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曲線:永恆的可樂瓶身,21世紀後的設計都只能另闢蹊徑|cacao 可口

看可口可樂包裝,就能略知一二飲料零售市場半世紀以來之演變,可口可樂甚至牽動飲料零售市場,影響眾家品牌的包裝與風味表現。1916年可口可樂以可可豆筴為靈感打造的弧形曲線瓶身極為成功,是一款在黑暗中人們憑藉觸感也能輕易辨識的飲料,1920年代隨著電冰箱的普及,可口可樂更推出六瓶裝的可樂,積極走入人們的生活。2022年可口可樂推出數種新品,持續帶來激勵人心的嶄新面貌。

經典的起源

可口可樂1950年代後期延續弧形瓶身,印上Coca-Cola與Coke商標,取代過去Coca-Cola浮字商標,1960年代鋁製易開罐登場,早期的易開罐上還印有代表造型弧形瓶身圖案,1990年代則出現弧形造型的塑膠瓶、2009年在環保意識尚未成熟時,可口可樂在塑膠瓶中使用加入了高達30%的可再生植物材料。有趣的是,弧形瓶身的面世,是來自一場設計大賽。

為找出最理想且完美的瓶身,可口可樂邀請8家包裝設計公司參與比賽,要求參賽者設計出,「即使身處於黑暗,人們也可以藉由觸摸知道是可口可樂,而且必須相當有型,就算瓶身碎裂也認得出來:這是可口可樂沒錯!」獲勝者是來自印地安那州得魯特玻璃公司,出自一位職員,厄爾.R.迪恩(Earl R. Dean)之手,創作靈感來自於閱覽百科全書時的匆匆一瞥,他看到了可可豆莢的植物插圖,覺得值得一試,沒想到從民間到戰場都為之瘋狂。

是藝術標的,也是潮流巨星

法裔美籍工業設計師雷蒙德.洛伊(Raymond Loewy)曾說道:「可口可樂瓶在應用科學及功能設計上都算得上傑作。瓶身設計合乎邏輯、節省材料而且觀感愉悅,足以躋身包裝設計史上經典之作的行列。」可樂的流行、可樂的美學也成為藝術家手中可加以延伸的素材,例如60年代安迪.沃荷就常以可口可樂瓶做為創作主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也熱愛在這迷人的飲料上琢磨,於是可口可樂成為普普藝術的標誌之一,令人無法忽視。

隨著飲料市場越趨競爭,以及生活型態的轉變,飲料品牌藉由研發不同風味,持續攻佔消費者的心,2022年年初可口可樂以「像可樂一樣暢飲、如咖啡那般結束」為號召,推出摩卡風味的咖啡可樂,細長型的鋁罐瓶,有著不張揚的紅色調,置入咖啡豆插畫,為人們提供一次醒腦的機會,可口可樂商標品牌總監認為,「想在人們午後的休息時間跟咖啡爭個高下,沒那麼容易,不過我們相信加入咖啡的可樂是許多人的完美選擇:結合振奮與清爽兩個元素,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辦法。」

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在現代化包裝上的貢獻仍不遺餘力,再看看色彩鮮艷的那些櫻桃、香草口味的包裝,根據所含卡路里、無糖的不同,藉由堆疊顏色做為區隔,幫助人們做出在當下最想要獲取的暢飲滿足。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來源: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