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還是煙?叫醒藝術家的不是靈感,五位藝術家的晨間習慣|cacao 可口

許多人一早第一件事會進行自我激勵,只不過,叫醒大多數藝術家的興奮劑多是咖啡,而非自信。作家梅森.柯瑞(Mason Currey)的著作《創作者的日常生活》,書中探討了161位天才的每日行程,人物涵蓋了小說家、科學家、哲學家等等也涉及到藝術家。如何規劃時間才能達到最佳的創造力和產能?這恐怕很難有正確答案,因為畢卡索與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就是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以下五位藝術家,從畫家巴爾蒂斯(Balthus)到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都是靠什麼保持著良好的晨間習慣,開啟高效的一天呢?

巴爾蒂斯先檢查當天的陽光

1998 年 2 月,畫家巴爾蒂斯和他的妻子節子在瑞士羅西尼爾的木屋裡。|photo by  Raphael Gaillard/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畫家巴爾蒂斯(Balthus),在80歲時口述給法國記者阿蘭.維貢德萊(Alain Vircondelet),整理匯集成一部回憶錄,於2002年出版。暮年巴爾蒂斯與貓、保姆和第二任妻子住在瑞士的一間大農舍裡,他每天上午9:30用早餐,之後會查看一下信件,隨後,他仔細檢視當日的陽光狀況,來決定當天要不要畫畫。如果陽光充足,巴爾蒂斯會在中午前後步行前往位於相鄰村子的工作室,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則是由妻子用輪椅把他推到工作室。正式開始創作前,他會進行禱告,並在未完成的作品面前冥想數小時——期間煙不離手。巴爾蒂斯曾說:抽煙讓我的注意力翻倍,完全沉入畫布之中。

安迪.沃荷先講電話紀錄

安迪.沃荷拍攝於1982年|photo by Phillips

1976年至1987年間,每個工作日早上9點左右,安迪.沃荷(Andy Warhol) 起床後都要跟好友帕特.哈克特(Pat Hackett)通電話,過一遍前一天的行程。電話會談的初衷是詳細記錄藝術家的開銷,因為美國國內收入署從1972年開始審計沃荷的商業活動。二人的談話後來被收錄進入《安迪.沃荷的日記》(The Andy Warhol Diaries) 一書,該書是由沃荷的普普藝術工廠與哈克特合作出版的一本私密傳記。通話時而長達兩個小時。結束後,沃荷會進行沐浴穿衣,再帶著他的兩隻德國臘腸犬下樓和管家一起在廚房吃早飯。接下來,他上午剩餘的時間全部用於購物:從麥迪遜大道到拍賣行,再到珠寶區或西村的古董店。

羅伯特.勞森伯格觀看電視劇

羅伯特.勞森伯格的明信片自畫像,黑山 (II),1952|photo by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1993年聘請了馬特.霍爾(Matt Hall)打理自己位於佛羅里達州的住宅。據霍爾回憶,他每天早上會叫醒勞森伯格享用美味又健康的早餐,藝術家會喝三杯雙份濃縮咖啡、服用維他命。勞森伯格早上的重點項目是觀看電視劇《年輕和騷動不安的一族》(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這部連續劇是藝術家心目中的神劇。他的工作室中也長期播著其他肥皂劇和電視節目。羅伯特.勞森伯格基金會(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的資深策展人大衛.懷特(David White)在2016年的一次採訪中介紹勞森伯格是一個電視狂人,他想,勞森伯格看電視是為了視覺刺激。

路易絲.布爾喬亞從吃甜食開始

路易絲.布爾喬亞在她位於紐約第 20 街的家/工作室使用印刷機,1995 年。|photo by Mathias Johansson

據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長期助理傑瑞.格羅威(Jerry Gorovoy)透露,藝術家作息非常規律。每早,布爾喬亞起床會喝一杯茶,配上剛從罐子裡拿出來的果凍,格羅威回憶道。有了甜點帶來的興奮後,她便展開活力的一天。格羅威每天上午十點會去布爾喬亞位於紐約切爾西區的聯排住宅,接送她去位於布魯克林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前身是一間牛仔褲工廠,後來因興建巴克萊中心遭到拆除)。這樣的日間計畫風雨無阻,布爾喬亞甚至還為此創作了一件作品《上午10點是你來接我的時間》(10 am is When You Come to Me, 2006),其中描繪著藝術家自己和格羅威的雙手。

到了工作室,布爾喬亞會要求安靜與獨處。「她一點噪音都受不了。」格羅威回憶道。上午時段,布爾喬亞的工作內容多是些體力工作,包括準備焊接機和其他器材,午餐後,她會畫上幾個小時,稍作休息後便重啟工作,在後半天進行雕塑創作。

喬治亞.歐姬芙躺在床上看日出

喬治亞.歐姬芙在新墨西哥州自家附近。|photo by Etherton Gallery

「早晨是一日間最好的時候,因為那時一個人都沒有。我喜歡空無一人的世界。」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在1966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道。這麼說來,藝術家在1949年搬去了新墨西哥州,就實屬意料之中了。歐姬芙每天日出而起,生上火、煮好茶,之後便躺在床上觀賞日出破曉的景象。接下來,她將出門在西南的沙漠裡散半小時步,散步時,歐姬芙會帶著她的手杖,看到響尾蛇便打死(歐姬芙收集了一盒響尾蛇的響環,向訪客展示)。

早上7點,歐姬芙開始享用廚師為她準備的早餐,內容豐盛甚至還出版了食譜,其中包括:水煮蛋或炒蛋、麵包配果醬、橄欖油煎辣椒、切好的水果、咖啡或茶。在一些日子裡,歐姬芙需要在上午照料花園或接待訪客,但她最開心的時光還是那些在工作室裡度過的早晨。歐姬芙曾說:我總是憂心忡忡地忙完手頭的雜事,然後我就能回歸最為重要的繪畫了——繪畫才是督促我做其他事情的根本動力。

▌整理報導:Bohe H.|參考資料: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