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社會的進化起源:人類因為善良而彼此有了聯繫|cacao 可口雜誌

耶魯大學人類自然研究室主任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著作《暫譯:藍圖:一個良好社會的進化起源》(Blueprin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a Good Society),並且在推特發起一個投票活動:你會為多少陌生人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瘋狂想法源於在敘利亞一名考古學家逝世四周年紀念日的活動,他犧牲了自己來保護將要被ISIS摧毀的文物。這讓他想到:我確信自己會為保護家人而犧牲自己,但我還會為別的事情犧牲嗎?

這投票超過2000人參與了投票:12%的人選擇了一個,31%的人選擇了一千個,21%的人選擇了一百萬個,35%的人選擇了十億個。克里斯塔基斯認為那12%的人是難以置信的,是什麼促使他們做出這種選擇,也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這種非遞增型的結果—— 選擇一千的人居然比選擇一百萬的要多。儘管如此,還是有上千人做出了回答。看到有很多人願意為很大數量的陌生人犧牲自己,這很有趣。

gif image via Giphy

《藍圖》這本書是為了遵從克里斯塔基斯的自由哲學,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本社會正義論。儘管社會上有罪惡也有錯誤,但還是試圖證實社會存在的必要性。書中解釋了我們為什麼以社會的形式生活,為什麼雖然社會中有顯見的凶險,但其本質是善良的。這本書充滿個人經驗和哲學味道。從經驗上說,這本書的論點是有說服力的;從哲學層面上說,他相信共通的人性把我們所有人連結起來

拯救十億陌生人是一個人一生中能做的最偉大的事。在福島核災難期間,由於產生的輻射太大,一些年長的日本核工作人員自願前往關閉反應堆,儘管他們可能會一去不回,克里斯塔基斯開始思索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在《藍圖》中提到的一些極端利他主義例子,即人們會對無關個體表現出利他主義,這很難用進化論術語去解釋的。

我們天性是善良的,這是自然選擇的奇蹟

克里斯塔基斯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思考人性,不可避免的是,很多對於人性的描述都是我們生而暴力、自私、撒謊成性、信仰部落主義。我們讀到過戰爭、殖民主義和奴隸制,每個世紀都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這種強調人性陰暗面的傾向不僅存在於普通人身上,甚至連探索行為起源的社會學家、生物學家都是這樣。

人性的光明面被忽視了,因為我們也有友誼、愛、合作和教導的本能。這些善良的品質必然要比邪惡的品質更加強大,因為如果每次我靠近你,你都會殺了我,或用假消息迷惑我,或者對我很刻薄,或者虐待我,那我寧願不靠近你。這樣我們就會進化成一個相互隔絕的社會。群體生活的益處一定是大於壞處的,而這些益處正是在《藍圖》中所強調的。

gif image via maudit

在生物環境或者物理環境中,細菌或者寒冷會折磨我們,而與之不同的是,社會環境是由我們人類所創造的,它也是一個選擇應力(Selection pressure)選擇的結果。我們順應選擇應力而進化,從而變得更加善於交際。當我們在社交時,就會出現這種反饋迴路。社會環境從我們當中選擇最能適應的人,這些人接著又創造更多的環境。比如,我們從獨來獨往進化成愛交朋友。如果你不喜歡交朋友,而你又生活在一個人人都有朋友的環境下,你就不會過得很舒適。友善的人們會創造友善的社會,友善的社會又會培養人們的達爾文適應度。

社交組合品質(social suite ),是一個良好社會的進化基礎和藍圖,並且突出了我們共同的人性。通過進化形成的品性或者是能力,這些品質是天生的,是由自然選擇形成的,是人類普遍存在和共同表現出來的。這些品質包括:人格同一性,對伴侶和孩子的愛,友誼,社交,我所稱的溫和等級制度,內群體偏差(in-group bias),合作,以及社會相互學習。這是「社交組合品質」的八大特徵。儘管宗教無疑是一個讓人們共同生活的強大力量,但克里斯塔基斯並沒有把宗教包括在內的原因,是因為信仰宗教是你一個人的事,舉個例子來說,你不可能自己和自己合作。

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是進化的奢侈

我們在不斷地變得更加社會化,但儘管城市本身可能是發揮了一點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很多人生活在城市裡,那麼城市作為我們的文化產物,可以反過來變成一種自然選擇的力量作用於歷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基因與文化同進化:在過去的三千到九千年裡,我們馴養了牛和其他產奶動物,因此奶製品很容易獲得。這時我們當中那些天生就能消化動物奶的人就佔優勢了,而這一特徵原本是毫無用處的,因為我們以前只喝母乳。

換句話說,牛的馴養形成了我們的進化軌跡。城市的發明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免疫系統、認知系統中也有某些類似的特徵,這些特徵在城市中比在郊區中更能發揮用途。事實上,大城市是我們自然環境的一個特點,在城市中生活可能會讓人更聰明。但並非說城裡人就比郊區人更聰明,而是說我們某些認知能力在城市、或是在人口更密集的地區會更有益處。

gif image via maudit

然而,即使我們沒有發明城市,我們也會變得高度社會化。有些人,比如生物學家EO威爾遜(EO Wilson) 甚至認為在幾十萬年後,人類可能最終進化成為真社會性昆蟲,有著不同等級的繁殖者和非繁殖者。這對克里斯塔基斯來說太具有推測性了,但他不認為我們的社會化有上限。

