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欄填寫__|李玉璽:把錯誤煉成詩意,在荒蕪走出坦途|cacao 可口

印地安人認為人們一生會擁有兩個生日,一個是出生的日期,另一個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日子。出生是命定,然而是否要迎來自己的二次生命,人為意志有時能壓制過命運的設計,李玉璽可能會同意,他曾經想過放棄,漠視、求饒生活的各種棉裡藏針,他也確實陷入低潮,任憑生理跟心理失措,讓一切鮮活都朝向他諷刺。

不過任何狀態,春夏秋冬一般輪轉,討厭的人事物,在你的生命中搬演,也會有一天下戲。李玉璽起身抖落疲憊,走出迷途的他,站上舞台中心,看起來有陽光滋潤,迎來第二次出生,拆著老天爺準備的禮物,他掩不住喜悅地分享,「重新認識自己真的蠻好的,以前總想著怎麼樣才能成功,但我現在發現了,可以開心活著就是一種成功。」

職業欄填寫:創作人、歌手、演員有時身兼主持人

2022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我改變了很多,以前總會希望被大眾認定為創作歌手,或是做什麼事情、就要有甚麼樣子,但現在不想再被定義了,因為連我自己也沒有辦法真的定義自己。現在這個階段比較像是重新洗牌,對於認識自己這件事情我抱有無比的熱忱。

人類圖老師曾經說了一句話,某種程度點醒我,讓我打開跟釐清了很多東西,他說「你這輩子可能都不會知道你是誰,但你誰都可以成為。」在演藝圈要做一輩子嗎?還是要把創作歌手當終身事業?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那麼肯定,眼前來什麼事情就先接受,把應該要做的事情做好,每件事情最終都會連成一條線,不預設、不排斥,可能會得來更廣闊的風景。

這幾年在幾個領域穿梭,寫歌對我來說還是比較自由,也是我最喜歡的工作;演戲有其框架,在建立角色個性初始,我會先找出自己跟這個角色的共通性,然後再從身邊朋友的個性特質去取材,蠻像做菜的過程。而主持時的能量就要很高,當時家庭廚藝競賽節目找上我,很緊張啊,在此之前我沒有什麼主持經驗,但人家既然敢找我了,就要對自己有信心,努力找到主持定位後,就練習勇敢講話,見縫插針、填補空白,也能代替觀眾去問出一些他們的疑問。

不用力,但讓自己變得透明

2022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厭倦》,是我開始嘗試自由書寫的作品,以前想要藉由音樂讓大家認識我,討好聽眾或證明自己,這些東西會讓音樂變得沒有那麼純粹,也因為臨界26、7歲,想著自己除了陽光大男孩的形象,有一天也得變得成熟,轉型是勢必。疫情期間,沒有真的太有意識投入創作,但有時候隨意彈著、哼哼唱唱,作品就自己生出來了,《厭倦》、《我在荒蕪煙硝的地方》,都是在這樣狀態下靈光乍現的作品。

回顧2021年,我的心理狀態出現了一些狀況,藉由諮商以及閱讀相關書籍,我慢慢放掉包袱,發現其實很多東西是我自己把自己綁住,掙脫乖兒子、優質公眾人物的標籤,在創作中放進更多的自己,展現透明、真實的一面,而結果也真的會是好的。前陣子收到一張卡片,歌迷寫著自己的內心正被折磨著,但《厭倦》這張專輯拯救了他好幾個夜晚,我看到其實是非常窩心的,同時也覺得自己的歌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這遠比到底紅不紅、賣出了多少張專輯,都還要來得有意義。

「職業欄填寫__」打破制式的訪問模式。任何一個職業與創造都源於生活,關於生活的問答:

Q:你認為的「生活」是什麼?

李玉璽:我過去比較是不太懂生活、享受生活的人,過去有假期,不會想到要出去走走,只想整天待在家準備明天或接下來的工作,深怕自己出去玩,會玩過頭,或隔天表現不好。不過就算待在家,有時候也沒有真的做什麼,反而徒增罪惡感,這東西有點把我綁住了,做完心理諮商,以及積極認識自己後,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嚴重,漸漸也懂得伸展手腳,工作上也能表現得更好。而這些,都是因為認識自己跟感受生活才獲得的。

Q:工作之餘,私底下的真實生活樣貌是?

李玉璽:沒有工作時,其實蠻放肆的。躺在床上一整天,追動漫、看youtube如此重複好幾輪。但最近對什麼有興趣就提醒自己趕快去做,確認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Q:生活中,哪一些物品是不可或缺的?或什麼商品的愛好者?

李玉璽:手機,幾乎任何事情都能靠手機協助完成,付款、看動漫、購物或看劇本。最近喜歡一些藝術品,所以開始關注一些藝術家。我這人其實很懶惰,已經在規劃跟研究怎麼樣可以提早退休,花時間閱讀、累積相關知識,也是最近的愛好。

Q:怎麼樣的生活狀態是你最嚮往的?可以舉例嗎?

李玉璽:在工作之餘,能找到一個我同樣熱愛的興趣,目前在找這個東西。當然也希望能有自己的家庭,也希望有小孩,但還在思考甚麼時候有小孩比較好。不過最近有一種開始認識自己的興奮和喜悅感受,想著每天都要多認識自己一點,所以其實現在的狀態就蠻好的了。

採訪報導:林圃君|攝影:陳志誠|動態攝影:鍾尚庭|服裝:BOSS、pet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