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民日常生活的設計方式:以建築空間為例,揭示哥本哈根的生活質量|cacao 可口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因其再可持續發展和設計感的公共空間、自行車文化、建築和食品場景方面,開創性舉措而位列許多景觀設計和規劃設計的前列。在2021年出版《哥本哈根:城市建築和公共空間》(København: Urban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Spaces,暫譯),捕捉到了這個城市的新精神。該書介紹了丹麥首都在過去幾十年中,對公共空間和公共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許多地方,並將其分為四章:公共空間,體育和休閒,文化和教育,以及住房。其中包括當今城市設計領域中一些最傑出和前瞻性的設計師。本文選取精華放眼如何向哥本哈根學習,其聚焦於市民日常生活的設計方式。

一、關注基礎設施

該書為公共空間重點項目提供了有用的靈感:如果我們認識到目前被停車場佔據的城市空間的價值,並以吸引公共生活、商業和遊戲的方式重塑它們,那麼城市可能會出現什麼新事物。來自Cobe 事務所的Dan Stubbergard 指出,從50年代到80年代,基礎設施在定義我們的城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空間和建築物之間的區域成為汽車空間,這影響了日常生活。但今天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將基礎設施與城市空間的公共質量結合起來。無論是自行車停車場、地鐵站,還是街景,你要承認所有的基礎設施也是一種社會和公共空間。

以色列廣場(Israels Plads)設計師:Sweco Architects + Cobe Architects| 以色列廣場的歷史發展映射著哥本哈根這座城市的轉變。這一中心廣場所在位置曾經是城市盡頭處的環形防禦工事。隨著城市範圍逐步擴大,該廣場成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集市。到了50年代,它又轉變為一座毫無生機的停車場。新建的廣場被當做是城市與周邊公園這兩個世界之間的過渡區域。公園的景觀特點以有機的植被圖案這一形式延伸至廣場。在朝向東西的兩角,廣場被抬高並折起,以提供適於停留休息的場所。此外,它充滿雕塑感的表現手法參考了自身曾作為防禦工事的歷史。廣場的平台如同一個巨大的城市遊樂場,為活動提供了空間。|©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超級線性公園 設計師:Topotek 1 + BIG 事務所+ Superflex|1英里半的城市空間,它楔形插入丹麥的一個種族多樣化和被社會挑戰的居住區。它有一個首要的想法就是它被認為是城市最佳實踐的巨大展品,一個包含了60多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展覽。|© Iwan Baan
音樂廣場(Music Plaza)設計師:EFFEKT Arkitekter|一個新的文化環境,用於音樂、活動、文化生活和普通城市生活,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Amager 區。創造一個動態的、靈活的和開放的公共空間,歡迎所有的用戶,並允許各種不同的活動,作為一個城市舞台,文化、創意和城市生活都可以在這裡展開。該項目基於該地區現有的機構和活動進行設計,並通過與用戶的對話進行開發,以創造一個成功和活躍的公共空間。|© EFFEKT  Arkitekter
丹麥紅十字會誌願者之家 設計師:Cobe Architects|是丹麥哥本哈根紅十字總部的一個擴建項目。這個三角形的建築有一個面積為85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樓梯作為屋頂空間,該樓梯從街道一直延伸到建築的二樓。這座壯觀的斜坡階梯式屋頂很好的融入了該地區的環境當中,它和鄰近的Fælledparken 公園以及丹麥共濟會和這座由前哥本哈根市政廳改造的,用黃磚砌修的紅十字會總部建築重新詮釋了該地區的獨特特徵。階梯式屋頂也是用同樣的黃色磚塊建造的,這裡已經成為一個深受廣大市民歡迎的一個夏天聚會場所。|©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哥本哈根車站 (Nørreport設計師:Gottlieb Paludan Architects + COBE Architects|是丹麥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它最初建於1916年,並在1932年進行了改造,到了2012年則進行了功能上的徹底改造。在這之後的三年裡,哥本哈根的這座車站變成了開放的城市空間,來往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們都能夠很容易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站前廣場的幾個建築主要都是用玻璃建造的圓柱形,這主要是為恆定的人群提供的空間,強調的是清晰和自然的佈局,並給人一種安全感。|© Gottlieb Paludan Architects

