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是馬,時而慢步,大多疾行,被各種資訊填充的當代社會,我們想像Ryan Mosley畫作裡的人物,置身五彩斑斕的世界,一切慢下來,五感和心靈終於變得明晰,目的地是哪也不再重要了,分秒等於永恆秘密。
11月看展之必要,在於我們看重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橋(The Bridge)—─ Ryan Mosley 亞洲首次個展

「靜止瞬間與動態、圖像敘事與間隙斷裂同時並存,使得 Mosley 的畫作予人一種即時而自然發生的感受。」
Ryan Mosley 生於英格蘭中部,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研究所,擁有深厚的繪畫訓練,目前現居和工作於倫敦,受民俗文化啟發的繪畫作品中統合了不同藝術史主題、風格及流派;他的畫作既全然當代,亦顯得永恆。
這次以「橋」作為展名,呼應著 Mosley 展覽中充滿著液態流動感的畫面,無論是駱駝、馬、獨木舟,都帶有種前往某個目的地的意味,這些圖像元素強烈地暗示著古老的旅行與移動方式,同時邀請觀者進入藝術家以畫筆勾勒的想像世界。
展覽日期:2023.11.4—2023.12.23
展覽地點:TAO ART
偶然的運轉

台北當代藝術館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e Center,簡稱ACC),共同呈獻「偶然的運轉」展覽,展期自10月21日至12月10日將於MoCA Studio隆重登場。展覽由韓國ACC資深策展人李伎矛(Gimo Yi)擔任策劃,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世界不再圍繞著絕對人類中心主義運作,而實際上是由非人類實體介入運作時,人類將會經歷什麼樣的現象?透過韓國藝術家權慧元(Hyewon Kwon)的四件錄像及裝置作品,詮釋人類與非人類實體的共存情境,嘗試跳脫人類中心主義的限制,以更靈活的方式看待身處的世界。
展覽日期:2023.10.21—2023.12.10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愛洛蒙-人與動物的後心靈樂園

「愛洛蒙-人與動物的後心靈樂園」借用「動物(Animal)」與生物學概念「費洛蒙(Pheromones)」結合為「愛洛蒙」(Anromones)一詞,指涉人與動物在當代社會中相遇而產生的一種「後心靈樂園」狀態。「樂園」一詞來自於動物行為學之父,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之著作《和動物說話的男人》:「野生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正是人類已然失去的『樂園』。」陪伴人們的寵物,在當代社會中,撫平了人們離鄉背景、逐工作而居的無根感,亦療癒了現代人游移於多元生活狀態中的疲乏感。藝術家的創作藉由動物群像中「動物與寵物」主題之轉換,帶給人們奇幻又平靜的感受。
展覽日期:2023.9.8—2024.1.7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馬克實驗館──馬克Marck 2023個展

馬克Marck(瑞士,b. 1964),是一名非典型的藝術家,年輕時才華洋溢進入知名藝術學府,卻因無法忍受制式教育而半途輟學,之後從事汽車拆解、機械電工、搖滾歌手、設計科技裝置等。馬克Marck異類豐富的人生體驗,走出學院派藝術家的想像,自行創造的錄像雕塑表現型式,以框架、女性、觀看、互動,拋出社會議題深入人心。
此次睽違7年再次訪台,Bluerider ART 邀請馬克Marck 進駐台北.敦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地創作,打造藝術家工作室。除了邀請觀者一同互動、探索創作遊樂場,馬克Marck也將自觀察台灣生活經驗汲取靈感,融入「在地元素」就地取材進行創作。
展覽日期:2023.10.28—2024.1.7
展覽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城市結所:交織萬華記憶的體驗設計

新富町文化市場與日本研究員共同合作,針對萬華當地生活者進行了訪談。這15位受訪者是在這個城市中安家立業的市井小民,他們的成長經驗、活動型態與地方記憶,都為萬華譜寫出與眾不同的生活樣貌。通過解開他們的人生故事,探索萬華和生活者之間複雜多樣的連結點,並描繪出它的輪廓。
此外,我們以這些輪廓為線索,邀集國內外四組創作團隊,共同探尋下一代萬華的「結點」。15位在地生活者的故事成為創作靈感,跳脫過往「以視覺為主導的觀光經驗」,產出10個體驗萬華的新點子,以及3組不同以往的城市遊程設計。
展覽日期:2023.11.3—2023.12.17
展覽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非日常路徑

