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本彩色魚類百科全書——《在摩鹿加群島和南部海岸發現的魚類、龍蝦和螃蟹》(Poissons, écrevisses et crabes… que l’on trouve autour des Isles Moluques, et sur les côtes des Terres Australes)堪稱是第一部以手工繪製,紀錄印度群島最稀有魚類的自然史,對當時的魚類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書中出現了超過450 種迷幻色彩的海洋生物,於1719年首次出版,當時只出版了一百本。1794年出現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如今初版手稿在1860年被倫敦皇家圖書館收購收藏。看著這些奇幻的魚種,不管它們是否真實存在,我們都是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海洋是地球上的星空,越來越多物種瀕臨絕跡,看著兩百年前的精緻手繪魚種,願世界生態環境美好。

「誰真正了解海洋?無論是你還是我,憑藉我們陸地上的感官,都無從感受,海潮的泡沫和洶湧的波濤拍打著蟹,蟹藏進它潮池海藻底下的家裡;或是在悠長節奏的波濤中,游弋的魚群在那裡捕食並被捕食;海豚衝破海浪,呼吸上層空氣。」——瑞秋‧卡森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先驅,同時也是作家的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在《海洋三部曲》的開篇《在海風下》(1941),激發了人類的想像力,去探索海洋生物的世界,為現代生態意識的覺醒鋪平了道路。
《在摩鹿加群島和南部海岸發現的魚類、龍蝦和螃蟹》更早於瑞秋‧卡森的著作,而且用精緻的手繪,畫出稀奇古怪的海下生物。作者是荷蘭出版商、書商、地圖繪圖員Louis Renard,當時他在在阿姆斯特丹港口工作,也負責為英國王室負責在船隻離港時進行非秘密的搜查,以確保他們沒有為潛在篡奪英國王位的人走私武器。
這些技藝精湛的圖片,包含了460幅手工著色的銅版畫,這些銅版是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名有藝術天賦的士兵Sameul Fallour的繪畫雕刻的,他在東印度群島生活了很多年,版畫由他與其他當地藝術家一起完成。書中對各種非同尋常的生物都有非凡的描寫,每一個偶然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眼花繚亂。這些海底深物,並不像我們常見的物種,讓人聯想起印度神像和印度民間傳說中的海洋生物,它們可能有著獨特的紋理,或是如鳥喙的嘴,讓人不禁好奇二百多年前的海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以至於給人以為是憑空想像的深海魚種。


尤其是裡面一幅對美人魚的描繪,將這種虛構的猜測大大放大,它的人類部分就像兒童畫,再笨拙地附加在優雅的、精細的海洋形象之上。但是,儘管它們的美是被修飾過的,用藝術想像來填補科學的空白,就像神話一樣,但它們不是完全虛構出來的。這本書出版25年後,一位現代魚類學家對它進行了檢查,他認為書中描繪的物種只有十分之一是來自想像,其餘的都可以按屬辨認出來,許多甚至可以按種辨認出來。






我們看到這些豐富多采的手繪圖後,是否能引發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這片海洋的思考,這樣才能更加重視那些與我們人類共存的、同樣經歷過億萬年演變的精彩紛呈的生物。人類只有去適應自然、順應自然,與我們身邊的其他各種生命體和諧共存,才能讓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存續。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來源:倫敦皇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