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zzy Bac 20週年:人的驅力是往前,即使什麼也沒想,時間也會帶著你往前走|cacao 可口雜誌

鐵之貝克20年了!12月在天母體育館的演唱會「鐵之貝克XX」,10月10日開賣門票六天內銷售一空。對於一個祖媽級的台灣老團,歷經休團、貝斯手許哲毓的過世到重建樂團,我們不加思索地問「你們有想過是怎麼辦到的?20年。」負責鍵盤與主唱的陳惠婷說:人的驅力是往前,所以即使什麼也沒想,時間也會帶著你往前走。鼓手林前源說: 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做一件喜歡的事做到20年。20年,有低潮過但熱情不滅,樂團跟樂迷之間都是!就像從台灣看表演不夠,還追到日本聽Tizzy Bac的隱藏版團粉所說的:雖然稱不上鐵股,但應該算老朋友,聽20年不容易,能堅持唱20年的,還能不挺?

Tizzy Bac的隱藏版團粉Carol與我們分享:還記得,應該是18-19歲吧!大學同學瘋狂迷戀ECHO樂團或1976樂團,學起了Bass,打起了鼓,就這樣把整個寢友都捲進了地下,我只會聽歌。一天,〈鞋貓夫人〉從眾多地下樂團中浮出了水面,聽著、唱著總是很亢奮,想大喊出心底那口氣。長大後懂了,原來喜歡的原因,就像它總在演唱的最後一首,那種酣暢(唱)淋漓。

為什麼喜歡Tizzy Bac?本來是懷疑惠婷如何能邊唱歌邊彈琴,卻不走音也不忘詞,重點是寫詞創作,這是原因之一;第二,Tizzy Bac這些歌與詞,陪伴我度過許多人生漸層時期:很灰暗的、很魔鬼的、很牢騷的,甚至療癒從沒對外人開封的心情。〈淺色的那條〉,就像遇見舊人的心情;〈我又再度依戀上昨天〉,但那天遺落在七星潭海邊;〈失速人生〉讓人懷疑自己。他們的休團後再出發,好像重新找回失去的某個回憶。其實,與Tizzy bac一起走過一起成長與重生,才是真正喜愛的原因吧!

現在,彈bass的當了媽,打鼓的嫁了修琴的,我還堅持到現在,依舊只會聽歌。雖然稱不上鐵股,但應該算老朋友,聽20年不容易,能堅持唱20年的,還能不挺?

延伸話題:買不到演唱會的票?六張TB經典黑膠唱片收藏

TB 20週年主題曲吹動生命的風歌詞:「生命,要輕盈地像鳥,而不是羽毛」,當我們無意中發現自己怎麼落單地走在荒蕪之地時,不要害怕,當初帶著我們前進的那陣風,也許一直都在,只要再次閉上雙眼,就能御風而行,不論那風指的是什麼,是原初的夢想、熱情,或是純粹的心,只要我們知道追尋的是什麼,其他的就會跟上,不管現實是否總是殘酷,「就讓世界依然,而我是我」 這就是生命所給予,我們的禮物。

與Tizzy Bac的問與答:

Q:演唱會「鐵之貝克 XX」的文宣上,有一段「我們也許都成為真正的大人了,甚至,還有些太過。」什麼是你們覺得的「太過」?

惠婷: 不知在哪聽過一句話,說:「四十歲的人就是要忍耐」,突然覺得這個很切合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正在面對的狀態,也許是要照顧家庭了,也許是在職場上要讓給年輕人空間,同時也要扛起責任了,也可能被現實生活的日復一日磨練心志…等等,所以在發想文案的時候,覺得如果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被認為已經是真正的大人了,那常常我們面對的所謂「成熟」這個正面的形容詞,負擔也許太重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出發,覺得即使是中年「成熟」的搖滾客們,也是需要有喘息空間或是需要別人加油打氣,並不因為是「真正的大人」了,所以就不需要別人的秀秀與呼呼,所以我們也才會寫下吹動生命的風,給同世代的人,作為安慰與分享生命感受的TB 20周年活動主題曲。

Q:發表過六張專輯,最有感的的專輯或歌曲?

