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會有一樣東西打動你:盛唐的飲食、藝術,以及女性覺醒,開創輝煌華麗榮景|cacao 可口

如果有一個時代可以穿越,我們推薦你一定要去盛唐看看,彼時飲食、詩歌、宴會、藝術皆發展至巔峰,影響後世深遠。盛世的大環境,邊疆文化和性別角力皆能包容,西域的生活百態,在唐朝民間轉而出現交融的趣味風景,女性的權力與處境,也因著遊牧文化影響,得到大幅提升,氣魄與才情都能展現。在今日來看,生活在盛唐,歲月都是流金,濃麗奔放的文明盛景之中,一定會有一樣東西打動你。

《步輦圖》,描繪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Photo via wikipedia

「燒尾宴」的張羅,饕客魂牽夢縈

中國古代五大名宴之一的「燒尾宴」就發生在唐代,融合大唐境內各地菜色,盤中會出現飯食羹湯、飛禽家畜,更甚熊、鹿、蟹、青蛙經高超技藝烹調,化成道道珍饕;蒸、燉、炙、烤無一不缺,窮極鋪張奢侈、百味豐美,與滿漢全席的規模不相上下。「燒尾宴」的「燒尾」二字取自鯉魚跳龍門意象,慶祝官場晉升,「燒尾宴」也被官員作為討好帝王的名利場,自唐初開始發展,風行於唐中宗。

「燒尾宴」能夠於後世留傳,全托《燒尾食單》還留有些許篇幅,尚有五十八種美餚可供後人參詳鑽研,輕點特色一二,能見唐人對於飲食的執著與講究:使用外來食材、多吃麵食、「看菜」手藝進化,唐代宴飲不談節制,為讓饕客盡歡,一定有歌舞助興,連大廚都有掀起高潮的表演能力。

益壽飲茶、解憂有酒

直到今天,人們還是談茶、飲酒,久久不能自已,能作為學問,也是生活之所依。唐代認為茶為養身聖品,「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如果在古代,頭疼腦熱、雙目乾澀、四肢未開,喝茶都能舒解。

彼時人們為長久保存茶葉,會經過剁、熬、烤等程序後,將茶葉儲存在瓷瓶或瓦罐中,大多時候還會將蔥、薑、棗、桔皮、薄荷與茶葉同煮,而飲茶所用的器物,多用茶碗、茶盞。茶除了能養身,還有助於修養心性,或能作為社交飲品,增進人際關係。

飲茶的樂趣繁眾,比起深刻的意趣,飲酒則略顯風流隨興,當時唐人飲濁酒,酒體呈現綠色,由黍一類的雜糧煮爛後加入酵母釀成,由於未經蒸餾,遂得混濁外觀,自唐朝起,開始有了飲溫酒的流行;而現代流行的葡萄酒,唐代之前,中土幾乎仰賴域外,一來葡萄非產自中土,唐初太宗時,嘗試種植葡萄,釀出八款葡萄酒,其芳辛口感,風味纏繞富有層次,連一般百姓也趨之若鶩。

唐墓壁畫《宴飲圖》|Photo via wikipedia

不可收拾的創作欲

文學的長成,與環境有關,唐代強盛時期,文化沃土幾無弱枝,詩歌、散文、小說各自發展。唐朝之前,詩歌流行已有兩千年,唐詩承襲魏漢六朝,統一南北殊異文風,人間一片太平,題材、形式、流派供創作人盡情發揮,盛唐攻頂,流傳千古的大詩人,直到今天都被世人所記,比如「詩仙」李白為首的浪漫主義,描寫故土壯闊山河、雄放不羈,嶄露他人難媲美之豪情,更有「詩聖」杜甫,精煉現實的另一種處境,戰爭動亂,憫人悲天,開創唐詩的另一格局。

大膽積極是她們的座右銘

女性的權利,並不總是主流話題,然而在唐朝,性別觀念平等開放,值得今天相關討論有所取經。彼時女性擁有離婚自主權,官方可介入主導協議夫妻雙方離婚,今天叫離婚,當時喚「和離」;積極經營生活,大膽表露內心情感的她們,想額外花時間裝扮自己或創作寫詩都不會是特例。

唐代女性詩人留下詩歌有六百多首,例如武則天留下君臨天下的廟堂詩歌、積極參與詩歌創作活動的上官婉兒,寫下言語生動的作品,還曾有宮廷女子因遭受冷落,傳下清寂的宮怨詩。

《宮樂圖》|Photo via 故宮

貴妃宴:世間美饌,盡收盤底

《楊貴妃上馬圖》|Photo via wikipedia

膚勝凝脂、面如芙蓉的楊貴妃,享受唐玄宗萬千寵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什麼珍稀豪奢的食材,他沒有見識過。然而如果到了今日,楊貴妃若拜訪當代,我們又該準備些什麼美饌,讓他拓展視野之餘,還能酣暢如往呢?

繼畢卡索餐桌之後,CUYSINE攜手13Hill共同推出自唐代飲食延伸出當代風貌的「詩詠盛世 貴妃宴」,以酒、茶、食與詩歌作為線引,CUYSINE與13 Hill的兩位主理人Yen與Katia穿串各自擅長領域,巧手呈現出唐朝對於飲食的深刻講究;「詩詠盛世 貴妃宴」,盡現文化傳統精粹,值得你我反覆細細體驗。

▌整理報導:林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