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討喜的挑剔,放在藝術裡剛剛好,採訪前美術館員Elanor:不讓觀眾空手而歸,永遠最基本也最重要|cacao 可口

如果藝術家掌握某種技術,能將肉眼不可見的精神世界轉化成物質,那麼美術館的工作之一,必當是竭盡所能為那物質建造出更廣大的空間,必須足以安放駐足的人群、驚懼的目光,又或是躁動的靈魂,前美術館員Elanor於是提醒我們,「拍照記得不要拍太久喔。」作品跟美術館可都是公共財,但對於一件專業是否持守熱情直到永恆,則屬於私人情感,就像卸下了美術館館員身份的Elanor,持續撿拾掉落在生活跟藝術之中的東西,我們追問那究竟是什麼,他說就是那種「很有趣」的東西。

美術館館員工作龐雜,有時候還要負責導覽工作|攝影 林彥廷

偏執和挑剔可能會被討厭,但在藝術圈非常給力

最早Elanor想進劇場圈,在劇團實習過一陣子,當時怎麼搞怎麼累,在人神共憤之前,他清楚這行不是他要吃的飯。彼時他遇見一本書,從此改變他對職涯的追尋方向,「我很喜歡杉本博司的《直到長出青苔》,他對詮釋藝術史有自己的一套,剛好我有參與他在台灣的演講活動,接著我又跑去直島看他的作品,像是護王神社,以及一系列《海景》攝影作品。」好的作品能引領人們嘗試探觸肉眼未可知的東西,Elanor因杉本博司而動念想著,自己說不定可以做藝術相關工作,爾後經歷畫廊、考取倫敦藝術與考古學碩士學位,以及美術館工作,最終也梳理出詮釋藝術的個人性思維。

在美術館工作的人是不是相對嚴謹,或特別理想主義?既定印象或許不準,我們趁此機會向Elanor求證,Elanor回應要擔任美術館館員,每個人想法或目標各有不同,不過該具備的能力不出細心、對事對物要有所堅持,「我身邊親友都覺得我很難相處,我承認我有很挑剔的個性,常常會為了一個小細節惹得自己很不開心,但這個特質在工作上反而是很有助益的,同事看我不輕易放過任一細節的堅持深刻認同,因為大家幾乎都是這樣。」

Elanor經手過最深刻的展覽,即是2021年《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攝影 Jang Long

何不來美術館:當一顆海綿,或單純約會

回憶起在北師美術館擔任行銷公關那兩年,Elanor經手過最深刻的展覽,即是2021年《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現在大家很難想像,不過台灣美術史一向被認為是票房毒藥,不好打卡的內容很難做得好玩是業界共識,北師有很多很好的學術資料,但你自己也會清楚,這對觀眾來說是很不好消化的題目。」官方雖預見難題,不過時局非人為所控,台灣在疫情很大一段時間,防護有成,進而推動民族意識崛起,《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迎來4萬5千人次進館參觀,創下館方紀錄,而這高標,很快又被《甘露水》打破。

Elanor認為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問題和需求進美術館,有人想找回兒時記憶、也有人是因朋友推薦、也有人把美術館當做約會場合,無論是什麼原因,Elanor說場館方都會誠摯歡迎,不過他們也希望大眾知道,他們不一定會把符合大眾需求擺在首位,但絕對會為了大家在離開美術館時不致空手而歸,而竭盡付出努力。即使現在已經不在美術館任職,Elanor仍是在做著與過去相去不遠的藝術推廣相關工作,甚至也持續追蹤國外展覽藝文脈動,砥礪自己如故。

介紹遊走生活跟藝術之間的酷東西

世界之大,可以看、可以學的東西,永無止境,如果有人像Elanor,擁有一雙好奇之眼,他會向大眾推薦哪些美術館或博物館呢?Elanor認為北師美術館是台灣指標性的大學美術館,館方不想沿襲別人做過的事,具有相當程度的開拓性,也總是把觀眾放在心上;至於國外的藝文場館,他則推薦位於德國柏林的The Feuerle Collection私人博物館,以二戰時期的通訊碉堡為基地,向觀眾展示收藏物件,例如將柬埔寨雕塑與荒木經惟的攝影並置,或是將攝影師Adam Fuss的作品和明代家具放在一起,看展覽就像看一場秀,令他印象深刻。

私人博物館The Feuerle Collection,策展方式自成一格,讓Elanor印象極深|photo by The Feuerle Collection
位於倫敦的Sir John Soane’s Museum屬於小型博物館,無論是營造跨越時代的觀展體驗,或是跨國跨展館合作都相當精彩,是Elanor在英國求學時,最常拜訪的博物館之一。|photo by Sir John Soane’s Museum

儘管累積閱歷豐富,不過Elanor也同意藝術不只存在於特定場域,「在生活中凡是人們認定的,都是藝術,無關乎美醜或意義。」而藝術工作剛剛好只是Elanor擅長的事情,沒有非得要為他人帶來什麼意義不可,有時候好玩還是比較重要的,例如他在可口開闢的專欄,介紹設計愛好者的台北秘密基地「fruit hotel taipei」、英國小鎮的海丁頓鯊魚(the Headington Shark)雕塑,「好像很生活,但又有點藝術,介於在兩者間被丟來丟去的東西,很有趣。我想將這樣的東西寫下來,分享給讀者。」       

從今年6月開始,Elanor在cacao執筆寫專欄,聊聊生活裡亦大亦小,可美可醜的那些難以定義的東西,不一定有正經皮相,但更有趣、更活潑,如果你也對這些曖昧難解的藝術性,感到有點興趣,歡迎持續追蹤Elanor的專欄

▌採訪報導:林圃君|圖片提供:Ela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