人願意給予創作者空間與機會的勇氣。《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導演巴瑞.賈金斯(Barry Jenkins)就曾說過:A24 是那種他們會說,是的,他們不需要知道它是關於什麼,他們只需要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A24 從創立伊始,就是要為那些膽大有為的年輕導演搭建舞台,如《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導演巴瑞.賈金斯、《失速夜狂奔》導演薩夫迪兄弟 (Safdie brothers)和《別告訴她》導演王子逸。在A24 履歷表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的電影劇本和電影人本身,比方A24 近日就宣布,將與饒舌歌手崔維斯.史考特(Travis Scott)合作製作一部可能叫做Utopia 的電影。
曾經合作的演員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評價A24 ,「這是他們擅長的事情之一,拿一些小而精緻的東西,並給予它其他人無法提供的支持。」導演蘇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也說「我真的很喜歡那些傢伙。他們沒有電影高級主管的個性。」另一位導演赫蒙利.柯尼納(Harmony Korine)曾說「A24 不是那種討人厭的資本主義家,他們對於你的作品是抱有真誠的。」
對於不熟悉電影行業的人來說,發行一部電影聽起來是異常枯燥的工作:買賣電影、製作海報、剪輯預告……但對於A24 來說,這些環節不但可以幫助電影人們完成夢想,更是充滿挑戰、靈感和無限可能的工作。他們不斷接納新生事物的同時,也不曾改變過對自己堅守的原則,在油膩的好萊塢大製片廠中,他們確實樹立了酷形像。總觀就算鬼點子再多再酷、對電影人大方又信任,如果作品不夠好看,A24 是不可能在競爭殘酷的好萊塢取得如今地位的。

那麼,A24 到底酷在哪裡?
══隨電影風格更換Logo══
他們找到美國創意設計公司Grand Army 來做主視覺,要求有兩個:一是氣質上要夠現代夠大膽,二是美感上又能讓人想起上世紀的好萊塢黃金時期,誕生了A24 最經典、最常用的主標誌。對於影迷來說,最有趣的事情是尋找A24 為每部電影訂製的特別款。



══電影周邊怎可以平淡無奇══
任何一個電影公司都會出售電影周邊,但A24 的電影周邊絕對是怪怪著稱,並且經常在短時間內售罄。A24 總能很精準地將電影氣質與觀眾喜好結合在一起,做出讓影迷在會心一笑之後,不得不掏出錢包來買單的周邊。



══電影可以用聞的══
A24 認為好的觀影體驗不能只考慮視聽,還要兼顧到嗅覺!於是,A24 與位於布魯克林的香水工作室Joya 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靈感來自經典電影類型的香氛蠟燭,例如:紅色是「恐怖片」靈感來自於獠牙、發光的眼睛和遙遠的湖邊小屋,加入了柑橘、丁香葉和麂皮;粉色是「愛情喜劇」參考了床上早餐、一隻紅玫瑰以及說話很快的女人,味道裡有野草莓、小荳蔻和秘魯香脂。

══很酷的人要有文化氣質══
雖然是電影公司,但A24 做起出版物是十分認真的!A24 發行了一系列探索發行電影的書籍,包括製作精美的完整劇本以及由導演選擇的劇照攝影書;他們還發行了同名的獨立雜誌,目前到了16 期,每一期雜誌都由一位導演親自進行編輯,為讀者們呈現一個全新的視角。影迷們不用等著導演剪輯版認識作品,就能在這本美金6元的雜誌中,感受到導演的創造力和充滿啟發性的對談。拿2021 年4月發行的第十五期,是由電影《夢想之地》製片人Lee Isaac Chung 和演員Steven Yeun 客座編輯,講述了11 個關於希望、心痛、遺憾及幸運的故事。




══A24 Podcast 也開始營業了══
誕生在網路時代,A24 深知如何運用不同的媒介,來提升品牌受眾力的存在感,很快在社交媒體上擁近百萬粉絲。隨著人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他們也同步跟進,就像至今A24 Podcast 已經推出了22 期關於電影的節目。每一期A24 邀請電影人們,來聊聊他們與電影之間的趣事,閒聊過程中輕鬆好玩,讓電影迷了解這些電影人另外一面,另外A24 官網會放出節目全程的文字版本,讓你不會遺漏的再次回味。

══拍賣電影道具捐給疫情救援的慈善機構══
疫情席捲紐約之後,A24 上線了全新數位拍賣平台A24 Auctions,拍賣電影道具和服飾,並將全部所得捐獻給四家在疫情中大力幫助受創群體和一線工作者的慈善機構。已經結束的七場拍賣各有主題,成交價從幾千到數萬美金不等。目前的最高價是《燈塔》裡一隻用樹脂和人造象牙做的小美人魚,被羅伯.派汀森握著拍過戲,賣出了110,750 美元。
A24 也為這次慈善活動發言:很多A24 的道具和服飾都是工作人員手工製作的,我們拍賣這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物件,不僅因為它們值得第二次生命而不是放在倉庫裡,更希望影迷可以擁有一件能代表A24 歷史的東西。


══宣傳也要出其不意══
除了電影宣傳的常規操作, A24 擅長為不同的電影企劃出更為大膽的宣傳方案。在數不盡的成功案例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2014 年上映的電影《人造意識》與約會軟體Tinder 的聯動。在2014 年的西南偏南電影節(South by Southwest)上,A24 創造了一個假的Tinder 帳號。電影節時,媒體新聞人員在晚上刷Tinder 的時候,都會與一個叫Ava 的女生配對成功,當聊天進入到有點火熱階段時,這個女生就會提醒你——是時候去看《人造意識》了。

══將公路旁的大型看板變成露天電影院══
2019 年的夏天,A24 舉辦了為期六週的露天放映活動,造成大受歡迎。他們將不同地方的露天看板,變身為戶外電影院的大銀幕,歡迎周圍的市民前來觀影,並且完全免費,以慶祝每部電影「仍然處於最經典的美國媒體上」。哪一部電影該放在哪一處戶外看板也是精心挑選,如《淑女鳥》放映地,選在了劇中女主角的出生地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選擇了邁阿密的一條名叫Moonlight Way 的小巷附近,這條街因為電影的成功直接改名。
除此,他們也曾前進校園放映,讓大眾了解A24 的選片品味,進而吸引更多人去嘗試看不一樣題材的電影。

多看幾部A24 的作品,就能隱約抓住A24 選擇劇本的標準——私人的、關注特定人群的、幾乎是邊緣的、以及帶有極強作者個人風格的。他們的運氣極佳!十部片裡有七八部片,能夠以小見大,用少部分人的故事,喚起大部分人的情感共鳴,比如《淑女鳥》、《單身動物園》、《歡迎光臨奇幻城堡》。A24 積極地當起了觀眾們最信任的專屬電影策展人。無論是網站、社交媒體還是獨立雜誌,都是A24 為了將電影人的嘔心瀝血的成果,用最大能見度展現給影迷所做出的努力。
▌整理報導:Kuo sinsin|圖片來源:A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