二、關注城市景觀

如果不了解哥本哈根與水的關係變化,你就無法理解今天的哥本哈根。從運動休閒部分描述了這個城市與水互動的各種方式之一,關鍵的水質改善為城市與濱水區的關係和定位的根本性調整奠定了基礎,也為港口從「城市的背面」到藍綠色中央公園的重新認識奠定了基礎。許多項目都顯示如何利用這種新的定位,如沿著海港的地區提供好品質的海濱生活,因為可以和游泳/聚集在一起看日落的機會。這裡是城市開放的地方,可以提供廣闊的視野,城市的總體規劃規定,所有的臨港地區不僅要向公眾開放,而且要讓公眾活躍起來。

城市圍繞港口中央公園的定位,是由一套穩定增長的景觀、開放空間、行人和自行車循環連接所促成的,這些連接為水岸提供了連續的通道,為城市著名的步行和自行車文化開闢了新的區域。首先,他們先做到保護、加強和恢復現存水體和開放空間的生態健康,對於為未來的公眾訪問和享受奠定基礎至關重要;第二,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總體規劃框架的願景,它可以超越短期的政治週期,指導許多參與者的長期行動;第三,景觀設計師必須設想每一項干預措施,即便它只是一個更大的拼圖中的一小塊,也是對實現更大的願景的貢獻,最終將導致局部地區的徹底轉變。

Kalvebod Waves 設計師:JDS + KLAR|位於哥本哈根流行的夏季休閒場所Islands Brygge 的對面。這個新的濱水區將成為一個範圍更大的公共活動場所。通過與中央火車站和哥本哈根著名的城市遊樂園Tivoli 的緊密聯繫,Kalvebod Waves將成為一個樞紐,熱鬧非凡,並為內城提供重新與港口聯繫的機會。這個城市內部的場地依據城市所需的功能構成了其規劃,沒有其他地方那麼脆弱,並且與鄰近的實體,如黑鑽石圖書館和Nykredit 大樓,一起展現了哥本哈根城市濱水區的當代樣貌。|© Maria Gonzalez
停車樓屋頂的怡樂園(Park ‘n’ Play)設計師:JAJA Architects|建築師沒有隱藏停車場的結構,而是提出了增強結構網格的美感的概念,這樣可以打破立面的巨大尺度。放置綠植的方盒子引入了新的尺度,使綠植體係有韻律地與結構網格聯繫起來,同時也將綠植分散在了整個立面上。立面上植物盒的網格系統被兩個巨大的公共樓梯穿透,樓梯的欄杆一直連延到屋頂,形成一個奇妙的遊樂場。在屋頂,欄杆不僅僅做欄杆用,還變成了鞦韆、球籠、攀爬架等等。從街道上看,這些欄杆彷彿在吸引遊客去觸摸,邀請他們順著欄杆來到屋頂,看一看哥本哈根港口的美妙風景。|© Rasmus Hjortshøj
哥本哈根國際學校(CIS Nordhavn)設計師:CF Møller|是哥本哈根國際學校的一所新建校舍,位於哥本哈根新的Nordhavn 區的一個重要位置。它佔地2.5萬平方米,是哥本哈根最大的學校,可容納1,200名學生和280名教職工。這個現代化教育建築旨在將校捨與城市環境中的公共場所聯繫起來,給學校提供開放的氛圍。學校外的漫步場所是城市的港口,為放鬆和各種活動提供了機會。|© Adam Mørk
Aktivitetshus 設計師:Ramboll Arkitekter|該項目位於諾雷布洛(Nørrebro),室內活動場地主要用於體育鍛煉,而在屋頂上則是一個球場。建築師強調了新的活動房屋作為運動基地的功能,並在上面明顯地放置了一個球館。球場可以與周圍的空地互動,而在之前建築師就已經將這些空地開發為運動和遊戲區。外牆的有機開洞模式提供了良好的觀景視野,刺激了當地人們對於體育活動的興趣。立面的鏤空圖案的靈感來自於紡織品的印花,彷彿樹木的葉子,在球場上、地面上和建築物內創造出樹枝般的光影圖案。該建築與景觀的聯繫還通過將活動場地放置在不對稱的柱子上而得到進一步強調,這些柱子就像森林中的樹幹。因此,景觀在房子周圍、下面和上面流動。|© Ramboll Arkitekter
米其林庭院餐廳NOMA 2.0 設計師:BIG 事務所|設計的核心思想是分解餐廳的各個功能,並將它們組織成一系列獨立但相互連接的建築。總共有11個空間,每個空間都是根據他們的具體需求量身定制的,使用最適合他們功能的最好的材料建造而成,它們緊密地聚集在餐廳的心臟周圍,讓廚師們可以感知到這一切。餐廳體驗的每一部分,從到達,休息室,燒烤,葡萄酒選擇和私人公司都聚集在廚師周圍。站在中心位置可以完美的瀏覽到餐廳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可以讓每一個客人了解到以往發生在廚房幕後的故事。|© Rasmus Hjortshoj

