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age Beauty陳若玗音樂互動展:爵士鋼琴音樂結合新媒體藝術展,讓自由的靈魂繼續發展|cacao 可口雜誌

爵士音樂究竟是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爵士樂已經成了一個文化符號。臺灣首位列席百年鋼琴品牌史坦威名人堂、首位簽約國際唱片之華人爵士鋼琴家陳若玗,睽違兩年再度回到臺中國家歌劇院!這次她除了鋼琴音樂,還帶來籌備已久的《Savage Beauty陳若玗音樂互動展》,展覽至一月九號。她曾說過「你所擁有的東西,就是你的束縛。」雖然長年旅居紐約,陳若玗仍希望自己第一次的跨界音樂互動展,能夠回到原點獻給出生地臺中。或許人們對爵士樂的了解,仍停留在「純欣賞」的階段,不明白艾靈頓公爵(Duc Ellington)那句「如果它不能使之搖擺,就什麼也不是」《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的真正涵義。在這場非典型音樂展覽中,是跨越邊界的成就。

左起:音樂家陳若玗與古典音樂評論者焦元溥,他搶先到臺中歌劇院看展分享觀展心得:「給若玗一秒鐘,她帶你到紐約;給若玗一分鐘,她帶你到全世界。這是精彩有趣的互動音樂展覽。大家不只能藉此認識傑出音樂家、認識各藝術領域的交融,更能認識爵士樂的思考與美好,讓心靈從臺中飛翔至全世界。」
「我們可以很美麗,也可以很強大。」回顧陳若玗2019年第四張專輯《Savage Beauty》,她大膽跳脫既有框架,在音樂中釋放自己野性的靈魂,不僅呈現出剛柔並濟的野蠻美學,也展現創作者對音樂的執著與態度。

黑夜或黎明「Savage Beauty」在每個人的心中

回顧旅美臺灣音樂家陳若玗的創作,「自由」一直是核心主題,「你所擁有的東西,就是你的束縛。」她說。從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一路古典音樂科班出身,到哥倫比亞大學音樂博士的高學歷,陳若玗沒有走傳統路,決心打破框架,往更自由的爵士世界作為音樂創作,擁抱古典樂的細膩與爵士樂的不羈,造就了她渾然天成的獨特色彩。陳若玗的演出遍及全球,包括紐約爵士樂最具指標的Blue Note Jazz Club、台北國家音樂廳大廳、紐約史坦威音樂廳,挪威奧斯陸Baerum Cultural House及瑞士穆里基金會等。她以創新的思維與不妥協的執著,讓她的音樂創作呈現出帶著豐富層次與細節的黑色浪漫,並在國際音樂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受到恩師、美國爵士鋼琴巨匠 Jason Moran 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個展的啟發——「無限的可能性」,在陳若玗心中埋下種子,於是也想挑戰自己,嘗試與不同領域的藝術進行對話、相互刺激,發展出全新的音樂表演形式。《Savage Beauty 陳若玗音樂互動展》,她不只率領爵士鋼琴三重奏,更是往前跨出邀請藝術家與設計團隊,將音樂創作概念視覺化,並藉由AR擴增實境、體感互動、影音動畫、視覺空間等多媒體展現「Savage Beauty」不同的姿態與風貌。

陳若玗想挑戰自己的野心,從這場展覽集合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的藝術家,策展團隊橫跨紐約、東京、臺灣三地創作者,不難看出她欲想顛覆及轉折音樂形式的積極性。由致力於美學教育推廣的紐約基金會 The LoArts Foundation主辦,來自紐約、東京古靈精怪的設計師姐妹組合「&Kuo 」策劃,主視覺則由 2020 年杜拜世界博覽會亞賽拜然館視覺設計 Andrea Minini 為展覽量身打造,他以鋼琴的88鍵發想,提議以88條線來設計主視覺「豹」,重新詮釋陳若玗如豹一般叛逆而優雅,純粹且具有力量的音樂。「豹」,是音樂的化身,也象徵著陳若玗突破自我,勇於挑戰未知,脫韁而出的爵士精神。不僅如此,策展團隊更聯手義大利設計師 Andrea Minini、紐約動畫師 Nan Wei、數位藝術家陳韻如、新媒體互動創作團隊 FabLab Dynamic、空間設計工作室一起設計、藝術團隊 tamtamART、義大利電影導演 Duccio Fabbri 、洛杉磯藝術家 Abel Macias 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

