驫舞劇場《非常感謝您的參與》:當幕後創作者成為演出者,一場笑著回家的實驗派對|cacao 可口雜誌

演出計畫緣起於多年前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孫瑞鴻,探討舞蹈與影像,持續發展而成一個表演藝術的演出,對陳武康來說那更像是一場實驗派對。在《非常感謝您的參與》中,兩人協同幕後的創作者舞台設計、燈光設計、音樂設計與舞台監督,從肉身與媒介的現場性出發,將作品的視角從影像拉寬至演出現場。在舞台上,眾人以各自的專業尋找表演現場的靈光,創造一個眼前所見都將被質疑、強調,且顯而易見的場景。《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像是一個問候語也是指令,涵括行動、自我提問與渴望。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是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繼2018年《半身相》後的全新創作計畫,並受邀成為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走向____」壓軸節目,將在12月28、29日下午於臺藝表演廳盛大演出。編舞者陳武康、影像設計孫瑞鴻、音樂設計柯智豪、燈光設計徐子涵、舞台設計廖音喬與舞監孫唯真將一同站上舞台,以肉身與其專業尋找劇場演出中的靈光。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這次演出作品的特性需要把許多的關鍵藏起,或說是不能在宣傳中提早露出,所以我們也還在尋找可以跟觀眾溝通的語言。」—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

我們特別專訪到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孫瑞鴻,對於兩人再度攜手合作《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孫瑞鴻聊起2014年與陳武康的結識,從很多的閒聊、出遊到專業上的切磋,逐步實踐,發展成為一個現場表演的計畫。靈感來源自他們對藝術的渴望,對於各自領域內的反思與邏輯辯證,討論「觀」與「演」的關係,希望可以產出想像中的「場域」,挑戰什麼是觀看的理由。還有,嘗試碰觸表演中的「乾」與「濕」是什麼?而陳武康基於他旺盛的好奇心,對於合作藝術夥伴的好奇,對於這個創作環境的好奇。想從一個共同創作彼此刺激的方式,以現場事件的演出形式來回應現在,回應這個時代這個時局,很多生存上的困惑,希望能夠以創作來回應。

「我曾經思考過現今的演出方式這麼多,那為什麼還要跳舞演出?我的答案是我自己需要創作。那麼進一步要做什麼,可以影響到什麼,可以傳遞觀眾什麼。」陳武康知道這並不是一個關於新穎的演出。在過程中試圖去實踐一個環保的演出製作,像是不太做一些新的物件(如美術設計、演出中的物件)、很多討論都是在線上進行,但這一部分是不會直接透過演出跟觀眾溝通的。

兩人都聊到關於這次作品,有許多不希望提前曝光,想要保留給現場演出的安排。演出製作上一樣要練舞,一樣要和設計討論,但是不練台上要跳的舞,也不討論台上的設計;大家都一樣在幕起燈亮跟著音樂走,最後也是拍手謝幕,但是大家工作的狀態與空間移動到舞台上,也試圖在表演過程中開啟更多表演者或者觀眾思考與討論的可能。

「我們有意識地讓自己打開,不只是專注在各自的專業,也開啟很多不同的討論面向。而這是為了創造出作品的發散狀態,能讓東西流動進來。所以在和團隊討論到的東西也很意外。」陳武康光想到製作的種種細節,就讓他感到高度的幸福,幸福已經完全蓋過了困難;他們也練習辨識靈光能力,討論排練過程中的段落和狀況,去趨近於共同創作的理想。

左:影像設計孫瑞鴻, 主觀認知這次的演出和自己過往的目標與工作習慣很不同。以往在設計工作上,以服務目的居多。但這次成為演出的核心,與武康多年前共同發展的舞蹈錄像實驗作為出發點,發展成現場演出版本。| 右: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 11歲的時候發現了自己是個舞者。1999年在老師推薦下,莫名奇妙的以學生作品獲得了獎項,自信開始膨脹。當時年紀輕,對於創作的想像比較像是流露而出。2014年和一群夥伴共同創辦了驫舞劇場,正式開始創作的實踐。而現在對於創作的定義,探索的成分高了許多。

「這次演出是混搭少量擅長與大量不擅長,也透過這機會可以檢視自己。當然也想嘗試完全不同的創作形式,俗話說: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打開自己的心胸是重要的課題。」—影像設計孫瑞鴻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孫瑞鴻說這過程一直以很有趣的節奏往前推進,很多的靈感與想法產生都是在奇怪的地方發生,例如溫泉池中、吧台上,或是躺在球場的地板上。和以往經常在桌前伏案工作的狀態很不同。和每位設計的會面與工作的狀態也很美妙,有種開獎的感覺。他另外補充自己其實蠻少和朋友聊正在做的事情,但這次跟朋友聊到他將演出時,朋友們反應「蛤,你要上台表演?!我要去看!」

我們問到陳武康最擅長的創作形式時,對他而言,最擅長的創作形式還沒出現,他在有限的能力當中持續探索不同的形式。像是現在的舞蹈演出有切鏡框的、沈浸式的、概念的舞蹈。跟大家工作的方式越來越不同,包括思考語言、觀眾、手法,跟觀眾之間的關係也不一樣。所以比較像是在每一次實驗中,去改變表演跟觀眾之間的關係,有時被包圍、有時在眼前。而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辦公室的同仁是用淘氣來形容這次和大家的創作。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每一個作品的呈現,背後反映著生活經驗,對於生存、對於其他想說的?

陳武康: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想法,主要還是依賴整合前人的價值作為參考,再以自己的座標去觀看和對位。凡事都是流動,好的壞的都以察覺不到的速度起伏消散。我很幸運自己能夠以舞蹈作為職業。在30年前的台灣,以舞蹈為業可能是想都沒想過聽都沒聽過的吧!前人種樹後人跳舞,目前一些對於生存的選擇依據,就會試著看遠一點,看能不能也種點樹。  

自由發揮最容易亂講話了!最近常想的不免還是會和時事有關,香港啊!選舉啊,政治啊,什麼的。當想回到自身的時候就不知道能做什麼⋯⋯一種停滯的兩難,霧濛濛的,這種時候我就會站起來跳一下舞,很不賴的,沒有音樂的那種。自己和自己、自己的手啊,腳啊,各個部位,重心啊,節奏啊,對比啊,賴到地板感覺感覺,自己探索一下自己⋯⋯漸漸的真的會有點希望燃起。

孫瑞鴻:好好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有了「要過更好生活」的想法,生存的難題,希望會自己找到平衡點。分享是生活,相遇與分離是必經。好好品嚐每個當下,沒話講的時候,沈默是金。

未提供相片說明。

12/28、12/29日活動索引: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驫舞劇場《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Text:Xin Xin 圖片提供:驫舞劇場 攝影:陳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