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頭有一個情人節,年中有一個情人節,只差年底就能湊一桌三角麻將了。但對情侶而言,恐怕耶誕節的意義與情人節相去不遠矣,那麼,親愛的讀者,你想怎麼度過這個週六呢?建議今年就輕鬆些,在家約會吧!做頓美味的晚餐、交換禮物、和你的愛人同志一起播放浪漫電影——然而,分類在「浪漫」標籤之下的電影何其多!讓你心碎的、讓你學習自愛的、陽春白雪的、下里巴人的……浪漫一詞,簡直模稜兩可,一不小心就要在迷失在網海(也可能你更老派些,家中有一整面DVD牆)中。本週的精選片單,就和該詞彙一樣多元,但有個固定方向,那便是詼諧!無論熱戀還是失戀,單身還是獨守空閨,堅定不移還是蠢蠢欲動,在這份清單上,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電影!
《愛的鳥事》(The Lovebirds)2020|導演:麥可.休瓦特
說也奇怪,所有戀情的開端,似乎都少不了心有靈犀的甜蜜,這裡說的可不是電影,就是現實世界也是如此。然而,那樣的光芒似乎會隨著時間黯淡,相識之初未曾發現的價值觀衝突,導致了口角不斷。一般來說,感情關係走到這一步,就只剩下願不願意為了某些理由留下來,《愛的鳥事》也是如此。那讓男女主角繼續相守的理由是什麼呢?一起謀殺案。
《愛的鳥事》是一齣含有犯罪元素的古怪浪漫喜劇,在那些幸福時刻,它的節奏是輕快且令人愉悅的,一旦進入動作場景,也毫不吝嗇地切換成視覺上的猛擊,同時它還有著具備喜劇天賦的演員擔綱男女主角。故事中的浪漫情節,雖然經常要為喜感讓道,但足夠好的演員仍能巧妙地表達出悲傷、懷疑的心境,為這部作品的情感描寫帶來真實感。
《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2020|導演:伍思薇
雖然主角的口白挑明了這裡的愛情並非皆大歡喜,但你實在沒理由不喜歡這部可愛的作品。這是一個亞洲學霸為白人體育宅男桌刀代筆,寫情書追求真命天女的故事。接著如你所想,真正的情感發生在以紙筆交流的兩人之間。比起浪漫喜劇,《青春未知數》更像是一部成長電影,描繪了每個人在青春期都必然經歷過的,對愛情的強烈渴望,「亞洲學霸」的人物設定看在你我眼裡雖然顯得古怪,但編導靈活地應用此一身分,去表現一個中國家庭/同性戀女孩身處白人/異性戀社區的格格不入感。《青春未知數》能躋身類型片經典嗎?很難說,但它的用心值得五星好評。
《忘情今夜》(Someone Great)2019|導演:珍妮佛.凱汀.羅賓遜
假如票選浪漫喜劇中的神諭,「真愛無敵」肯定是高票當選,《忘情今晚》也是部浪漫喜劇,但裡頭的愛情並非所向披靡。換句話說,相對前述定理而言,這部作品是革命性的,在回顧理想化愛情的種種以後,裂痕依舊難以彌合,於是我們和女主角一樣,將目光轉回當下。畢竟,那不是世界末日。將故事的情感核心設定於分手後的閨密互動,已是浪漫喜劇的陳腔濫調,但在這部作品中,那將引領我們看到類型片的新前景。
《美夢成箴》(She’s Gotta Have It)1986|導演:史派克.李
即使你是史派克.李(Spike Lee)的影迷,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仍有可能吃驚。乍看之下,它頗像歐陸導演的作品,而且該是位野心勃勃,想天翻地覆大鬧一場的青年導演。然而隨著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經驗,幾乎浸透了《美夢成箴》的每一秒鐘,你很快會抱怨起自己的偏見有多麼膚淺。《美夢成箴》是李的第一部長片作品,以年輕黑人女性為主角,大膽地刻畫了開放式戀愛關係,聚焦於她所交往的三名男性的氣質,探索其可能的心理動機,無論是80 年代還是今日,那依然具有劃時代意義:由非裔美國人主導的電影該是什麼樣子?黑人社區所能講的故事,在種族歧視和貧窮外,還有些什麼?