三、關注可持續發展

哥本哈根,正在為其居民引領一個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未來,他們預計到2025年,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碳中和的首都,從汽車轉向自行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城市的自行車文化為全世界的城市主義者所熟知,而且在其中沉浸式體驗會是強大的感受。,鮮為人知的是使哥本哈根成為真正可以不用汽車生活的城市的其他因素,例如為新開發的地區提供密集的、人性化的、緊湊的、與交通連接的城市填充物,並以世界一流的交通系統的形式為市民提供交通選擇。隨著該市逐步實施和擴大其著名的自行車基礎設施,在擴大大眾交通方面也有相應的重大投資,包括在2019年完成的全新的環市(Cityringen)線。

從自行車道,到新地下地鐵線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的創新金融模式和周到的長期規劃,對於製造繁榮和成功的公共領域以及激勵積極的流動性和交通使用至關重要,從而使城市能夠實現他們雄心勃勃的長期可持續性目標。

自行車基礎設施|哥本哈根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車城市。在哥本哈根市,每天有15萬人騎自行車去工作或教育機構,佔所有出行方式的36%。為實現更大的自行車模式份額而製定的計劃包括增加通往市中心的自行車道的容量,以便在2025年之前再容納6萬名自行車愛好者。哥本哈根的自行車基礎設施非常廣泛,極大地提高了騎車的安全性和愉悅性。它包括:與行人和車輛交通隔離的自行車道網絡;專用的自行車交通燈,允許騎自行車的人在汽車之前離開十字路口;在汽車和自行車共享道路空間的情況下,有單獨的彩色自行車道;不斷致力於創建新的自行車道和擴大現有的自行車道,特別是主要的通勤路線。|©  Astrid Maria Rasmussen
Cityringen 設計師:Arup 事務所|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嵌入17個車站也是一項棘手的設計任務。而Cityringen 是優雅和直觀的鐵路設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傾聽哥本哈根市民的需求,並建立在城市現有系統的優勢之上。它證明了鐵路系統的建築可以對一個城市的身份做出巨大的貢獻,其設計可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以低成本的方式進行維護。|©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BLOX 設計師:OMA / Ellen Van Loon|哥本哈根內港口有著悠久的工業和軍事歷史。建築場地是填海造陸而來,最初是一組啤酒廠,但在60年代被燒毀。從那以後,這個港口成為丹麥眾多著名標誌性建築的所在地,也是丹麥現代主義原則的線性展示:紀念性、簡潔和謙遜。老的啤酒廠場地被哥本哈根的主要環路一分為二,一直沒有被註冊為建築用地,直到新DAC 的設計才確認了這一點。建築橫跨馬路,在地上和地下都起到公共連接的作用。在地上,將議會區與對面的港口相連,為沿岸帶來文化氣息。在地下,原本屬於汽車的空間變成屬於人的空間, 通行空間變成可以駐留的空間。|©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CopenHill 新型垃圾焚燒發電廠+滑雪場 設計師:BIG 事務所|最近開放的新型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師還在其頂部設計了一個滑雪斜坡、徒步走道以及一面攀爬牆,試圖以輕鬆幽默的休閒娛樂形式,來表達項目所蘊含的可持續性,並同時服務於哥本哈根試圖在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城市的發展目標。項目佔地41000平方米,除了承擔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職能之外,其還是城市休閒娛樂和環境教育的中心所在,以在作為城市基建設施的同時,扮演地標建築的角色。|© Dragoer Luftfoto
藍色星球 設計師:3XN 事務所|藉著在厄勒海峽的優越位置,成為歐洲最大和最重要的水族館,它離哥本哈根的市政府廣場只有八公里。此外,這個水族館在Taarnby直轄市的位置很理想,方圓幾百米內有高速公路,哥本哈根機場,厄勒海峽大橋,地鐵及國際列車。星球是丹麥五個最突出旅遊景點之一。在2012年「經濟增長新方法」的旅遊會議上,藍色星球憑藉其增長潛力,區域發展的影響、創新性、實現性及獨特性和’有理由去被選為丹麥最好的有體驗經濟的燈塔項目。|© Adam Mørk
Experimentarium Extension 設計師:Cebra 事務所|設計的目的是徹底改變Experimentarium 的建築表達風格。從以前的內向型建築到現在作為一個外向型的、吸引人的、充滿活力的景點出現,使其內部活動在公共空間中顯而易見。然而,這需要在現有建築的佔地面積內發生,項目前身是一個軟飲料裝瓶廠,這意味著唯一的擴展方式是向內和向上的建築。鋁板上有基於流體力學的有機圖案穿孔,一方面將科學和建築聯繫起來,另一方面讓日光進入。在選定的地點,大型玻璃部分形成了眼睛,暴露了奇妙的實驗館宇宙,並作為一種建築Rubato 的形式被應用,這個音樂術語描述了通過輕微的轉變和節奏的變化來塑造音樂的表現力。|© Cebra
The Silo 設計師:Cobe Architects|這個筒倉是哥本哈根諾德塔(北港)改造項目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巨大的後工業發展,目前正被改造成一個新的城市區。17層的前穀物筒和該地區最大的工業建築已經被改造成筒倉,具有住房公寓和公共功能。為了使筒倉的工業混凝土表面達到目前的標準,現有的筒倉的外觀已經被重新覆蓋,而內部則保持原樣,盡可能地保持原樣。由鍍鋅鋼製成的一個棱角分明的拋光陽台安裝在外表面上。這使得該建築保存了原有的纖細高挑的特點。©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四、關注功能創新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哥本哈根也面臨著一系列的革新,無論是城市空間的使用還是建築空間對於時代發展的適應,都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空間形式應當服務於其功能,而所有的設計都將服務於人的需求,在創新性的建築空間及形式設計方面,我們也可以從哥本哈根的眾多項目中找到可藉鑑之處。

