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1964年生於希臘,職涯始於插畫及漫畫,爾後轉型為劇場導演、編舞家和視覺藝術家,2017年曾以《偉大馴服者》登上兩廳院舞台,彼時挑戰生涯極限,席捲全球戲劇和表演藝術界,其近作《INK》即將於十月份再次回到國家戲劇院(10/5-10/7),作為2023秋天藝術節的精彩節目之一,《INK》帶給你我的將是極簡卻光影奪目的舞台設計,以及自文明誕生以降,便不斷攪擾人類潛意識的宏大主題。
在漆黑的舞台上,除了三面尼龍布、遍地的透明塑膠板外,只有一座噴水裝置。水劃出一道長弧在塑膠板上溢漫,光則與水一起在黑與白兩名演員身後創造閃爍不穩定的光澤。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而演員時不時揭開身後的布牆,似乎也暗示著舞台比我們想的要遼闊——塑膠板下是演員可以沉入的世界,布牆後是道具推陳出新的世界,而此地與它正上演著的鬥爭則不屬任何時空。
但我們對它使用的神話文本、視覺符號卻無比熟悉。帕派約安努援引希臘神話中因害怕遭取代,殘暴吞噬後代的克洛諾斯傳說,拼貼許多象徵及隱喻,如雷利.史考特的《異形》及《普羅米修斯》系列,藉此營造具有史詩氣質,或言悲哀宿命的氛圍:那是父親打量日漸(性)成熟的子代的狐疑目光。
與沉著優雅對比的,是盎然近獸的新生生命力。他是他法理上的繼承人,卻擾亂了他的孤獨及一心守護的秩序,更有甚者,奪走原本該專屬他的矚目——在《INK》,導演暨演員的帕派約安努,與舞者蘇卡.霍恩(Šuka Horn)展開基於本能的追捕、控制、挑釁、競爭,互相折磨直到這個超現實的,融合科幻及恐怖的宇宙終結。
而這終結並非真正的終結。如我們前文提到,發生在這裡的鬥爭不屬於特定時空,這兩名男子也不特指某對父子,鬥爭從而指向一切人類。這是他們愛著世界的方式。這是他們轉動存在之輪的方式。
延伸閱讀:Dimitris Papaioannou:時間才是生命的偉大馴服者
購票連結|由此去
場地:國家戲劇院 National Theater;時間:10.5 (THU.) 19:30、10.6 (FRI.) 19:30、10.7 (SAT.) 13:30;演出長度:65分鐘
注意事項:
◎建議18歲以上觀眾觀賞
◎演出有燈光持續閃動、裸露畫面,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演後座談:10.6(FRI.)演後於國家戲劇院大廳。
▌企劃編輯:康樂|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