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已經三十歲——或接近三十歲,出了社會,也些歷練,這十年當中肯定也累積一定的挫折和憤懣。有些事不願提,有些人不想再見到。儘管你不一定為這些心結懊悔,但多少希望,如果事情發生當下身邊有個人拉或推自己一把,或許能減少不必要的彎路。
或許。漫畫大師藤子.F.不二雄的《異色短篇集》中有一則名為《那個笨蛋朝荒野前進》的短篇故事,大意是一名失意落魄的老人偶然獲得奇蹟,回去阻止二十歲的自己犯錯。老人曾是大企業的唯一繼承人,因為愛上在風月場所工作的情人而斬斷與家族的聯繫,他想對年輕人說,你是溫室中的花朵,而愛情很容易因為現實而窒息,等著你的只是一片滿是荊棘的荒野。
故事結局如你所想,我們都知道從前的自己有多固執。行差踏錯是青年的特權,老人作出如此結論,但與年輕時的自己會面,卻讓他重溫即使漫無目標仍想放手一搏的激情,「而我也還未走到結局啊。」
一條生活有保證的路很重要,但什麼都躍躍欲試的心,才真正決定了你所做的選擇將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無論好壞。三十歲的人有沒有資格給二十歲的後生指定方向,這點在此不作評論,但關於工作,他們或許能給些意見,令年輕的心跳躍得更久些。
熱情-才能-市場
這是老生常談。但如果你只為了事業成就而努力,那麼想在職業生涯中獲得快樂是有難度的。而對許多人來說,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決定成敗。
「如果你正踏上一條全新的路,請試試『熱情-才能-市場』模式,先考慮你所熱衷的一切,從中挑選你最擅長的那一項,最後再來看看是否有相對應市場。從長期來看,這麼做能讓你感到快樂。」——Vikas Kalwani,行銷顧問暨500 Global新創加速器計畫導師。
你以後隨時可以改變職業
在起跑點上,我們很容易對自己的職業想太多。你可能覺得自己會對某件事一輩子感興趣,到頭來,卻發現那不過是個階段。而20幾歲的好處是,你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在選擇職業時犯錯誤。
「即使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往哪裡走,還是馬上開始行動再轉行。留在原地累積失業經驗是最差的判斷。」——Jake Eisenberg,小型企業融資公司SMB Compass首席運營官
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潛力的看法看太重
「我會告訴 20 歲的自己,不要太相信別人對你的潛力的看法。我會告訴那個女孩,對你而言最美好的事情,是你最終能夠無視他們教你有關『成功』的一切,包括實現目標的『正確』道路。你將獨自一人開路,好好培養你的熱情,你很快就會看到它會帶來什麼回報。現在感覺很難受,但所有這些經歷都會為你的動力。」——Prisca Dorcas Mojica Rodríguez,民權團體Latina Rebels創辦人。
沒有夢幻工作
「我希望20多歲時有人告訴我這個事實,告訴我應該認真思考『成功』對自己來說真正意味著什麼。那時,我認為所謂的夢幻工作就是晉升更高的職位或開創自己的事業。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成功和成就感是不斷成長和學習,與他人聯繫,有時間深入思考和創造,並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它還意味著在工作以外,還有別的事情能激勵我並為生活帶來意義。工作可以很有趣、很有成就感,但它不能代表一切。」 ——Alisha Ramos,女性時事通訊雜誌《Downtime》創辦人。
如果你不再有夢想,承認不是件壞事
「你取得的大學學位不一定要與終生志業相符。改變想法永遠不會太晚,轉變永遠不會太晚,開始新事物永遠不會太晚。當你已經超越你的夢想,或者它們不再能引領你時,承認這一點是件好事。在往後的生活投入不熟悉的工作領域可能很可怕,但它也是有益的。你可能必須學習新技能或放棄舊有的舒適感,但不要因此受挫。生命比你想像的要長。」 ——Carla Stickler,Spotify軟體工程師暨百老匯演員。
工作需要時間,所以也要為生活騰出時間
「我會告訴二十歲的自己:去做你喜歡做的事,而不是你認為應該做的事。結交你愛的朋友並與這些朋友一起創作。只專注在你能控制的事情,創作讓你開懷大笑的喜劇和讓你感覺真實的藝術,一旦你做到了,就再做一次。工作需要時間,所以也要為生活騰出時間。」 ——Alyssa Limperis,站立喜劇演員暨演員
弄清楚你的職業的潛規則
「我建議20幾歲的人,可以研究一下該給誰留下深刻印象,以及他們會對什麼事情印象深刻。你越早發現你的職業的潛規則,就能越早將時間集中在最有影響力的活動上,並提前實現職業目標。」 ——Gorick Ng,哈佛大學職業顧問,著有《潛規則:開始職業生涯的秘訣》(暫譯,The Unspoken Rules: Secrets to Starting Your Career Off Right)一書。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為你好不容易爭取到手的工作表達感激,但別忘了,雇主也該慶幸能聘請到你!
▌整理報導: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