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幸福」的行為,也要考慮你是否成了幸福的受害者|cacao 可口雜誌

你可能很熟悉史蒂夫.卡茨(Steve Cutts)的作品,他是一位倫敦的插畫家,許多作品恰如其分地描繪了我們日常的不滿和社會的許多令人震驚的事實,而且我們荒謬地接受這種事實。在他的動畫短片《幸福》(Happiness)中,卡茨用老鼠族群象徵著我們的人類社會。一個明顯沮喪,過度擁擠的社會,周圍環繞著許多誘惑,並保證幸福的廣告。在現實中,你可能會觀察到,並在其他人身上認識到這些「一定要幸福」的行為,但也要考慮你是否也成了幸福的受害者。

在人類的經歷中,在我們想要感受到的情感面前,我們經歷了許多考驗,特別是在這個欺騙的時代,舉凡:愛,激情,接納和幸福。而在當今社交媒體驅動的社會中,大家放閃著各種快樂或要呈現出幸福狀態,反而成為一種假裝美好的壓力。這種情緒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為了幸福地,反而讓我們感覺更糟而不是更好。作為人類,我們擁有廣泛的情感天賦,所有情感都以不同的方式與我們共處。我們可能還不完全了解我們來到這個星球上的真正目的,但我們的靈魂很可能早已進入地球,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並改善我們與其他人的連結。

心情失落?沒有一杯酒就無法修復

當我們在外部事物中尋找幸福時,我們很快就會遇到一個真正的問題,即任何物質或外部都無法讓你真正的快樂,所有提供給我們的東西都是「快速解決」。卡茨準確地描繪了我們感到幸福的需要,並表明人類會為了幸福做任何事情,以確保我們能夠始終感受到這種情緒—一場徒勞的鬥爭讓我們疲憊不堪。我們需要鬆懈對幸福的定義,因為時時幸福的感覺,實際上是多麼不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