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截止日期:確定Deadline與靈活運用性|cacao 可口雜誌

我們或許都曾問過這麼一個問題:Deadline什麼時候?在工作項目開始執行前,我們總是會先確定截止的時間點,努力的往這時間點前進。不過計畫跟不上變化,Deadline往往到最後幾乎都要調整時間,而且不止一次。密西根大學工業和運營工程博士生Tom Logan在《歐洲運籌期刊》中發表另種反其道而行:既然確定的Deadline總是會變,不如將它看作無法消除不確定性的相關因素,讓時間變成可被管理的項目變量之一。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們構建了一個計算機模型,採用傳統的PERT管理計劃工具,循環通過1,000 個模擬項目後,發現不確定的Deadline讓項目的成功率提高了大約40%。

Deadline有時反而會讓人去完成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

工作上,我們習慣先完成最緊急的項目,不管它是否比別的工作來得不重要。消費者研究期刊的一項報告觀察到,Deadline會讓人們犧牲個人利益去完成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並且忙碌程度越高,人們選擇先完成緊急任務的可能性就越高。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忙於糾結截止時間和事情的緊急程度,以至於忽視了自己的目標和想要的結果,甚至忘了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些緊急的事,以及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做這些事。當人們的注意力從關鍵因素轉移到時間因素,甚至讓時間日期作為決定性作用時,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反而欲速則不達,事情的完成度反而不夠精緻。

無法趕上Deadline,提出延期要求的男性是女性的兩倍

在同一個研究中他們還注意到:即便在主管或是合作方明確表示「如果需要延期,跟我說一聲」的情況下,只有十分之一的員工會要求延期,男性員工要求延期的比例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因為大部分受訪女性認為自己是不可以要求延期的,否則會讓主管或是合作方覺得她不專業,甚至是能力不足。為此,研究團隊讓800名經理評估要求延長時間的男女員工,發現管理人員並沒有表現出性別上的差異評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員工的延期提出可能會加深某些主管對女性「以家庭為重、對工作不太重視」的職場偏見。

▌整理報導: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