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關係是永恆的主題!就和爸爸一起待在家看電影|cacao 可口雜誌

親愛的讀者,還記得母親節前夕,可口曾以「母親的萬種可能」為主題,推出包含各種類型片的電影介紹嗎?眼看周末便是父親節了,我們決定延續這項良好傳統,不以溫馨親情故事為前提,而是挑些適合父子共賞的作品——以父親為主角的電影,或爸爸們會喜歡的電影。要是你對母親節後的疫情大爆發仍心有餘悸,那麼最適合這個父親節的活動,就是待在家中看電影!

《史泰登島國王》 (The King of Staten Island)2020|導演:賈德.阿帕托

《史泰登島國王》的男主角怎麼看都像個不可託付之人。他瘦削、蒼白,混身刺青還瞪著一雙熊貓眼,貧嘴貧舌,性情急躁。簡單地說,懶懶散散的混蛋。這是一部處理抑鬱和創傷的故事,所有挖苦、調侃式的幽默,都是基於主角的消防員父親葬身火場的不幸回憶,而在渾噩幼稚地度過許多年後,現在他得面對母親結交新男友的現實——學著怎麼像個成年人,與父親的替代者相處、學著怎麼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如我們在開頭的描寫一樣,很難說主角是不是個討喜的傢伙,但在電影中,每一名配角都有自己的情感弧線,那令得這部小品電影更有質感、更有說服力。


《為父進行式》(Fatherhood)2021|導演:保羅.韋茲

對於那些習慣凱文.哈特(Kevin Hart)喜劇演員身分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面,並為其出色的表演驚喜,他完全有能力表現出妻子意外亡故、獨力扶養新生兒的父親的哀痛感。《為父進行式》有一些喜劇色彩,但根本上,它是部正經八百的戲劇,是對黑人父親此一特殊身分進行細膩的描繪。儘管就劇本本身,這個故事並沒有太多的新意(雖然你很少有機會在大銀幕上看到黑人父親和女兒的互動),但優秀的演員以及真實的情感,已足夠照亮整部作品。


《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導演:勞勃.辛密克斯

《回到未來》就算不是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片,排上前十名肯定沒問題。在輕鬆愉快的時間旅行包裝下,它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故事,男主角雖然只是名高中生,卻時常為自己的家人感到自卑沮喪:父親軟弱,母親酒鬼,哥哥姐姐也把自己過得一蹋糊塗,彷彿全家唯一值得緬懷的回憶,是父母結婚之前的那場定情舞會。當你通過主角的眼睛望向他的雙親,那情感衝擊是澎湃的,因為你知道他心中想著打死也不願意成為那樣的大人。《回到未來》利用了科幻故事中常見的祖父悖論(Grandfather paradox)為基礎,並將之轉化為家庭和解的契機,即使你能推想情節將怎麼開展,它的動人之處仍能讓你屏息,然後笑顏逐開。


《他不笨,他是我爸爸》(I Am Sam)2001|導演:傑茜.尼爾森

《他不笨》是部好電影嗎?這問題很難回答,喜歡90年代音樂錄影帶質感的觀眾會喜歡它,不好此道的觀眾則會對它的剪輯風格、不連貫的情感感到困惑,但由於對白撰寫良好,編劇總能不時地拋出一兩句犀利台詞,直釘你心中。這是一個有智力障礙的父親,和他獨力扶養的女兒的故事,環繞在兩人身邊的,是以披頭四歌曲經營起來的世界,而那些歌詞也是主角對女兒的愛的來源及本質——但不光是照養孩子,一個小孩要真正地成長成人,所需的也不僅僅是愛,這樣的矛盾也是本作最為戲劇化的衝突。《他不笨》是部好電影嗎?技術層面可能有不少毛病,但如果在觀賞時,你只為父女二人之間的關係心疼,那它就成功了。


《超越顛峰》(Over The Top)1987|導演:梅納漢姆.哥蘭

兩個大男人掰手腕有什麼好看的?先別說現實中存在這樣的比賽,拍成電影也有它的熱血可觀之處。但坦白說,這個故事很傻很瘋狂。一個父親要怎麼挽回素未謀面的兒子的心,在兩人之間重新建立起親情和友誼?答案是參加世界腕力大賽,然後把吃飯用的運輸卡車賣了,將所得全部下注在自己身上,而腕力大賽的冠軍獎品是——噹噹!另一輛運輸卡車!《超越顛峰》是一部無比陽剛的電影,卡車和腕力賽在劇中象徵著自由、原始、野性,而父親的主要責任是教導兒子發揮男子氣概,即使顯得嚴厲,甚至將小孩置於險境也無妨。這樣的情節在當下看來當然不合時宜,但拜託,那是80年代——觀眾只管享受它的激情面就好了。