惠婷:我應該是《告密的心》,除了這張內容最多,有到16首以外,這張專輯的製作前後我們都花了很多心力,比方為了募資去北京錄盤帶錄音,我們先辦了一系列的「一人一張票帶我去錄音」演唱巡迴,和聽眾產生很緊密的連結,包括在舞台上射紙飛機等等,互動很好玩。在北京一個月的錄音時間中的異地生活、以及專輯發行後進行樂團有史以來最辛苦的「說書人巡迴」,跑遍各種演唱場合,所有其中發生的故事,現在想來都非常刻骨銘心了。

Q:演出過大大小小的場,覺得哪一首在現場演出,最得到樂迷喜愛?

惠婷: 永遠是老歌吧,雖然我們一直想寫出理想中的新歌 。

前源:〈You’ll See〉、〈鞋貓夫人〉、〈鐵之貝克〉之類的吧。

Q:你們有計算過哪一首是你們排最多次的安可曲?

惠婷:沒有算過,但不是〈You’ll See〉,就是〈鐵之貝克〉或〈鞋貓夫人〉吧。

前源:同上

Q:2013年的休團到2017年的重建,卻得到更震驚的消息,隨著「哲毓,永遠年輕」我們看到化悲為勇的情緒,你們是如此有勇氣!帶著哲毓的那一份,一起走下去!我們在《知人》聽到那份力量,創作這張專輯時的一些分享。

前源:《知人》這張專輯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從哲毓生病到離去,那段時間我們三人一起經歷了這個過程,有很多複雜情緒卻又難以言喻,總而言之,這張專輯是哲毓送給我們兩個最珍貴的禮物。

Q: 近期〈沙漏〉這首歌,很沉靜,在夜深人靜時聽時,好像也在反問聽者。這首歌延伸給聽者的想像,你們能形容看看嗎?

惠婷:創作時通常不會去想要給聽者什麼畫面,當時寫了這段話作為單曲文案:如果世間真有那麼個魔法沙漏,當沙漏倒轉時,時間會暫時停止,或是回到過去,人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遺憾了吧,所以我想躲在時針與分針的縫隙裡,讓時間找不到我,躲開時間必定會給人們帶來的失去。可是我一不小心躲得太久,出不去了,連時間都忘了我,被放逐在虛無之地。每當你聽到時針與分針轉動的滴答聲時,就是我在時間的夾縫中出聲提醒你,「要抓緊了,時間是會無差別帶走一切的,即使是『愛』,也不能例外的…」

Q:〈失速人生〉從音樂MV到歌詞很賈木許電影的情境。可以聊一下對於「失速」?你們曾經有過的失速感?

前源:也許是TB剛休團的那一年,覺得生活沒什麼目標,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 那陣子失速感蠻嚴重的。

Q:每個當下就成為過去,對未來有自己的想像嗎?對自己的想像

惠婷: 未來表示還沒來,所以有不安,但相對地也表示還有更多可能的機會。我希望TB未來可以如同我們所喜愛的那些經典樂團一樣,成熟穩健地成為台灣樂團文化累積厚度土壤的一部份。

前源: 希望在每個角色上都能當個稱職的人。

Q:最後,「鐵之貝克 XX」演唱會,可以略透露一下,將會給樂迷怎麼樣的感受?

前源: 毫不保留,全部都給你。

「鐵之貝克XX」演唱會宣傳海報

特別側訪長期與Tizzy Bac合作專輯封面的設計師莞茹:

我是從第二張專輯《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才開始和TB合作,以20年來說,我前5年的角色是TB迷妹,後來15年才是TB的專輯設計師,但在一開始,真的沒有想到會合作這麼久。其實每次聽到又有新專輯要準備了,都是懷抱著很期待的心情。

每一張專輯設計的產出,背後其實都有一些些小故事,像第二張專輯《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因為是初次合作,我還抓不準TB的想法,但就在某一天,攝影師藍祺聖突然就寄來了這張專輯封面的合成圖,我好像根本還沒來的及認真思考,就開始了設計,這張專輯設計,其實是依據攝影師來主導完成的。而這張專輯的音樂整體聽起來是非常有氣場的,一種破繭而出的大器,我覺得藍祺聖的圖就是抓到了這個意象。

