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Marni 一樣,德賴斯.范諾頓(Dries Van Noten)的粉絲們也很欣賞他的經典服飾,因為它們超越了季節性潮流,可以穿很多年,成為珍貴的單品。他喜歡園藝,並從他種植的花卉和果園中尋找靈感,「植物、鮮花、我的菜園,這些東西給了我平衡感。你從你的花園裡學到東西,關於你是誰以及你是如何生活的,它教會你謙遜。」這位設計師安逸於在安特衛普的生活與工作,並表示他與時尚界保持著健康的距離。

他選擇重新開始培育一個花園
范諾頓是時尚圈難得的異教徒,他鮮少接受采訪,更不主動與明星進行合作,除了定期到巴黎舉辦時裝秀,大部分時間他都生活在安特衛普市郊一個擁有花園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中。2017 年,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DRIES》 上映,大眾第一次看到他靈感的起源——親手打理的花園。這部電影紀錄了描繪了范諾頓在安特衛普的生活,他與他的長期伴侶和他的狗一起生活。選擇不住在距離自己服裝店很近的巴黎,他說這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選擇,因為分心更少,他可以真正專注於他的工作,對他來說,活出自己的節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重要,這就是為什麼他總是創造一些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東西。
小時候的他總在家裡的花園工作,長時間與花朵接觸使他對顏色的應用幾乎成為與生俱來的能力,加上出身裁縫世家練就的精湛剪裁技藝,讓他在艷俗與平凡之間如魚得水。但1986 年創立同名品牌之後,因為想法過多曾經讓他一度迷失方向,直到1990 年品牌都沒有發布自己的第一場時裝秀。最終,從1991 年品牌舉辦且命名為《Flower》的第一場時裝秀,再到2017 年的第100 場時裝秀,花成為了貫穿始終的主題。
「時尚界的一切都很快,所以住在有花園的地方是很棒的。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必須澆水、灌溉等,這告訴你世界不會因為你在做時尚而遷就你……有時候莓果成熟了就必須採摘,所以抱歉了,我必須回家,因為我要回去做果醬。」他是一個話很少的人,但在紀錄片中,他絲毫不掩飾對花園的珍愛,最長的話語往往是關於花園的。他自己也知道作為一個設計師,會想要控製品牌的每一件事情,但在花園勞作中,雖說大多還是有意為之,但在不經意間可以創造出很多不平凡的美。






如今花園內遍地都是牡丹、金縷梅、水楊梅、雛菊、杜鵑、天竺葵、玫瑰和馬鞭草。這座宅子正如他的時裝風格一樣,猶如古典油畫般雋永優美,充滿了伊甸園般的浪漫與繁盛。在他服裝設計中,以華麗的提花、繡花、印花、珠寶鑲嵌等重手工為特色,始終游離於潮流之外,卻又自成一派。T Magazine 編輯Hanya Yanagihara 曾說:若論仍在世的設計師的話,沒有人比德賴斯.范諾頓更懂色調。
范諾頓在受訪時聊到當他設計某些東西時,當它太漂亮時,他會添加一些分散注意力或醜陋的東西,讓服裝整體更加有趣,而這一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他畫服裝畫的時間很少,更多時間是像雕塑家一樣工作,在真人模特兒身上處理布料,常常在更多還是更少中徘徊想法。他在經營品牌時不追趕時刻在變的潮流,而是用自己的系列講故事,這大概是因為培育花園這種具有強烈延續性、永不過時的審美情趣,最終影響了他的設計態度和品牌哲學。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來源:Dries Van Note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