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是進化的奢侈。每個人的容貌都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這對社交生活很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容貌傳達個人身份。我們不僅有不同的面孔,而且你可以從一大堆面孔中分辨出上千張不同的面孔。這種基因的研究正在不斷深入。「社交組合品質」的特性,要求我們能發出自己獨特的信號,並識別不同個體。一個嬰兒需要向他的母親發出信號:我是你的孩子,快來餵我,不要錯餵了別人。或者你對我很好,我希望能夠特別回報你的善意,但,首先要記住你是誰,從人群中認出你來,然後才能在以後對你好。

我們對自己的群體過於認同,以至於妖魔化其他群體

我們能夠為了集體利益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但現在來看,這也會讓我們誤入歧途,對嗎?這會導致我們對自己的群體過於認同,以至於妖魔化其他群體。這是克里斯塔基斯十年來思考人類自然中發現的最令人沮喪的部分:為什麼我們往往僅喜愛自己的群體,而憎恨別的群體呢?有些人認為愛與恨是並存的,這是不可避免的。還有些學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群體外中立來發展群體內合作。但群體內的愛和群體外的恨似乎無法分割。

在這方面做過很多針對小孩子的實驗。比如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給一組3歲的小孩隨機分配不同顏色的T恤,那孩子們就知道這些顏色與任何個人行為無關,然而當你特意給不同孩子分配不同顏色的T恤,他們就立馬會討厭與自己顏色不同的孩子。比如藍色T恤的小孩是壞小孩,應該受到懲罰,他們不應該得到任何玩具。

gif image via Giphy

目前關於群體融合的文獻很複雜,其結論也常常令人沮喪。遺憾的是,並不是把不同種族的人混在一起,就能提高人們對於人性共同點的認識。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可能取決於環境或者是人口混合比例。有些研究表明,群體融合增長了群體之間的認同感和同理心,而有些研究則呈現相反結果。在書中《藍圖》做了些總結。令人非常沮喪的是,通過分離人群,我們既可能減少種族之間的衝突,也可能增加種族之間的衝突,增加或減少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對分離的定義,這個群體的性質,群體之間的互動是怎麼樣的。

這其中可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如今日益加重的部落主義對我們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如果我們想要減少部落主義,就需要更好的去理解其中原因。一個不被人所知,或者說是平庸長壽的一生,以及一個被大眾所銘記、短暫光輝一生,哪一個更有價值?

只有信仰與現實的深度接觸,才能治療社會混亂和猜疑

這是另一種遺留下來的古代智慧,解決斷聯的方法就是進行聯繫。這種聯繫可以來自於信仰,可以來自於對現實世界的體驗和觀察。換句話說,如果你對某件事持有懷疑並且想結束猜測,你有兩種選擇,要不心懷信仰,要不就試著去發現真相,消除你的疑慮。

從某種角度來說,混亂和疑慮的社會又為鐵腕人物的誕生提供了背景,如:鐵腕人物做了什麼?他們說,我憑一己之力就能拯救你。你迷失在了荒野,而我知道方向——通往富有、上帝或是安全的方向。這對於那些迷茫的人來說很有誘惑力。

gif image via Giphy

如今美國部落主義日益嚴重,分析了其中的一個原因,這個原因與柏林圍牆的倒塌以及蘇聯政府的衰退有關。一個更大的威脅可能使昔日的敵人團結起來對抗共同的敵人。此時,誰屬於我們這個群體,這個容納度會大大增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聯解體導致了美國國內相互對立的情勢,因為現在沒有共同的敵人了,正如亞歷山大大帝發現沒有更多的世界讓他去征服了那樣,缺少共同的敵人導致美國人互相仇視。首先,這在政治上是不健康的,會損害一個國家的未來,建立文明的明智方法就是強調我們的共同人性。

我們需要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裡,而在這個社會裡,核心價值觀是圍繞著社交組合品質的:愛,友誼和教導。言論自由屬於教導範疇。因為,為了能夠互相教導,我們必須要相互交談,相互講真話。事實上,自由和公開言論是我們財富和民族尊嚴的來源之一。我們要有區分真假的能力,否則我們只能傳遞謊言,這起不了作用,現實才是最終的主宰。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促成合作心理?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其核心是人口「增加結構」,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際關係,但每個人都與另一個人有聯繫,而另一個人又與另一個人有聯繫,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增強了。實際上,這種干預對促進合作非常有益。

這在動物王國中很少見,但在人類中很常見。其他靈長類動物也會這麼做,還有大象、某些鯨類也會這麼做。我們進化成具有與陌生人交朋友、與人為善的能力,原因之一就是這種能力能夠加強合作,或是與合作能力共同進化。如果要你對這世界上所有人友善,你可能不會這麼做,但如果要你,要所有人對自己的朋友友善,那麼突然間,所有人都會比以前更加善良了。把一群互不相干的人形成一個社交圈,圈子中的友善程度就會上升。如果你不是一個陌生人,那麼我更有可能對你產生看法,無論好壞,但重要的是,敵對關係會遠遠小於正面的友誼關係。

gif image via Giphy

這是一系列史前力量。人類社會已經有一萬年的歷史了,啟蒙運動促使美好生活的出現,啟蒙運動帶來的哲學、科學和技術創新使所有人都生活的更加安全、長壽、健康,而這種影響現在仍在繼續。我們不需要依賴於歷史力量來記錄美好生活。這種更深刻有力、更古老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美好生活的起源和意義,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歷史紀錄來聯繫彼此。

當和一個陌生人交談時,所有人都會很快意識到他們之間的相似點有多少。當社會發展與我們的進化本能相背時,我們應保持謙遜。《藍圖:一個良好社會的進化起源》要說的是,為了有一個美好的生活,我們不需要利用任何這樣的權力。人類進化史的弧線很長,但總體是向好的。這是一種非常愉快的想法,且現在來看,也是非常必要的想法。

整理報導: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