第三張專輯《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的封面,是3D動畫師龔爰製作的,據說封面上那個看起來很「高拐」的小女孩是拿我來當範本(笑)。而且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用立體書的形式來呈現。因為這張專輯音樂彌漫一種神秘的氣質,幽暗卻不黑暗,所以這張專輯的設計朝向比較黑色幽默的感覺。

如果說最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第四張專輯《告密的心》,最辛苦但也覺得最過癮!在要準備進入專輯設計之前,按照慣例,我們大家開了幾次會,得出了關於這張專輯的設計是希望有一種電影感或故事感,因為惠婷在寫這張專輯的歌詞時,是以ㄧ種寫短篇小說的概念在進行,專輯名稱又是以愛倫坡的短篇故事「告密的心」為名,因此希望整張專輯能有連續的故事感。

於是我就開始設定,專輯封面要以一個Tizzy Bac大戲院的樣貌來開始,裡面配合每一首歌設計相對應的場景和角色劇情照片,外包裝形式是希望能像ㄧ本精緻的小說。這張專輯裡的每個場景和道具偶,都是我親手製作或用現成品改造,那時候因為白天有正職工作,所以每天ㄧ下班就衝到攝影師藍祺聖的工作室製作這些有的沒的。

其實在這段過程裡,我是很害怕的。因為前兩張專輯設計,TB在意見回饋的參與度是很積極的,但到這張專輯時,他們全部,瞬間,都沒了聲音。我每次到一個進度寄給他們看的時候,那段時間,他們幾乎都沒回應,這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焦慮的事情,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好不好?有沒有走偏?甚至有ㄧ度認為是不是他們不想管了之類的負面想法。但後來成品開始有比較具體的形象後,進入拍照階段,進入平面設計稿,TB才浮出水面,我記得那時候前源說,他們是故意不管的,因為想讓我放手去做。其實還滿感動的,是一種被信任的感覺。(但內心還是OS:我真的快被嚇死好不好)

其實我後來每次再回頭看這張專輯設計時,都會有點熱血沸騰,覺得自己那個時候真的是一股腦兒的栽了進去完成這個作品。當然也要謝謝攝影師藍祺聖精準的幫我拍出了這些偶道具、這些劇情照片的精髓,他那時候應該覺得我很煩,每天都看到我,但他也真的很耐心的幫助我耶,我真的超感謝他!

到了第五張《易碎物》,那時候我們大家其實都有點陷入膠著,惠婷說:「第二張玩過劇情照,第三張玩過3D角色,第四張做了偶動畫,那第五張⋯⋯⋯」我們確實卡關了好一陣子,因為其實我覺得《易碎物》這張專輯的音樂,整體的成熟度很高,但每首歌的形式好像又有各自很強的特色,比較難「聽」(想像)出「串連視覺感」的脈絡(但其實我最喜歡這張專輯的音樂)。後來是有一次在3D動畫師龔爰家看他製作這張專輯的預告動畫時,暫停在某一格時,是前源的3D頭像裂開的一瞬間,當下我就覺得封面就是這張圖了,所以《易碎物》的專輯封面是一個意外產出,還滿有趣的過程。

第六張《知人》,其實要回溯到專輯之前在2017年的EP設計,我加入了摩斯密碼的符號,我想到的是老朋友之間的一種默契,一種相互了解,專屬於雙方之間獨特的交流密碼,所以就使用了摩斯密碼來作為圖像符號的基礎。這張專輯在設計上,我自己覺得和專輯音樂本身的相關連性較小,主要因為這是一張TB復出專輯,然後哲毓的離開,所以有一種過渡氣氛,好像不知不覺就做出了一種比較孤寂的畫面(但明明專輯名稱是老朋友啊⋯⋯)。

最近聽到TB的20週年新歌吹動生命的風,有被歌詞感動到,看著他們忙著20週年的活動,前陣子也才完成他們六張黑膠的設計重整,我好像也跟著掉進了這20年的點點滴滴,默默的也回顧檢視了與他們同行了15年的我,身為一個設計師,我真的很幸運能夠和他們一起完成這些作品,我所感受也感謝的是他們的信任,而同時,為TB作專輯設計不知不覺也成為了我在苦悶的工作生涯裡,一個很重要的創作出口。

延伸閱讀:我們的時光:Tizzy Bac

可口採訪報導、圖片提供:相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