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國的菲律賓攝影師傑洛伊.康塞普西翁(Geloy Concepcion),偶然在instagram 提問了《你想說但從未做過的事》(Things You Wanted To Say But Never Did),邀請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講述自己那些從未說過卻一直想說的話。他將這些來信的內容,寫在自己未被使用的照片上,不知不覺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他也開始接收陌生人的照片投稿,並靠著直覺將不相關的照片和文字拼貼在一起。這場徵件共享計畫變成了長期項目,逐漸成為了許多陌生人剖白、袒露自己的大型樹洞。

2017 年前,傑洛伊在家鄉菲律賓馬尼拉從事報社、雜誌等專業攝影師,他們剛剛從家鄉移民到舊金山灣區。因為移民身份,讓他在找相關工作時到處碰壁,他的妻子開始在當地的一家咖啡館工作時,他承擔著照顧女兒的責任。這讓他幾乎沒有時間一展過去對攝影的熱情,當他正打算放棄這個攝影師職業時,有一天在整理自己的照片檔案,找到有個「從未使用的照片」文件夾。他想起在馬尼拉時,他喜歡四處遊蕩,尋找被塗鴉客噴漆的牆壁,於是,他決定破壞自己的照片。
《你想說但從未做過的事》該項目的開始很簡單,傑洛伊為他的女兒和妻子拍照並在 Instagram 上分享,他說那是「面對自己的脆弱性」的方式,但他很快意識到它可以是為我們獨自一人難以面對時,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他首先向他的追隨者提問,並請他們分享「你想說但從未做過的事」。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缺乏這樣做的勇氣、或許聽起來很瘋狂、也可能因為為時已晚…種種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因素。傑洛伊主要的想法是要讓大家意識到,人們可以利用這個平台,讓人變得正常並且允許脆弱。
最初收到了30則回覆,傑洛伊將它們與他自己在菲律賓的一些存檔照片配對,並且塗鴉了他自己的照片。他在想,他可能會製作一系列40張圖片。當他上傳第一批照片發表後,又收到了90多則回覆。他開始意識到這個項目會長期繼續下去。從那以後,《你想說但從未做過的事》演變成由兩部分組成的項目,第一部分使用傑洛伊自己的照片,第二部分使用分享者提交的照片;收到的訊息或照片上萬,他重新編輯發表了上千則。
傑洛伊覺得這項目更像是陌生人共享的項目,而不是他自己的項目。儘管一張照片可能無法為一個人的問題提供確切的答案或解決方案,傑洛伊說:有人正在經歷同樣的事情,當你也看到別人有這樣的想法,或是故事,你會更容易接受這個事情,同時間,你可以放心,你並不孤單。

「我理想中的工作永遠都不能幫我養家糊口。」

「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成長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很多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除了放手讓他們做自己。」

「我想要大叫,想徹底從這世上消失。我也想要好起來,開啟全新的生活。與焦慮、憂鬱這些負面情緒鬥爭,是我的日常。我好希望我能像其他人一樣堅強。我好希望,我能找到動力與勇氣,不再感到內疚,能自在地生活下去。」

「當其他人都在用過去的我定義我時,我該怎麼改變?」

「2000年,我們的兒子去世了。儘管我和妻子悲痛欲絕,但我們還要照顧其他孩子。所以,我們不能這樣一蹶不振。我們不得不繼續生活,將過世的兒子埋在心裡。與此同時,我們也每天對孩子們說,我們是如此愛他們。22年過去了,每當我想起他時,我還是會掉淚。他的離世帶給我的傷害,遠比我料想得還要深。唯一讓我釋然的是,他現在生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在那裡,他應該不再難過了。」

「我57歲了,是一名父親,有三個非常漂亮的女兒。直到現在,我也從未告訴任何人,我曾被性侵過。發生這件事時,我還是個孩子。我無法對家人述說這段經歷。我必須繼續當女兒們眼中的『世界上最厲害的父親』。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我上7年級的時候,被診斷出憂鬱症。現在我28歲了。人們總是在感慨又老了一歲,或者說變老多麼可怕。但對我來說,每老一歲,都是一次勝利。」

「我一般不怎麼喜歡我的照片。我知道有人看到這張照片時,會取笑我的辦公室怎麼這麼亂。我是殘障人士。我沒有精力去整理這些,讓一切看上井然有序。但我能自食其力,這是最重要的。我工作努力,我很自豪。」——Tom

「我無法對別人說『 不』。這困擾了我好久好久。」

「我的記性也許會越來越糟,但我還能去感受一切。」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來源:Geloy Concepc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