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們對經濟議題不太敏感,都可以發現,這兩年的所有消費似乎都比以往更貴了,從咖啡、雞蛋再到水電費,甚至是房租,今年台灣的物價指數已經連5月超過3%,外食費連增率來到6.76%,創下2008年8月以來新高。深受通膨所苦的我們,如果你現在感到高度焦慮,其實你不孤單,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調查發現,有87%的受訪者將通貨膨漲視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壓力來源。
面臨裁員、租金上漲,或是越來越昂貴的生活日用品,無一不令人感到錢越來越薄,壓力越滾越大,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是多數人而言,金錢等於安全,經濟無虞帶來一定程度的舒適感。無法掌控的經濟衰退,心理專家建議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應對方式,將有機會舒緩、排遣無以名狀的焦慮與擔憂。

承認你有壓力,並具體指出可能是什麼觸發了它
「首先必須承認自己因通膨引發的焦慮和恐懼情緒,接著詢問自己,『我的身體感覺如何?』或是『這種情緒告訴我什麼情況?』,進一步也能確認焦慮引發身體哪個部位不適,是胃部嗎?還是胸部?」心理專家也補充是什麼深化你的焦慮,是關於裁員的新聞嗎?還是你在購物時看到商品價格的調漲?
恆常的焦慮模式會讓身體磨損,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做上述的評估與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過度思考並清楚了解情況,如果你能夠真正理解壓力或焦慮背後的原因,正念(Mindfulness),意即「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都可以幫助我們開始嘗試解決問題。
當你感到不知所措時,找一個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活動來做做
重看你喜歡的電影、跑跑步或是洗碗,無意識、不需要多加使用腦袋的活動都是分散通膨壓力問題的有用方法;無意識活動對每個人來說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但藉由這條路徑,你會愈發了解什麼事情能讓你感覺更平靜。下次對焦慮有感時,退一步,做那些不用讓你多加考慮的事。

創造微小的愉悅時刻
各種微小的快樂都有助於減少焦慮。關注那些能帶來巨大成果的小事,即使只是日落、溪流,你都可以沉浸其中,花些時間欣賞大自然。再者,最小規模的積極情緒爆發,例如感恩、喜悅、寧靜,都能在這段時間帶給我們幫助,專家提到,「擁有感激之情,對治療或是減壓都能有所助益。」
創造一個平靜的環境
住所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擁有一個乾淨的居家空間,對人們保持心情的平靜有著相關。專家建議在感覺壓力時,可以花時間打掃房子,同時這也是無意識的活動。一旦完成掃除,還能得到一個映現平靜感的環境,實是好處多多。
優先考慮社交關係
千萬別輕視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相當高壓的時期,對世界、個人亦是,所以表現出對自己的同情、理解是很重要的。除了自我同情外,也要肯定自己在現階段已經竭盡所能做到做好,承認自己的脆弱,就可以啟動身體的自我舒緩和放鬆反應。另外還有一個訣竅是,摸摸自己,比方把手放在心上、給自己一個擁抱、或撫摸自己的臉,表達對予自己的同理和慰藉,專家補充觸覺可以釋放催產素,讓我們感覺安全。

專注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停止張望未來,重新關注當下,並嘗試將焦點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例如重新規劃自己的資金流向,設定將收入自動轉帳到儲蓄帳戶上、取消不常使用的串流媒體,制定預算也能間接了解自己資金的流向,掌控自己的金錢,而非被金錢壓的喘不過氣。
而且,壞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沒有什麼好事可以永遠存在,但也沒有什麼壞事會永遠停留。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未來感到恐慌,請嘗試保持樂觀。
▌整理報導:林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