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經疑惑過,建築是否可以被視為一種藝術形式?當建築物的絕美外觀進入人們眼中的那一剎,所不自覺地發出一聲讚嘆,那必然是打從心底升起的愉悅感,然而你或許也會感到疑問,建築難道僅只是做為一種審美的外在形式嗎?來自義大利米蘭的建築師Massimo Roj,總是思考著人與藝術、建築、環境、社會的關係,在他的心中,建築或許就像一杯調酒,以美學價值作為建築的基底,調入人們生活的各種面向。他的美學落地在台北大直「長野米蘭」,以巧妙的義式配比,作用著不同面向的美學比例,如同恰好與環境和諧共存的酒精濃度,在我們的舌尖味蕾上,留下獨特而雋永的迷人風味。

「米蘭的生活態度是設計、豐產、及優雅,而『人』是設計的主軸。」──Massimo Roj
與傳統封閉的建築教育不同,義大利的建築教育體系講求多元化的發展,鼓勵前往不同的文化領域發展,建築系的學生畢業後可以進入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不同的工作領域,受到影響甚深的Massimo Roj於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畢業後,1994年在米蘭創立了Progetto CMR,身為義大利綜合設計領域的先驅,公司的內容橫跨都市規劃、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和建築領域,如今已經擠身全球百大的建築設計公司之列,在羅馬、雅典、雅加達、北京、布拉格、新加坡等多個城市都設有分部。
Massimo Roj認為,所有的建築最終依然是要圍繞著人運轉,而滿足於人們的生存空間便是建築師的社會責任。所以當他首次來到大直、看著眼前的建案空地,便想到大直如同義大利富有文藝氣息的布雷拉區(La Brera)。他率領建築團隊Progetto CMR深入研究大直,觀察了城市各個角落、形狀與角度,並且易地而處,融入台灣民情及法規,擇以注重功能性的義大利式的現代簡約風格,為「長野米蘭」融會出獨一無二的建築。
「現代義大利建築非常注功能,依功能來決定窗的配置。我們不會開任何多餘的窗以維持它的外觀,因此這些錯落的窗戶並不是隨意地設置,即便隨意,也是專注在『功能』。」建築外觀從造型、反思功能, 最後回歸內心對空間的感受⋯⋯ 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思維,由內而外有機的伸展,融入自然地景,呼應在地文化,Massimo Roj說輕透、靈動的「長野米蘭」 建築外觀不過是額外的禮物。
他的建築之道,永遠保有初始——「我想像著要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我想讓他們感到激動,我想讓他們在建築四周走動的時候感受到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我想讓他們體驗新的建築和周圍的環境——那是專為他們而設計,是面對需求所做出愉悅的回應,也是對文化和社會變遷作出的自由表達。」

回顧建築背景——多生態,少利己(Less ego,More eco)
Massimo Roj深信建築,能夠隨著居住者的需要以及回應環境來進行動態的變化,就像是一個生命體,裡面的人們就如同血液般的流動。米蘭的Unipol米蘭總部《De Castillia 23》縫製在立面上的玻璃裙,能以一種不斷改變稜角的方式反射陽光,將更多的直射光與漫射光引進建築內部,有效降低人工照明與能源消耗的成本,宛如編織物的玻璃時而優雅時而輕巧,隨著光線靜靜地變化,充滿生機,建築表面覆蓋部分的二氧化鈦,可以透過光觸媒作用吸收空氣中的汙染物,每年將有助於減少36kg的氮氧化物排放,該項目採用BIM(建築資訊模型)進行設計, 能將建造工程中多餘的損耗成本降到最低,De Castillia 23成功賦予這棟多年未完工的總部大樓新的美學語彙,也大幅改善了能源管理與效率,此建築榮獲2018年BIM&Digital Award的最佳大型商業建築。




搖滾建築Rocktecture:自由、滲透、創新和改變
2018年Massimo Roj出了一本名為《搖滾建築》(Rocktecture)的書,這是一本創新前衛的書。或許對一般人而言,音樂和建築是沒有交集的兩個領域,但對Massimo Roj來說兩者擁有的特質卻是驚人的相似。搖滾樂顛覆了傳統的音樂模式,一如他總是在設計領域努力的——創新突破,他與策展人Fortunato D’amico一起挑選了Progetto CMR 過往32個精選的案子、搭配32首經典的搖滾樂曲,為每棟建築都賦予一個音樂的靈魂,一窺Progetto CMR成立 25年來的完整面貌。
「…就像音樂一樣,建築不僅是純粹的情感,它更是要作為參與和傳遞永續概念的載體,不僅在建築維度,更需要在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多維度延伸。」他嘗試融合建築和音樂兩門藝術,還選擇以書籍的方式呈現,由Daniela Pellegrini進行的平面設計充滿美學和搖滾的個性,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視覺流動的愉悅體驗。或許就是這樣多元化的思考,讓Massimo Roj的建築有著如搖滾樂的精神——自由、滲透、創新和改變。

這一年多來,國際都受到疫情的影響,Massimo Roj指出我們被迫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家,家不再只是一棟吃飯睡覺的房子,它不僅成了辦公室,同時也是大人與孩子們的學習空間。在歐洲各國封城的期間,Massimo Roj看到了陽台、花園、露臺的可能性。在台灣戶外空間難以取得的如今,「長野米蘭」的每一層、每一面堅持著都有窗與露台,並且保留歐洲古典式的縱長的窗型,不只堅持義式比例, 還讓窗型因內在功能而錯落出現, 將生活節奏交還給每一個空間的使用者。Massimo Roj認為所謂的奢華,指向是生活的自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