左起:策展人「&Kuo」郭歆婷 (Sherry)、主視覺設計Andrea Minini、策展人「&Kuo」郭歆蕙 (Hsinhui)、影像導演Duccio Fabbri、音樂家陳若玗、藝術家Abel Macias、數位藝術家陳韻如、動畫師Nan Wei、建築師「一起設計」辜達齊。

鋼琴爵士樂在當代音樂和藝術領域的新自由

「藝術,是一種世界語言。我們期望透過這場科技、視覺與音樂的對話,突破時空與語言的限制,不僅讓觀展者更接近藝術創作者們的藝想世界,也能夠以陳若玗的音樂為線索,在互動式展示空間中自由探索,找尋屬於自己的答案。」東京服裝設計師「&Kuo 」的妹妹郭歆蕙(Hsinhui)談到策展緣起:「一開始發想就剛好就遇上疫情,於是我們思考要隔空生出作品,一定要與數位做結合。」姊姊郭歆婷(Sherry)更表示「數位藝術創作沒有時空的限制,非常自由,就像爵士樂一樣!如果可以集合各領域專家的力量,一定可以擦出很棒的火花。」

展場由空間設計工作室「一起設計」量身打造,用最堅硬的鋼板,形塑出最柔軟的曲面,呼應若玗音樂中的剛柔並濟。隨著時間的變化,光影在空間裝置中流動,黑白交錯的韻律,宛如指尖在琴鍵上遊走,用空間譜寫出一首關於時間的變奏曲。紐約動畫師 Nan Wei 及新媒體互動創作團隊「FabLab Dynamic 動態自造實驗室」,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讓豹穿越時空來到歌劇院,與現場觀眾近距離的親密接觸。你想像著音樂可以怎麼互動呢?這場展覽與數位藝術家陳韻如跨界合作,結合音樂與科技藝術打造原創互動藝術裝置「Me & Yu」,邀請觀眾一起跨界即興,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Savage Beauty」。當音樂遇上數位科技,讓音樂不再只是聽覺享受,也是一場想像力的冒險。

從錄音室到歌劇院,從繁華的紐約到城堡廢墟的場景重現,西班牙畫家想像力爆發,指尖噠噠的聲音在空間中迴響,若玗與她的樂手揮灑出絢麗的樂章。在義大利導演的詮釋下,一場前所未有的聲音與視覺饗宴在《Castle》MV中一覽無遺。觀展者透過大螢幕近距離感受陳若玗紐約爵士鋼琴三重奏的魅力,彷彿穿越時空身歷其境。
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讓豹穿越時空來到歌劇院,與現場觀眾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透過與擅長數位科技媒材的藝術家陳韻如的跨界合作,結合音樂與新媒體藝術,讓觀展者藉由互動體驗:不只聽見音樂,也「看見」音樂,並從中感受若玗内心的衝突與矛盾。當音樂響起,螢幕中反射出來的影像會隨著旋律扭曲蛻變。如同若玗所說的「你所擁有的東西,就是你的束縛。」而影像的轉變,也象徵跳脫自我束縛後的自由。
本展覽的空間設計團隊「一起」以琴鍵意象為主軸,用剛硬的黑鐵形塑出流線、柔化了展區之間的界線。光影時隱時現,就像生活中需要一點縫隙,好讓陽光灑落進來。戴上耳機,感受若玗的音樂最大膽迷人的模樣。不管是改編自經典老歌的《天涯歌女》,還是爆發力十足的即興曲《Creepers》,都可以強烈感受到音樂中的中西文化衝突,並在細膩與不羈間的拉扯中產生共鳴。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提供:The LoArts Foundation、攝影: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