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奔馳在思想的絕境,但流竄在血液裡的德國理性精神,仍舊將Deborah Kupfer 的設計在推移之間,導回實用且便利的核心價值,於是抽象華麗的世俗潮流隱默在產品之外,但實際使用過後的創意讚嘆卻無所不在,而精粹完成的簡約線條,則具象反映了由作品自行發聲的設計細節。
形隨機能而生,一直都是工業設計的中心思維,但若是要造出型體,卻是必須建構在無數縝密的細節串連與使用動能之上,因此,當Deborah Kupfer還是個小女孩之際,即便是建築及所有創意事物皆能令她著迷,但促化她選擇進入工業設計殿堂的契機,卻是在那因興趣而衍生出的驚人記憶力,能夠將由手感及視感所探索出的細節牢記於心,所以在日後遠赴斯德哥爾摩進修設計時,便能將過往所蒐集到的資訊,拆解並條理內化成創意的元素發想,特別是囊括了眾多領域的學習課程及訓練,給予新的方向思維,於此所建立的深厚底蘊並也對Deborah Kupfer個人及作品,產生了悠遠的影響力。


雖然Deborah Kupfer在工作之中,常常需要做出快速且果斷的決定,但是對她而言,若能夠在一開始就能搜集到大量的創意點子,反而更能有助於創作過程中的決策與進展,因此與人交流也成為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觀察與規劃一個小測驗讓人們來了解產品的特性,會有助於創造產品在生活中被賦予的永續價值,而非只是顯露曇花一現的短暫效益。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並讓生活變的更加便利而有趣,所以生活體驗之於設計來說,更是益發重要,對Deborah Kupfer而言,23歲的人生幾乎與工作脫離不了關係,雖然創造能人們真正需要的產品,一直都是砥礪她不停往前的動力,但若在 這豐富的設計生涯裡,給予更多時間來成長及思考,便能將這些累進的生活經驗值,蓄積成更強大創作能量的媒材;特別是在她的故鄉柏林,原本衝突對立的城市,至今儼然發展成為匯聚藝術、音樂及流行的中心,不僅是因為它作為首都的背景,而是柏林所流露出的氛圍,吸引了許多想要來這裡發展的人們,歷經了專制到改革開放的演變,這個褪去沉重包袱的城市,一切從零開始,存在於人性內的基本慾望及權力在此被放大,這些並存的條件,同時也成為推動Deborah Kupfer的重要動向,永不放棄追夢的目標,自然而然就不會失去讓工作及個人成長的力度。




▌Text:Viola Lin Photo Provider:Deborah Kup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