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美國紐約派抽象表現主義代表畫家。抽象繪畫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吟詩的形式,他的畫都是從連續體上切下來的片段,這個連續體就是他的整個生命。一個不按規則,而是按照心靈衝動去作畫的畫家,不論天份有多高,他對自己的這個部分多少是有些陌生的;然而,正如黑夜行暗路那般,人總是會走出一條坦途來。

「大多數好畫家直到作畫前,都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我很幸運先讀過哲學之後,才從事繪畫…因為這樣一來『抽象』對我而言就不成問題了。」
1915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父親是一所私立銀行的董事長,富裕的家庭為他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1937年史丹佛福大學畢業後,他在哈佛研究哲學。他在洛杉磯和紐約曾短暫的學習過藝術,但很大程度上是自學成才。從70年代初到90年代他分別有三次大型回顧展,藝術展跨越整個歐洲和美洲,對抽象藝術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他曾在受訪時提到:舉辦一次展覽,大約會有十幾個人過來告訴你他們的感覺,但是整體來說,畫展是「暴露你自己的一種非常不直接的方式。」音樂和戲劇會在觀眾的面前演出,一本高水準的書會受到知識界廣泛的評論,人們也會談論它,但是繪畫所得到的直接回饋就比較少。按照傳統的習慣,比方如詩人是同時寫詩和評論文章的。例如艾略特就寫詩也寫評論文。因此,如果把畫看做是「詩」,那麼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畫家,就沒有理由不能同時也寫評論文和研究理論問題。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優秀的畫家是對各種觀念不感興趣的,他們對感官也都很感興趣。

馬瑟韋爾40年代初結識了當時在紐約的歐洲畫家,尤其是超現實主義者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等。最使他有興趣的是超現實主義方面的超意識現象,他認為這是藝術中的直覺、非理性,偶發概念的創造。在大學期間,馬瑟韋爾接觸到了現代主義的觀念,並且對象徵主義的文學作品充滿了興趣,例如詹姆斯· 喬伊斯和艾倫·坡的作品。自動性技法(Automaticism)對他也影響深遠。自動性技法是1924年由超現實主義畫家和詩人在藝術中為表現無意識的創造力而運用的方法,這顯然是受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學說的影響。
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筆觸和形象,雖然在清醒的頭腦看來顯得不可思議,但卻是人類潛意識中精神力量的真實記錄,因而具有先天的藝術意義。挖掘潛意識變成了現代藝術的重點,無論音樂、繪畫還是文學都深受其影響。這些先鋒的觀念和藝術作品奠定了馬瑟韋爾藝術創作的理論基礎。

「在實際生活中,我比較喜歡花一點時間看看被人改造過的自然、公園或城市裡有圍牆的廣場;我比較不喜歡看未開化的自然或曠野。我看得出哪些畫是我穿戴整齊時畫的,也分得出哪些是我在像雅各與天使苦鬥時,那樣的情況下畫出來的。」
和很多歐洲富裕家庭的傳統一樣,在進一步求學之前,年輕的馬瑟韋爾離開美國開始歐洲之旅,追本溯源,感受西方文化的精髓。他越來越希望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在二戰的背景下,他的父親希望兒子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不是當一個四處遊蕩的藝術家。馬瑟韋爾回憶道:父親希望我可以去哈佛讀個博士學位,這樣我就可以在大學裡教書,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他答應每星期給我50美金的生活費。馬瑟韋爾不是一個叛逆的年輕人,何況哈佛有世界上最棒的哲學學院,而且繪畫和哲學並不矛盾,甚至是一體的。完成博士論文後,馬瑟韋爾渴望把理論變為實踐,畫出一些成功的作品。1940年他搬到了紐約,結識了許多超現實和抽象派畫家,開始進行自動性技法繪畫的試驗創作。1944年,知名的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畫廊在新展「這個世紀的藝術」選中了馬瑟韋爾的三件作品。同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也開始收藏他的作品。40年代中期,他一躍成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言人。
馬瑟韋爾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班牙共和國輓歌》(Elegy to the Spanish Republic )系列,大氣的黑色符號絕對可以觸動到觀者的內心深處。在巨大的白色背景上他用黑色矩形和圓形間隔、交錯,類似計算機代碼的010101佈滿了整個畫面。

馬瑟韋爾盡可能保留創作中的偶然性,靈活的筆法令人產生自由的聯想,甚至他還利用香煙的包裝紙和標籤等材料進行拼貼創作。雖然馬瑟韋爾和他的朋友們強調自動性技法在畫面中的作用,但是在作畫過程中,他的理性力量總是可以掌控全局,有意識地保留繪畫中隨機產生的偶然性。他試圖在自由表達和保持一定的畫面構圖之間做出協調。

▌可口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