Orestad Gymnasium 設計師:3XN 事務所|在Ørestad學院,傳統的教室被一個自由的空間配置所取代。學習的物理環境是多種多樣且靈活的,為更廣泛的教學形式提供了環境;從更多的學生個人發展到團隊合作和小組學習的課程。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促進不同的學習方式,支持21世紀的合作、溝通、創造和批判性思維等學習技能。|© 3xn
Ama’r 兒童文化之家 設計師:Dorte Mandrup Arkitekter|兒童文化之家通過擠壓和切割相鄰建築的形式來調和它們不同的尺度。建築的連接處,即現有建築的延伸線的交匯處,被壓低,以使陽光最大限度地照射到內部庭院中。屋頂和外牆選用了一樣的材料,而且兒童文化之家不像普通房屋那樣有一個起點和終點,該建築被組織成一座山。所有的內部空間在視覺上都是相連的,並通過動態循環聯繫在一起。房子提供了靈活的空間和定制的家具,這已被證明可以提高兒童的創造力和主動參與性。這些空間為不同的用途提供了機會,並能滿足0-18歲年齡組不斷變化的需求。|© Jens Lindhe
南港學校 設計師:JJW Arkitekter|設計將城市與學校完美融合、連接,利用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將河邊區域設計為露天教學區域。同時,不同大小的空間為不同規模的學生活動提供了場地,無論是學校慶典還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學習活動都能得到滿足。|© Torben Eskerod
哥本哈根 Ku.Be 運動空間 設計師:MVRDV + ADEPT|這座3200平方米的運動文化中心是為Frederiksberg 地區設計的,它將是這個地區甚至整個哥本哈根的一個焦點。人們可以自主決定並且根據用戶的具體要求和需要發展其功能的運動中心。這個項目屬於新的類型學,它為了回應簡單的要求發展而來,即建造一個能夠吸引人們而來並且提高他們生活質量的建築。MVRDV 和ADEPT的解決方案是,將戲劇、體育和學習融入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無論年齡、能力或興趣如何,人們的身體和精神都可以被激活。使陌生人之間也可以建立聯繫,促進人們的健康生活。|© Adam Mørk
Gammel Hellerup Gymnasium 設計師:BIG 事務所一個可用於體育、畢業典禮上和社交活動大型多功能空間。新大廳包括一個1100平方米的下沉空間,位於中心學校的院子里地下5米(16.5英尺),同時保證良好的室內氣候、不影響周圍環境和高品質建築質量。由傾斜混凝土牆壁大廳覆蓋著由一系列獨特的彎曲的層板膠合木樑柔軟的拱形屋頂。屋頂作為內部和外部的兩層表皮,是一個除了現有的1950年的黃磚建築的校園另一個受歡迎的地方。丘陵般的庭院創建了一個可以舉辦許多活動組工作更大的聚會的非正式會面場所。|© Jens Lindhe

