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的魔力,恐怕連收藏它的人也說不分明。上頭有喜歡的明星,故事情節精采好看,又或海報本身極富設計感,都能構成收藏的理由,不過,請容許我們潑個冷水,電影海報打從一開始便不是以藝術品為目的製作的,而是吸引觀眾——本質上,那與銷售商品、服務的廣告並無二致。
但真要把電影海報與廣告劃上等號,那好像又有些武斷了。廣告許諾你一個只要肯花錢,便唾手可得的理想前景,電影海報雖然有所承諾,卻坦言不諱純屬虛構。它更像是一種煉金術,融匯了作品的的基本元素與感受,並以兩者結合而成的意象,精簡述說了故事大綱。海報就是電影的形象快照,如果沒有海報,我們沒辦法知道該為什麼樣的內容感到興奮期待。
克里奧國際廣告獎(Clio Awards)創立於1959年,每年皆會從體育、時尚、音樂、娛樂、保健等不同領域遴選優勝者,獎勵他們在廣告行業中卓越的創意成就。近期,該組織邀請五位業界名人暨得獎者,如The Refinery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Adam Waldman,海報設計作品包括《駭客任務》、《傳奇42號》;亞馬遜工作室電影創意行銷主管Molly Albright,海報設計作品包括《你他媽的也是》、《羊男的迷宮》;設計工作室Gravillis Inc.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創意總監Kenny Gravillis,海報作品包括《我不是你的黑鬼》、《羅根》;BLT Communications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Dawn Baillie,海報設計作品包括《熱舞17》、《沉默的羔羊》、《天才一族》、《名模大間諜》;華納兄弟廣告創意執行副總監Massey Rafani,海報設計作品包括《蝙蝠俠3》、《全面啟動》、克利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系列。
他們以改變娛樂行銷產業為主題,製作了影史最佳電影海報排行榜,當然,他們也強調這份清單不夠周面,遺珠數以百計,但假如你從事設計工作,這些推進廣告業工藝發展的作品,必定能激發靈感。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

《現代啟示錄》的海報極具影響力,它無畏地使用負空間,混合演員的肖像照,並且在兩者之間達致平衡。回想一下堆滿明星的漫威電影海報,你會發現這才是推進此種藝術形式發展的作品。-Adam Waldman
《唐人街》(Chinatown)1974 年

《唐人街》這個片名可以喚起無數聯想,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很難確定它的內容究竟是關於什麼,而這張海報幫了大忙,一個男人口中銜著的香菸,煙團形成了女人的頭髮——這肯定是部黑色電影,而華麗的排版、宛如藝術品的插畫,都構成了這件美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作品。-Molly Albright
《飛魂谷》(Downhill Racer)1969

你經常能在不同的創意領域中看到「少即是多」這句口號,但坦白說,很少金主願意為此買單,以致當電影海報以如此優雅的風格來製作時,總是令人心生敬畏。海報上男人女人的鼻子重疊,看起來就像抽象的山脈,完美契合。-Kenny Gravillis
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1957

遮光的陰影很好地強調了「午後」這個主題,陰影後的粉紅色字體傳達出一種俏皮感。原色、簡單的圖形、負空間的運用體現了Saul Bass的美感何等驚人,這是一張完美的海報。-Dawn Baillie
《外科醫師》(M*A*S*H)1970

請記得,那是個沒有PHOTOSHOP的年代,在這點上,這張作品超越時代,雖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但類似的作法已經被複製到無數的海報中。它乾淨的負空間,玩世不恭的態度、超現實的混搭、看不出性別的「性感」,幽默、簡單,且令人愉快。-Dawn Baillie
《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1994

這張海報以最完美的方式呼應了電影片名(可直譯為《通俗小說》),它一口氣講完了其中媚俗、廉價、誇張的豐富情節,承諾觀眾這部電影作為逃避現實的渠道,海報裡的烏瑪.舒曼尤其迷人,令人難忘。 -Molly Albright
《火箭人》(Rocketeer)1991

1991年設計,卻令人聯想到1927年的《大都會》海報, 90 年代可沒有多少人敢將如此復古的風格,運用在商業電影的行銷中,這是對堆滿明星大頭的海報的一種反叛。據說在當年,為避免觀眾誤會這是一部動畫片,負責海報設計的工作室緊急發布了幾張真人海報作為彌補,但只有這張插畫風格的作品被留下來了。-Massey Rafani
《失嬰記》(Rosemary’s Baby)1968

《失嬰記》可能是繼《波坦金戰艦》之後,唯一讓嬰兒車在影史留下巨大身影的作品,與許多宣傳恐怖片的手法不同,它顯得寧靜、美麗,又如此地令人不安。米亞.法羅的側臉、文案與片名的結合、文字被周遭的副空間壓縮,暗示著極為可怕的險境。這是天才之作。-Massey Rafani
《疤面煞星》(Scarface)1983

簡單、醒目的肖像照,是《疤面煞星》為這一行立下,並且沿用至今的慣例。但在這張海報上,不可輕忽的是文案和標語,藉此補充照片的視覺效果。當海報作為一個整體如此引人注目的時候,觀眾通常會花時間吸收文字資訊。-Massey Rafani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

雖然勞勃狄尼洛就是站在那裡,什麼也沒有做,但它精準地捕捉到電影主人公Travis Bickle的角色特質——他就像電線杆一樣,沒有吸引人的魅力,沉默地待在社會的最邊緣。微妙的是,這反而使得海報顯得酷勁十足。在當代電影行銷中,很少人能以如此強烈的風格與執行力做到這點。-Kenny Gravillis。
▌整理報導:康樂|圖片來源:Clio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