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進了一個房間,翻牆拿回他的球。慢慢地,整個空間都充滿了奇怪的角色,餵奶的婦女、潛入房內的小偷、存放行李的路人、裸體穿衣的女人、馬桶工人、做愛的情侶等等,前後共36個角色不斷疊加,他們互相之間並沒有交集卻又有著微妙的前後、因果關係。他們都意圖重複同樣的動作,無限輪迴,不打擾彼此是這個空間的最高原則。
波蘭實驗電影導演Zbigniew Rybczyńsk 的1981年經典之作《探戈》(Tango),讓他獲得該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此作品每天花他16小時,共7個月的時間,36個角色的切入與換位位置經過精密的安排,通過靜態攝像機進行循環移動的拍攝。房間在我們生活中是一個私人領域,是隱私隱密的,在短片中卻像是一個公眾區域。
在八分多鐘的短片中,我們看到一個藍色的房間,越來越多的人物逐漸進入。角色各自所帶的背景音,其中是令人不愉快的,如: 嬰兒的哭聲,敲門聲,吼叫聲,餐具的碰響聲…..。角色在觀者不注意的情況下移動著,各自的入鏡與出境的時間,關係著周圍旁人的自由行動與動作親密度。他們彼此之間是看不見的,不過,他們以不妨礙對方的方式進行著。
而當你看到在正常房間內,應該有的隱私行為出現時反而覺得唐突,如:裸體穿衣打扮的女人及一對作愛的情侶。這是否也意味公眾與私人生活的界定正逐漸模糊?或,我們應該要正視私人隱私的是否過度曝光於公眾領域?雖然看似一般人的生活狀態,但不代表觀者與你是有所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