五、關注人居環境和社區參與

與全球許多城市地區一樣,哥本哈根正在經歷一場城市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住在密集的、設施豐富的、社會多元化的城市街區,但是,這個城市是如何做到讓剛開始工作的人或剛組建家庭的人,保持經濟承受能力和可得性的呢?

參與其中的公民在基層行動中的作用,為市政府和設計界提供強有力的政治授權,以便為流動性選擇和可負擔住房等事項而努力。哥本哈根市內住房的一個決定性特徵是傳統的周邊街區形式,圍繞著一個共享的綠色空間。這些形式可以容納各種功能,從兒童的安全遊戲區、食品生產園地、自行車停車場和更大的社區聚會。它們對哥本哈根的生活質量有很大貢獻,是吸引和保留城市核心區年輕家庭的主要因素。

景觀設計師在城市街區的新住宅區設計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可以確保有明確的空間層次,從公共空間到半公共空間再到私人開放空間,建立這種層次結構和定義這些空間的服務對象往往被忽視,但對於在密集的城市環境中實現高質量和宜居性至關重要。

丹麥預製經濟適用房Dortheavej 設計師:BIG 事務所|這棟5層的建築位於哥本哈根北部,以其街道Dortheavej 命名,在0年代到50年代,這裡以汽車修理店、倉庫和工業建築為特色。2013年,丹麥非盈利經濟適用房協會委託BIG 對Dortheavej 進行設計改造,由丹麥城市空間設計師Jan Gehl 起草。委託方要求BIG 在該地區創造一個經濟適用房和公共空間,同時保持行人通道開放,相鄰的綠色庭院原樣不變。2021年春天,BIG 和Lejerbo 獲得了丹麥建築師協會頒發的Lille Arne 獎,以表彰他們在嚴格的經濟適用房預算下,仍能夠優先考慮住宅的空間質量和設計策略。|©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Tietgen 宿舍 設計師:Lundgaard & Tranberg Architects|該項目位於Orestad北部的哥本哈根大學附近,通過簡單圓的形式,與周邊的環境風格相呼應。在最新完成的區域規劃中使用了一種比較大膽的建築表達。該項目的動態和雕塑表達是通過建築的整體形式與個人活動的分佈來實現的。建築的圓的形式象徵平等、社區與個人。靈感來自對公建和住宅,以及宿舍建築固有特徵類型的整合。|© Lundgaard & Tranberg Architects
8 號住宅區 設計師:BIG 事務所|弓形的61,000平方米的混合用途建築包括三種不同類型的住宅和10,000平方米的零售和辦公室,是丹麥有史以來最大的私人開發項目。8號住宅區不是傳統的街區,而是將活躍的城市街區的所有功能堆積成水平層的類型,通過連續的長廊和自行車道連接到10樓,創造一個三維的城市街區,在這裡,郊區的生活與城市的能量融合在一起,商業和住宅共存。|© Maria Gonzalez
Krøyer 廣場 設計師:Vilhelm Lauritzen Architects + Cobe Architects|五層的住宅項目,位於哥本哈根港區中心。該項目基於一個高度民主及背景,折疊屋頂和建築的厚重創造了一個新舊之間的對話,詮釋著舊的哥本哈根倉庫建築的獨特性。設計是基於超民主的方法,建築通過與當地社區的對話努力創造一個有意義的,全面的建築空間。該方法將舊倉庫的所有重要特徵(例如面向海港的港口,建築物表面,建築物高度)轉換為滿足功能和氣候需求的現代設計參數。|©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整理報導:Bohe H.|參考資料:København: Urban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S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