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人生浮浮沉沉之時,邱娉勻報考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畢業後他發現,人生仍會經歷無可避免的浮沉,但若是身心夠輕盈,放鬆浮沉也能前進,其實邱娉勻不曾真的墜落。她以纖維做護身,在做衣服的同時編進難以言明卻極富情感的語言,她想說的、沒有說的,都在衣服裡了。近年積極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讓邱娉勻更加確定被人需要是美好的,也是她所渴望的,創作這件事情不僅是「自爽」而已,走出去仍舊有其必要,未來或許她會在紐約、巴黎或是泰國,持續探索,將眼界和心胸收納的一切,裁縫成衣。
職業欄填寫:服裝設計師
和別人介紹自己的職業時,我會說自己是服裝設計師,以及各種斜槓的組成。畢竟我不是富二代,必須靠其他行業去支撐我想做服裝的夢想,也是長大後回頭看才發覺過去的自己真的很天真,雖然硬著頭皮,或是某種程度消耗自己,去做了許多不是那麼喜歡的事情,但其中還是很有收穫的,也嘗試了許多可能。

享受做自己,也樂於和他人共存
早期自己很常做婚紗,不過我覺得自己擅長的風格是介於中性跟婚紗之間,要女性化、作雪紡、紗類,或若隱若現都行,不過我自己其實比較偏愛穿得比較中性一點,寬大、不那麼合身,卻可以讓自己很自在,出入任何場合都不覺得奇怪。一直以來,我想我都很做自己,這也是我能跟其他設計師做出差異性的地方,當然我也很享受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但當自己跟別人的想法或目標出現落差時,我仍舊會努力溝通跟對焦,希望彼此可以相互理解。以前我的工作跟生活幾乎都是綁在一起的,沒有假日可言,過去經營店面,有店租壓力,得要一直想辦法賣東西,才能Cover支出、繼續做喜歡的事,這兩年真的比較了解生活跟工作得徹底分開才行。
永續這個觀念是現今服裝設計圈發展的主流,以前會很排斥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不環保的材料,例如知道牛仔布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後,就盡量不使用,過去為了環保考量,甚至會放棄我原本的風格,但是現在我會這麼想,如果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設計師講究做工精緻,能做出讓媽媽傳承至女兒的經典款衣服,是不是也能跟永續劃上等號呢?我認為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要能落實環保才能稱為永續,而非把永續時尚四個字給窄化了。

R+F5 重新整理:三件T-shirt改造為吊帶褲
有些設計師可能會有收集許多素材的習慣,但我是一個不太蒐集很多東西的人,33歲之後,我開始實行極簡主義,雖然自己做這行,但其實買衣服的機會幾乎零,現在反而都在穿被舞者汰換的衣服,順勢去感受他者的需求。也因為近年頻繁為舞者做服裝,會感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而不是設計出很多衣服但沒有人穿;也因為累積了各種經驗,所以不會擔心要幫形形色色的人們改造衣服,只是前置溝通作業非常重要,希望能做出長久陪伴人們生活的服裝。

某一年我做的褲子非常熱銷,以大概2-3件T-Shirt裁縫而成,這件褲子的版型沒有任何尺寸和性別的限制,從S到XL都可以穿,相當符合永續改造的脈絡,所以會先以類似此作,在與REHOW合作的「R+F5 重新整理」計畫中與大家相見。

「職業欄填寫_」任何一個職業與創造都源於生活,關於生活的問答:
Q:你認為的「生活」是什麼?
娉勻:對我來說生活是工作以外的體驗,所以我自己是把工作跟生活分很開的人,其實以前我不是這樣,直到有一天被身邊朋友警告,我才驚覺為身邊的人帶來極大困擾,希望未來也可以把這兩件事分得更開,這樣我才能好好擁抱休息時該有的狀態,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如有多餘的時間再去陪伴家人或好朋友。
Q:工作之餘,私底下的真實生活樣貌是?
娉勻:應該是個無聊的人吧!但我很感性,只要遇到懂得尊重我的人,我都會盡全力幫忙,而我也相信人是互相的,在這一路上也是因為得到非常多人的幫忙,才可以慢慢走到這裡。
Q:生活中,哪一些物品是不可缺的?或什麼商品的愛好者?
娉勻:我非常喜歡吃甜食,雖然現在的身體狀況不能吃這麼多,但反而會讓我更有意識選擇好吃的食物。2020年我開始爬山,以前別人問我有沒有什麼興趣時,我幾乎都回答不太出來,但現在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的興趣是爬山。」
我也非常喜歡KEEN這個牌子,因為不管在什麼場合穿它,都會覺得很做自己,很舒服。
Q:怎麼樣的生活狀態是你最嚮往的?可以舉例嗎?
娉勻: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服裝設計,也因為在這個行業認識到非常多人,也跟許多相當有才華的人一起工作,真的非常幸運。因此如果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我所嚮往的。我也希望能讓更多人跟我一起享受這樣的生活。
▌採訪報導:林圃君|動態攝影:叄思整合行銷製作、導演:Ray、攝影:謙暉|平面攝影:Yueh Chu|場地拍攝:RE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