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自我,有助於超越自我並與更大的事物聯繫起來|cacao 可口雜誌

「我早上起來先喝杯咖啡,抽根煙,然後就開始冥想了。」超現實主義電影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超過40多年的冥想練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冥想是擺脫永不平靜的自我意識的一種方式。偶爾人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人格解體體驗,如《黑暗元素三部曲》的英國作家菲利浦.普曼(Philip Pullman) 深信宇宙「有生命、有意識、有意義」,意識有時發生了某種變化,使自己能看到平時無法觀察到的東西,讓你有欣喜若狂之感。

大衛·林區的冥想練習 gif image by Gfycat

為什麼消解自我有這麼重要?愛爾蘭女作家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曾說過:「消解自我」(unself)。把自己禁錮在「自我」(ego)這個幽閉、孤寂的地方,讓人感到焦慮、無趣。因此,人類一直在追尋擺脫自我的途徑。我們的性格大多是由潛意識中的觀念所決定,我們小心翼翼地掩藏內心的創傷、內疚、自卑,時時刻刻為之所限。

我們該如何以體驗擺脫自我、感覺欣喜若狂之感呢?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大家一定會有的體驗,那就是「心流」,只要你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心流是當人注意力十分集中,以至於忘我、不覺時間流逝,如專注的做一件事情、看書、或玩遊戲入了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玄思」(contemplation prayer)是尋求自我超越的另一種傳統的老方式。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過程中,西方文化拋棄了固有的默禱傳統。在過去50年中,東方的冥想方式大量湧入,填補了這一空缺。大約9%的美國成年人選擇用「冥想」(meditate),15%的人選擇瑜伽,來達到消解自我的練習。

gif image by Gfycat

當你消解自我,感到欣喜狂的那一刻,意識的臨界點降低,人們會發覺潛意識裡的觀念,並且擺脫束縛,從中走出來。我們能感受到那份對自己和他人深沉的愛,從深處治癒自己與他人。也許這是揭開了潛意識的面紗,也可能是與更高維度的精神做關係連接。

如何減少自我崩解的風險?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各種傳統精神的智慧,並且懷著敬畏之心交流思想;但無論如何,風險依然存在,無法完全消除,自我超越的道路絕非一帆風順;但請相信,內心的某些東西在召喚我們,引導我們脫離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