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台電腦、一杯茶以及耳機」,震耳欲聾的偉大海報就此誕生:4位在英國引起話題的海報設計師|cacao 可口

我們相信還有人著迷於海報,那些出沒於電影院、LIVE HOUSE、演唱會或大型藝文展館中的強烈視覺存在,總能適時擾動人們的心跳。一張偉大的音樂海報就像一首經典歌曲會盤旋集體腦海,一段從平面躍出的旋律幾乎就能把一個人的一生都說遍,餘音繞樑還不足以形容;在過去,音樂海報設計師往往掌握活動出席率的生殺大權,他們不僅要吸引觀眾和聽眾,還要讓聽覺轉化成視覺,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相關從業人士來說,他們的創作,能為自己的靈感補血。我們整理出在英國握有影響力的海報設計師,以及他們的傑出創作。

Photo by Emma Bers

Tracy Chahwan

崔西.查萬(Tracy Chahwan,暫譯)出身自黎巴嫩,早期還在美術學院念書時,就展現了繪製海報的能力,他喜愛讓各種文化與風格浸滿全身,波斯文明、古埃及象形文字、美國獨立漫畫或是火柴盒設計,他也是70年代美學的狂粉,查萬的風格標記相當鮮明:粗野的線條和明亮多汁的色彩,觀者久久注視他的作品,能留意到有什麼將被掀起,一場盛宴、舞蹈,獻給人們無限期待。

提及他不拘一格的表現,查萬說在黎巴嫩並沒有真正的插畫傳統,而正是因為沒有,他組建自己的邏輯與系統,形成當下複雜的文化混合體,「透過自己的靈感找到自己作品的性格和想表述的東西。」查萬與不同的音樂家展開合作,從小型私密酒吧、大型劇院,甚至是大型抗議活動,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出沒其中。

Photo by Tracy Chahwan

Emma Bers

艾瑪.貝爾斯(Emma Bers,暫譯)的設計準則就是開心,沒有其他多餘或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偏愛多彩、從當代家具、兒童繪本中獲得靈感,還有許多橫空飛出的素材供他使用,例如粉彩筆、培樂多(Play-Doh)黏土。

貝爾斯自學成才,在疫情來襲前,他取得電影和歷史系學位,封鎖期間,他一直想找什麼事情來做,以維持活力和好奇心,他打開Photoshop,這段高壓且束手無策的時光,他尤其想念那些音樂表演活動,想著:何不開始畫些海報?2021年他陸續在IG上發布自己作品,委託案來了,無心插柳,一路畫到現在。貝爾斯非科班出身這點反而為他帶來優勢,擺脫既定框架,他年輕凌亂又有趣的風格相當討人喜歡,「捨棄在其他平面設計作品中尋找靈感,我反而深入研究藝術領域,我對極簡或是繁複的技術性東西不感興趣,我只是專注於自我。」

Photo by Emma Bers

Kushagra Gupta

庫沙格拉.古普塔(Kushagra Gupta,暫譯)是悠遊數位世界的創作者,來自印度加爾各答,迷戀3D和酷兒議題,身兼視覺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熱愛戲劇衝突和審美潛力,有人說古普塔的作品就是一場奇觀,充滿戲劇性和燒灼人心的視覺效果。

古普塔自言他熱衷於將看似不應該有意義的東西變得饒富意味,他隨興捻來紋理、光線和顏色這些素材,呈現出抽象、激烈且相當個人化的作品,例如他為紐約酷兒俱樂部Sksksks設計的海報,透過玩弄金屬紋理和黑暗、空靈的氛圍解釋非典性同性戀的視覺語言,「我喜歡和其他酷兒一起工作。」古普塔輕鬆穿梭在不同族群之間。也是因為疫情封鎖期間,古普塔精進3D繪圖技能,但他致力於擺脫「逼真」,希望自己能形塑出更有空間感,並與色彩相互交互影響的東西,他著迷1970年代的海報與專輯封面,在他創造今天這些看似前衛的視覺語彙的作品中,其實古普塔抱持詩意、懷舊的人生觀。

Photo by Kushagra Gupta

Gabriel Picard

英雄出少年,2019年才發現並嫻熟設計軟體,而目前海報創作工作業務涵蓋世界各地,現今才20歲的加百列.皮卡(Gabriel Picard),已經在英國現場表演業界闖出名聲,憑藉他在視覺上引人注目的80年代風格以及超越其簡介上的能力,使得許多音樂人都期待和他一同工作。

追溯起自己的靈感來源,皮卡提到科學、科幻雜誌《Omni》,讓他從此一頭栽進復古的世界,包括噴槍效果、空間感,以及大膽的色彩對比,皮卡也談及其實他練習讓自己保持簡單,並讓內在的創造力為主導,所以他真正需要的不多,「一台電腦、一杯茶以及耳機。」

Photo by Gabriel Picard

▌整理報導:林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