《老闆送作堆》(Set It Up)2018 |導演:克萊爾.斯坎倫
要是你想準時下班卻有個工作狂老闆,該怎生是好?答案是介紹小三,不對,介紹伴侶給他/她,而《老闆送作堆》就是基於如此瘋狂的想法。在90年代的浪漫喜劇中,我們有過不少工作狂談戀愛的故事,這回,該輪到配角助理粉墨登場了。為了過上作息正常的生活,男女主角決定給各自的老闆設桃花局,好在他們幽會時換口氣,儘管幾次助攻不利,相處時光也使得情愫在兩人之間滋長——夠離奇吧?但浪漫喜劇的本質不就是如此嗎?
《破處女王》(Easy A)2010|導演:威爾.古勒
雖然形式上沒有可比之處,但就創作意識而言,本作就像是YA片版的《驚聲尖叫》,靈活耍玩類型片的默契(法則?),打造出別開生面的性喜劇。為什麼維持處男/處女之身,經常被認為是件可恥的事情?這個問題值得十萬字的系譜學分析,但在類型片中,那往往象徵著食古不化,或者在外型氣質上毫無魅力,至於相反的情況,雖然當事人有時會被蔑稱為渣男婊子,但在眾人心目中,卻隱約有著一定的權威。《破處女王》和現實共享同一個價值觀,主角卻聰明地利用那樣的偏見,幫助那些被各種汙名化的人們。這是一部優秀的喜劇,擁抱它吧。
《可能還愛你》(Always Be My Maybe)2019|導演:南娜琦卡.克汗
青梅竹馬失聯十五年以後,有可能再次點燃火花嗎?電影中有可能,而為了添加戲劇性,女方是享譽全美的超級大廚,男方則是在父親的兩人公司中當助手,基本上是個嬉皮。喜歡《菜鳥新移民》的觀眾,會在這部電影中發現熟悉的節奏,它雖然以韓裔美國人為主角,亮點卻不在文化層面,而是演員對樣板化人物的詮釋,游刃有餘,且絕對迷人。
《流氓大亨/秋天的童話》(An Autumn’s Tale)1987|導演:張婉婷
以紐約為浪漫愛情發生地點的故事很多,有時候城市本身甚至喧賓奪主了,一整片看下來你只記得它的時尚感;但本作不在此列,它的視角是貼地且生活化的,更有趣的是,它甚至跳脫了華人移民遭遇文化衝擊的窠臼。很難形容《流氓大亨》是部什麼樣的電影,它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忽然走到一塊的故事,但這裡沒有「天雷勾動地火」那種戲劇化的情節,反而低調的,安靜的,從角色性格以至於影像質感都是如此,比起萌芽的愛情,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長。《流氓大亨》是香港影史上最浪漫的電影?是的話也毋須意外。
《金枝玉葉》(He’s a Woman, She’s a Man)1994|導演:陳可辛
呃,我們有任何必要說服你去看一部有張國榮和歌曲《追》的電影嗎?《金枝玉葉》的愛情觀放在今天看可能不突出(『我不管你是男是女,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愛你!』),但你要知道那是90年代——在當時的香港影壇,充滿惡意的基佬笑話可是層出不窮。而這部作品更難得的是,它成功地將性別認同議題,轉化為喜劇操作。儘管在某些時候看起來有些粗糙,甚至淪為商業化的鬧劇,它依然是可愛,且能讓你感到溫暖的經典。
《志明與春嬌》(Love In A Puff)2010|導演:彭浩翔
彭浩翔該分類到鬼才還是怪才?總之,能從吸菸一事上引出香港當代生活的趣味、躁動及陰鬱,絕對是第一流的人物,在觀看這部作品時,你會完全忽略掉那宛如學生電影的製作水準,著迷於互不相識的人們圍繞在一起抽菸時叨唸的碎嘴垃圾話,時而露骨猥褻,時而朦朦朧朧,看在曖昧者眼中是「彷彿若有光」——它的英文譯名太精準了,甚至比原文要來得讓人玩味。
▌企劃編輯: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