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奧.奧蒂西卡(Hélio Oiticica),二十世紀傑出巴西藝術家之一,早年吸收了如皮特.蒙德里安、保羅.克利和卡齊米爾.馬列維奇等人來自風格派、包浩斯、幾何抽象派的影響,擅長創作帶暖黃色調的作品,20 世紀 50 年代末,他轉向巴西新混凝土運動(Neo-Concrete Movement)。乍看之下,新混凝土運動與理性主義藝術頗為相似,但前者試圖瓦解既有的藝術語言,不再以純粹(不涉及其他意義)為依歸,反而通過顏色、空間和形式,表達複雜的人類現實及經驗。
儘管在50 年代奧蒂西卡都扮演巴西抽象畫的領頭羊,然而說起他的石破天驚之舉,該從1960年代算起。自那時起,他創作了大量參與式藝術作品,刺激人們的感官,引領人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與周圍環境互動。
如引發熱帶主義運動(Tropicália)的1967 年的作品《熱帶》(Tropicália),即是裝置藝術的先聲。奧蒂西卡通過沙地、礫石地板、盆栽植物以及關在籠子中的鸚鵡造景,批判彼時的巴西軍政府將地方文化壓扁為異國情調的刻板印象。
1969 年,奧蒂西卡提出了「Creleisure」的概念——「創造」(Creative)和「休閒」(leisure)的合成詞,也取自葡萄牙語「相信」(creer)一詞。奧蒂西卡想藉此表明,休閒之於創造力至關重要,強調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可以從資本主義中奪回我們被剝奪的人性。
「就像快樂的體驗或放鬆偷懶,不佔據空間或時間中的特定位置,也許就是種創造性的活動。」
1970 年,奧蒂西卡獲得古根漢獎學金,他因此有機會逃離巴西——這個1964年因美國支持的軍事政變,演變為獨裁體制的國家。諷刺的是,他前往的地方正是紐約。然而也是在紐約,奧蒂西卡的創造力又攀上新的高峰。
與藝術家Neville D’Almeida合作的《Cosmococa 1-5》系列作品,聚焦於奧蒂西卡的Creleisure概念。〈Cosmococa/CC5 Hendrix War〉(1973) ,是一件以搖滾樂手吉米.漢醉克斯(Jimi Hendrix)辭世後的選輯《War Heroes》為軸心的360 度裝置作品,內容包括投影、聲音,以及供觀眾放鬆的吊床。奧蒂西卡將該空間當作電影院經營,《War Heroes》就是配樂,他以幻燈片投放專輯封面,以及使用古柯鹼製成的顏料塗鴨的樂手肖像。漢醉克斯的迷幻吉他、毒品肖像與吊床帶來的舒適感形成令人不安的對比。奧蒂西卡將古柯鹼視為美國帝國主義於南美洲活動的象徵,〈Cosmococa/CC5 Hendrix War〉既反映了該時期紐約的享樂主義,也是對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腐敗、暴力及干涉拉丁美洲政局的評論。
創造力應該與休閒並行——可以說,這就是奧蒂西卡終生的座右銘。實際上,在奧蒂西卡提出「Creleisure」前,早期作品《Parangóles》(1964)便已經持續關注此一概念。《Parangóles》為穿戴裝置,是一件由不同材料製成的多層次斗篷,有時也採取類似旗幟、橫幅或帳篷的形式,上頭可能書有政治或詩歌文本,照片及繪畫。
《Parangóles 》的靈感來自於巴西嘉年華服裝,奧蒂西卡極為推崇森巴音樂及舞蹈中擺脫理性抑制的自由表達。然而,當原件在2009年因為一場大火燒毀,經後人重製的版本被置於美術館或藝廊,成為不可觸碰的展品。互動、讓穿戴者變成移動的雕塑,正是《Parangóles》之所以成立的根本邏輯;對奧蒂西卡而言,作品並非文物,能否對現實構成干預,遠比收藏價值來的重要。
奧蒂西卡一生始終反對商業,抗拒藝術必須以可出售可收藏的形式呈現。休閒,是為了等待內在的陽光——在政治與環境危機環伺的當下,這不諦是種遠見。重點並非偷懶或放鬆對於再生產的重要性,而是他留意到了系統性的危機,留意到資本主義終將指向一個日益荒涼、沒落的世界。
▌整理報導: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