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s與法國舊舊古物店:迷戀的古物是被時光雕琢的美|cacao 可口雜誌

按照維基百科上的解釋,古物意旨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的藝術作品、生活及禮物器物或圖書文獻,可作為鑑賞、研究或發展、宣揚所用;而在人們多數對於追求物質感到相對坦然的今天,古物的蒐集與購買變成了百種追求中的一個選項,有時做為居家擺放欣賞,有時或會像《遠離非洲》女主角一般,深入非洲叢林探險時,仍可以將瓷器拿出來招待朋友喝下午茶、水晶杯時時斟滿紅酒,同行者對她的大批行李感到十分訝異,她則幽幽回應:「難道你們不高興還好我有帶上瓷器跟水晶杯嗎?」當古物或是物件成為一種生活信仰時,它便成為一門美學,吸引有心者追隨與詮釋,於是物件與生活之間從此激盪出全新的意義與關係。

位於宜蘭的1970’s與台南的法國舊舊兩家古物店店主,有的專注於收集法國鄉村木質舊貨、有的則投入挖掘日本民藝品,邀請他們一起來聊聊自己為何會被古物打動,以及介紹私心喜愛的古物店與物件,在經營古物店上,又有著什麼外人難以體會的感觸與心得。相信無論是古物迷,或非古物迷的你,都能從中找到對於生活與美的全新渴望。

photo by 法國舊舊

法國舊舊

法國舊舊由Gino與Ruei兩人共同經營,Gino負責銷售,瑞祥負責法國採購業務,店內主要呈現法國鄉村木質舊貨,偶爾他們也會收集歐洲其他國家的物件。聊起結識古物的契機,源自於Ruei在法國土魯斯Toulous的留學經驗,「剛好接待來法國旅遊的舊貨前輩,受到啟發後決定把法國這些美麗的老東西帶回台灣。」後來才發現原來當時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法國朋友都有一套買古物的哲學,「從他們身上吸取很多養份,久而久之形成了法國舊舊的選貨方針,我的第一個古物經驗是從一個百年古鑰匙開始。」而這把古鑰匙同時也打開了Ruei通往古物買賣的大門。

經營古物店的快樂,來自於穿梭在各大跳蚤市集時的興奮感,面對滿坑滿谷的美麗古物,礙於手裡預算有限,需要進行連串取捨,然而每一次滿載值回票價的物件而歸,想像未來他們被擺放在店內的模樣,兩人便再次獲取至樂。創業當然免不了也有辛苦的時刻,例如相當耗時的體力活,「從市集搬500公尺到一公里外的貨車上,載到倉庫後,一一搬下來打包拍照做記錄,集貨完畢再一件一件的搬上貨櫃,好不容易送到台灣了,還要全部卸貨、拆貨拍照再擺到店面,售出後再打包搬運給客戶。」

相當欣賞巴黎人高超裝飾能力和獨特美學觀的兩人,聊起自己的愛店,L’objet qui parle,Ruei說「這間古物店是我住在巴黎時最愛去的,平凡的古物經過店主的巧手擺飾後總是讓人充滿購買慾,而古物在彼此襯托之下更會產生全新的生命。」兩人相當推薦店內的巨型壓書器,「這麼巨大的壓書器很少見,很多法國人會在家中客廳擺放壓書器,當作裝飾也代表主人對知識的追求。」

photo by 法國舊舊

1970’s

1970’s以老件傢俱翻修販售、商業空間櫃組訂製和老料新製為主,在宜蘭落腳深耕,即將邁入第九年。店主從小就在姑姑經營的古董店打轉玩耍,對於古物老件情有獨鍾,爾後因緣際會遇上現在伴侶,有機會再度接觸家飾傢俱行業,倚仗長年對於古物的熱情與執著,便趁勢發揮與展現。聊起自己蒐集的第一件古物,店主說是來自姑姑在幼時贈與自己的一張小木圓椅,帶著層層斑駁油漆。

開店至今,吸引許多同好、同行,以及有開店需求的人們,談及開店的甘苦,店主認為快樂來自於看到並買到自己喜歡或是少見的物品,以及和自己品味相當的人結識,「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感覺很好。」而辛苦的地方,就屬包裝貨品及運送了,至今仍是希望客人願意到店自取,才能避免運送過程中出現毀損。

Natural n Vintage、鳥飛古物店和舊美好都是店主相當欣賞的店家,「他們把古物融入自己的生活,不是只是經營一間店而已。」最後店主向讀者推薦「70年代玻璃纖維Mario糖果機」這項古物,糖果機很像兒時夢想,「回想以前沒有多餘的零用錢可以買糖果機內的糖果,但長大了,有賺錢能力了,就買一台糖果機自己扭,還可以當存錢桶喔!」

photo all by 1970’s

延伸閱讀:嘉義巷弄的日式老宅「舊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物件與物件之間,靜態流變的關係覓處

延伸閱讀:台南「鳥飛古物店」:器物唯有透過使用才能產生美

▌採訪報導:林圃君|1970’s、法國舊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