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瑋入圍金曲獎時,還在念大四,學校為他驕傲、身邊親友為他感動,媒體為他冠上怪物新人封號,即使當時他沒有上台咬走獎座,但他收獲了上萬粉絲追隨。醞釀3年時間,今年終於發行新專輯「Fly Machine」,隨之舉辦個人專場演唱會,票券瞬間秒殺。
他是怪物嗎?
職業欄填寫:創作歌手
李浩瑋說話的時候,眼睛亮亮水水,像被主人富養的狗狗,但他覺得自己更像一隻狼,或一顆石頭,「酷、有攻擊性,可以融入群體,但偶爾反應慢,我可以一個人坐在7-11發呆安靜很久。」;不怎麼說話的時候,朋友都擔心他會太過emo,其實他花很多時間在想創作和成長痛之間的關係,「大家經歷的,差不多就是這樣」,不想再討厭自己沒那麼好的地方了,也不再把不喜歡的零零總總推之門外,懂了生命的套路,他把腳步放慢,專心做音樂就好,到老都要做音樂。當個像坂本龍一那樣的創作人。

BEFORE & AFTER
製作「Fly Machine」是李浩瑋創作生涯的一次大躍進,他想要突破、想要汰換,想要見證自己的能耐。找來厲害的樂手加入製作團隊,比起過去規模,他認為更加完整、全面,他從中學習到更多,例如聲音的品質、編曲的完整度、團隊溝通,以及如何更客觀地審視自己的作品。那是和過去還在學校時,完全迥異的心情,「高中的時候,我覺得我被困住了,我當時對於做音樂就有熱切的渴求,但我爸媽、老師都不是很支持我,我那段時間真的超emo的,那時候都在聽死亡金屬音樂、後搖,對這類東西有很深的共鳴。」
直到出了社會,從學生變成金曲怪物,再到付出絕大心力和時間,李浩瑋才發現,原來他一直在處理的,沒有別人,還是自己。關於偏見、情緒失衡、人際關係這些成長痛,他正面迎接、咀嚼,並寫入創作,「在現在這個環境裡,資訊就像迷霧、暴風雪一樣在吹打著,有時候人心在比較孤單的時候,會很容易失去方向,這樣的狀態也不是說跟年紀大小有關,而是沒能反應過來,沒能一下子搞清楚狀況的人其實很多,而我的作品,希望可以帶給大家共鳴。」

明星不是一天煉成的
回顧第一張專輯時,那個青黃不接的自己,李浩瑋常常對「藝人」、「明星」的「樣子」、「標配」感到不適應,他有時候對工作人員說:「我可以不要化妝嗎?」,跑電台通告時,差點跟主持人爭執:「為什麼要解釋這首歌要這樣寫?」但現在他可以好好解釋了,他現在這樣相信——對外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作品的延伸,都有可能打中恰好邂逅的人。
眼前的少年,還正伏案寫著青春期日記,小心看顧每個字的熟成,我們擔心他不想變老,一心想將年輕信成永恆。然而李浩瑋對於青春永存沒有特別執迷,「我很期待自己變老喔,因為像是Radiohead的Thom Yorke,或是坂本龍一都很帥,很有味道。我希望我自己5、60歲也可以那樣,發著光的樣子。」

害怕未知,但更怕自己沒有真的去嘗試,在意金曲獎,也在意粉絲,問起李浩瑋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自己沒有辦法繼續產出吧。」,沒有把音樂做好,李浩瑋才真的會很憂鬱、很憂鬱。
任何一個職業與創造都源於生活,關於生活的問答:
Q:私下的生活樣貌是?
浩瑋:早上十點起來會先遛狗,晚上也會遛狗。休假的時候,我很喜歡買很多咖啡,然後就坐在路邊一邊發呆一邊放鬆。
Q:你是擅長獨處的人嗎?
浩瑋:我很喜歡自己一個人時去遛狗、騎車或是練琴,我很可以自己一個人。有時候發呆到一半,會突然靈光乍現,這個時候朋友如果想來找我,我可能會說改天再見,這麼做就是希望想法可以繼續發酵下去。
Q:理想的生活樣貌是?
浩瑋:我想要住在一個採光很好,外面有樹的房子裡,每天起床就在陽台發呆。在這房子裡有一個很大錄音室跟練團室,裡面有很好的器材 隨時想進去做音樂,就可以做音樂。希望50歲的時候可以達成這個願望。
Q:是什麼物品或品牌的愛用者嗎?
浩瑋:咖啡、刮鬍刀。
▌採訪報導:林圃君|攝影&動態攝影:陳志誠|特別感謝BACK_Y 伊日後樂園場地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