「非日常路徑」(Unordinary Pathway)是一個以「城市」為命題、整合線上虛擬與線下實體的新型態展覽。「非日常路徑」的「非」所表意的是「不僅」與「超越」,除強調超越日常生活的概念之外,更凸顯嘉義作為一個城市快速發展變化的城市,在後疫情時代的藝術觀賞之道,彰顯虛實整合的媒體科技應用,對既有環境的另類創造,使城市在虛實之間浮現而出;同時,展覽規劃也探討著數位科技下的空間穿透與異境共存的當代文化景緻。
展覽日期:2023.11.1—2024.2.18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Hell Gette 海爾蓋特: CTRL3R

海爾蓋特生於1986年的哈薩克,現居於德國慕尼黑。她的創作媒材主要為油畫、雕塑,多年以來,海爾蓋特發展出了她稱之為「風景 3.0」的繪畫類型,將傳統風景畫中的「景觀」,轉化為老式電玩遊戲、photoshop 工具和表情符號圖示等數位「景觀」。
展覽題目「CTRL3R」,是由電腦鍵盤上的命令鍵「ctrl」 和「控制器(controller)」組成,如同遊戲的控制器。藝術家以一幕幕油畫串接成了冒險史詩一般的的電動遊戲,讓觀眾成為了握著操縱桿的玩家。海爾蓋特的作品省思女性藝術家在當今藝術市場、藝術史上所需面對的體制性障礙與處境,也嘗試在創作過程中反映數位世代新的繪畫語彙。
展覽日期:2023.11.14—2023.12.23
展覽地點:亞紀畫廊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立方計劃空間與「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第五度合作,一同呈現四組研究員進駐部落的成果與紀錄。
本年度的「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3」駐山研究員共有四組來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括林彥翔、李尚喬、黃加頌+Benjamin Ryser,以及靜遠+莫奴,他們在今年陸續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大同大禮部落進行駐山研究,並於這本次展出裡,以文件、影音、裝置、書寫、攝影、活動等等多重形式發表駐村結果。
展覽日期:2023.10.21—2023.12.10
展覽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關於愛情

《關於愛情》是一檔從地方出發的展覽。不同於過去著重山海風光與傳統人文的主題,此次展覽著重臺東市區以及鄰近觀光景點的變遷。經由在地新生代藝術家的紀錄以及遊牧生活的文化工作者田野,帶出近年地景變化發展和社群生機活力;外國駐村藝術家則通過跨文化對話,帶出另類的在地觀察。
新生代策展人賴曉瑩和藝術家蔡濟安、蔡舒帆、何郁琦、RE、Federico Bonelli經歷近二年討論,透過聲音、攝影、繪畫、錄像等不同空間裝置,共同呈現出當今臺東的日常與深韻。如果地理歷史是我們所身處的現實,愛情則將視作一種方法。本次展覽敘事融入各式情感階段樣貌,期待召喚出觀眾對於臺東地方的種種記憶。
展覽日期:2023.10.21—2023.12.10
展覽地點:臺東美術館
靜物研究III:領域展開

藝術家陳以軒即將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展開一場充滿想像力的攝影展覽,名為「靜物研究III:領域展開」。展覽探討日常生活中的「範圍物」,並嘗試解碼都市空間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互動。展覽以特殊的展示方式和攝影作品相結合,引發觀眾對城市空間的不同角度的反思。
「領域展開」這個展名是靈感來自熱血少年動漫《咒術迴戰》,在動畫中,咒術師使用「領域展開」創建特殊的空間規則,使對手無法抵抗,面臨必然失敗。陳以軒以此概念為基礎,探討城市空間中的「範圍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行為。
展覽日期:2023.10.28—2023.11.26
展覽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
▌整理報導:林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