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者李清志曾說,城市因為建造美術館因而翻轉了地位與命運,例如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近年來,台灣美術館、歌劇院等大型藝文場館,為了邀請更多民眾走進來,積極創造劇場、展館與生活零距離的空間感,渴望人們可以在其間自由且自在地活動與交會。
許多進駐藝文場館的餐廳,恰如其分地作為人們享受藝術之餘的休憩之所,也因為端上精心呈現的料理,讓人們在餐桌上猶如沉浸另個展演空間,感受飲食與藝術融合的另一種可能,更加深化走進歌劇院、美術館的日常經驗,讓生活得到滋養與啟發。藏身於高雄衛武營、高雄市立美術館、台中歌劇院與台北國家戲劇院的餐廳,值得您安排拜訪與用心品味!
STAGE 5自許成為衛武營的第五個舞台,讓餐廳成為另一處呈現藝術的場域,並呼應衛武營四個表演舞台,歸納出「摩登、在地、自然、簡約、優雅」核心創作理念,揉合台灣在地元素與現代法式料理手法,期待讓人們感受貫穿東西又顛覆味蕾的創藝展演;主廚蔡中和師承法式餐飲名廚簡天才,隨後赴澳洲、英國持續精進廚藝與品牌經營,17年後回到家鄉高雄,主廚蔡中和說「衛武營是一個面對世界的舞台,非常獨特。」在新菜單推出的此刻,他希望以台灣食材與世界頂尖食材的調融和交會,讓人們感受一段美妙與驚奇的用餐旅程!



老饕們特別喜歡店內的澳洲和牛橫膈膜這套主餐,以蘿蔔、岡山辣豆瓣、花椒,將高雄製醬工藝融合法式料理手法,吃得出主廚的匠心獨具;嚴選澳洲和牛橫隔膜,以乾煎烘烤方式烹調至三分熟、並淋上花椒油提香,搭配紅蘿蔔、櫻桃蘿蔔和岡山辣豆瓣醬製成的泥醬,刺激與鮮活反覆在舌尖上愉悅展演。
抱一茶屋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另闢一處生活空間,氛圍清新且舒心,為拜訪美術館的往來客人、街坊鄰居的日常而設立,期望當人們與親友相聚、接待外賓或與外國朋友會面時,抱一茶屋能成為舒服,不喧賓奪主的空間。茶屋提供飲食專注於台灣、家常與老派等關鍵字,主廚楊啟祿先生自年輕時跟隨父親學習臺灣傳統辦桌與臺灣酒家菜,至今已有超過四十年的功力,在茶屋推出結合傳統手藝與當代日常飲食的辦桌料理,期待讓人們輕鬆自在地享用台灣飲食精粹,並在空間中獲得別於日常生活的一刻清明。


VVG Food Play & Bar 好樣食藝餐廳 × 臺中國家歌劇院
好樣VVG整合藝術與文化,打造獨有美學觀點的空間、餐點與體驗,在擁有藝術感滿溢的洞穴空間中,團隊以食物為創作原料,視餐桌為展演發生的劇場空間,以法式料理為本色,融入各地風土食材,主廚Andy王弘旭,曾經歷五星級飯店主廚也曾為餐廳主理人,擅用台灣在地食材,並熱愛低溫烹調手法,保留食物精彩原味,符合現下健康飲食趨勢。而團隊也致力於創新,除了常態供應的義法料理外,還能轉變成Set Menu、Buffet、Semi-Buffet、Canape、Party food等等,都是料理技巧及手法上的革新,往往令人驚豔。


戲台咖包含咖啡、酒館、茶館、小舖與書店,作為最接近觀眾的門面空間,是觀眾前往前台的必經通道,承載向外觸及、向上連結、以及前後延展觀戲經驗的使命;走進戲台酒館,如同走進演員、編劇、導演們的私密空間,以「劇場後台化妝間」為設計概念,餐點供應以義大利料理為主,嚴選良好食材,人們在此停留、用餐,甚至是觀賞一場小型演出,在此藝術與生活沒有明確界線。


▌整理報導:林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