《武俠》(Wu Xia)2011|導演:陳可辛

《武俠》在上映之初,於華人圈的口碑平平,劇中對人類善良面和罪惡面的處理,於國外收穫了不錯的評價。這部作品有許多別開生面之處,它以視覺特效表現了武俠小說中的點血截脈是怎麼一回事,在動作場面佐以頗富金屬/重搖滾色彩的配樂,故事上則是偵探懸疑與老派武俠的合體,傳奇武打演員王羽的參演,更為電影增添幾分向邵氏電影致敬的意味。至於它為什麼被列在片單上,礙於關鍵情節,我們不能多加透露,唯一能說的是,你能從情節設計,猜想到導演對「父親」此一身分思考及敬畏。


《父女擋不住》(Like Father)2018|導演:蘿倫.米勒

Netflix自家出品的作品,有時讓人驚艷,有時則荒腔走板,不幸的是,後者居多。也因此你會很好奇他們的創意決策工作是怎麼進行的?類型片的點擊率和觀看次數嗎?《父女擋不住》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察指標,在2018年,美國電影票價是9.16 美元,而本片的首周流量高達一千萬,換算過來就是91,600,000 美元的票房收入。當然,你會在Netflix上收看它,不見得就願意到戲院買單,驚人的瀏覽量卻能證明本片頗得民心。

儘管劇本是公式化的,但導演對本片的處理,卻很容易令你聯想到八、九零年代的親情喜劇,那也代表著它仍有些溫馨迷人的時刻,故事講述一對關係疏遠的父女因為某些契機又重新聯繫上,並且將在豪華郵輪旅行上處理二十多年前種下的心結——覺得在哪裡看過類似的情節嗎?肯定有,但《父女擋不住》帶來的溫和感,不會讓你懊悔花上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陪主角走過這趟旅程。


《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2014|導演:強.法夫洛

還記得前幾年古巴三明治曾經流行一時嗎?本作就是該波潮流的推手,但我們給你的建議是,不要在晚餐過後收看它,以免喚起吃宵夜的念頭,因為它裡頭看起來好吃的東西,絕不止三明治一道。《五星主廚快餐車》的故事主軸是一名廚師找回他對烹飪的熱情,最終卻成為了一場友情與親情的慶祝盛宴——學著與兒子相處是可預見的,但這裡還有影史上最成熟、最願意給予前夫物質支持的前妻。相較惹人垂涎的菜餚,《五星主廚》不是那種驚喜連連的片子,但它純粹簡單,且足夠歡樂。


《門當父不對》(Meet The Parents)2001|導演:傑.洛奇

所有的故事都有著等待實現的願望,喜劇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儘管我們與故事中的人物有著同樣的渴望,依然不希望他們得償所願,可能的話,角色為達到目標所付出的努力都該變成一次次的自我羞辱。說來殘酷,卻是分辨「好喜劇」與「壞喜劇」的初步判準。

班.史提勒(Ben Stiller)在《門當父不對》面對的窘境屬於前者,男主角越想在女友父親面前留下好印象,離身敗名裂就越近一步。這部電影基本上是史提勒和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的拉鋸戰,勞勃.狄.尼洛所飾演的前CIA探員就像石匠,沒有他的嚴厲盤問,顯不出男主角是真正值得的好男人。而這正是「好喜劇」之所以能成立的關鍵元素:那個想要實現願望的人得是真正的英雄。


《一路響叮噹》(Jingle All the Way)1996︱導演:布萊恩.萊溫特

時間進入九零年,許多八零年代的動作巨星紛紛往喜劇轉型,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也不例外,《一路響叮噹》是他職涯中第三次喜劇嘗試,飾演一位過度熱衷工作,以致錯過與兒子約會的父親。為了表示歉意,他答應購買當前最流行的超人玩具給小孩當聖誕禮物。不幸的是,玩具在各大通路甫上架便被家長們搶購一空,無奈的父親只有四處跋涉,期待在哪個地方找到最後一個存貨。

反物質主義(Economic materialism)聽起來很嚴肅,是藝術家或革命者的專業,但涉及同一主題的聖誕電影卻不少,甚至足夠形成一個子流派。《一路響叮噹》巧妙地把購物焦慮轉化為動感十足的鬧劇,雖然電影瞄準的是家庭市場,但父母對這部電影產生的共鳴可能比小孩還要強烈——誰不想像劇中人物那樣被孩子仰慕呢?

▌企劃編輯: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