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自然光的思想交流之境:前身為19世紀郵局,改造成加拿大第一間無書圖書館|cacao 可口雜誌

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城市劍橋,日前因將老舊郵局改造成加拿大第一個「無書圖書館」,而博取了世人目光,在這裡你找不到一本書,但是能激發出新興創意,不僅為劍橋居民提供一系列學習、會議與社交的中心樞紐,也為21世紀的城市提供絕佳案例:新的思想交流得以串連起新與舊,它絕非拆除與建造的二分法,而是保護與翻修已經存在的東西,並成為年輕人與長者都可以與之取得互動,並獲得全新的生活場景與記憶。

立足傳統,放眼未來的生活與文化

圖書館坐落於河岸邊,前身為1885年建造的磚石結構郵局,過去曾為醒目地標,經歷了年久失修,RDHA設計團隊翻修利用既有結構,並增建了2700坪的透明空間,並延伸至岸邊,民眾可以在這欣賞優美景觀;圖書館共有四層,除了有臨岸的空間之外,還有創意工作坊、探索中心以及供創客單位進駐的空間,設計團隊進一步說明,在思考對歷史建物之於環境做出回應的同時,也需要同步考量到未來,為促進文化活動的需求,創意工作坊可以滿足此角色,該工作坊設有戲院、錄音室,而二樓的探索中心配備智能桌與教學中心,屋頂陽台也可以俯瞰城市與河岸景觀。

RDHA設計團隊專門經手公共領域的建築工作,位於多倫多,成立於1919年,涉獵社區、娛樂設施、圖書館、文化建築、交通設施、企業辦公大樓與文物建築的增建與改造工作;過去十年,內部工作文化有了激烈的變革,團隊希望走向產出由概念驅動的最高水準的公共建築,轉型成為新興的設計工作室,由過去近百年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支撐,因此RDHA已經重新成為加拿大最知名的設計公司之一。

新舊融合是未來的城市風景

在新舊融合的過程中,設計團隊無不絞盡腦汁,設計團隊表示他們使用了多種現成材料實現了複雜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實用性、外觀和經濟性,例如牆面與燈具都經過一定程度的精心處理,為圖書館增添優雅氛圍,過去郵局作為思想交流的場域之一,將其轉型成為圖書館,也象徵通訊技術的進步;設計團隊也創造了一個多維的建築,透明的設計,能揭示內部的動態,吸引更多人們前往駐留。

類似玻璃盒子的新空間設有入口,遊客能穿過別具風格特色的樓梯,將修復後的磚石歷史結構盡收眼底,落地窗也為來客展示大片城市景觀,相鄰的閱覽室咖啡廳也能直通河岸橋梁,橋梁之間的開口也能助於引入天然光,將光線從頂端的天窗帶往較低的空間中。團隊也特別提到,他們也十分關注細節以及效能,例如歷史建物的立面減少太陽熱能的吸收,設置石膏天花板可以吸受環境音,同時也能柔化空間的視覺平衡性。

設計團隊也補充說明,建築的頂層是全白空間,以創客空間為主體,由優雅的星形鋼桁架所支撐,也是設備齊全的工作室,配備有最新的製造工具。無論是有商業會議需求、自由工作者或只是想休憩的人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最舒適的一方天地。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來源:Tom A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