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陰影、原始信仰,以及異星入境!十部不只是恐怖片,還包括超自然與心理驚悚|cacao 可口雜誌

「恐怖片」三個字令你想到什麼?張牙舞爪的惡魔怨靈?廢棄的古宅,無人生還的秘林?無論它們令你念念不忘的理由是什麼,其中最使人著迷,總歸是超自然事件對現實的入侵,即便真相揭曉發現是人為因素作祟,我們都會為瞄過一眼未知的深淵而感到滿足。本週的電影介紹,將會是一個恐怖片福袋,部分正在院線上映中,部分只要點開串流平台即可收看,有精美的獨立製片,有億萬大製作,當然也有一眼就能看出成本並不高、有些缺陷的作品,但如果你追求的是心跳加速,陶醉於不安和驚恐並引以為樂,它們保證能讓你感到「心情愉快」!

《疾厄》(Malignant)2021年|導演:溫子仁

毫無疑問,溫子仁是近十年來最成功/最有娛樂性的恐怖片導演,他的名字與系列作品已經成為IP,一亮相基本上就有觀眾買單,幫襯了不少未成名的小導演。即使將《厲陰宅3》交棒給其他人,《疾厄》依然顯露出開創新系列的野心。本片是溫子仁自2016年以來首度指導獨立恐怖片,由於定位為心理驚悚劇,你能在本片中見到令人眼花撩亂的,如夢幻般的意象,刁鑽的鏡頭擺放位置,但番茄醬的使用量上也是毫不吝嗇——殘忍、瘋狂會是對影迷許下的最大承諾。


《薩滿》(The Medium)2021|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

《薩滿》是一部以偽紀錄片形式執行的驅魔片,它的主軸是神祕主義,涉及原始宗教信仰的神祇,要在現代社會中找到祂的容器,而泰國恐怖片的特徵,如對因果循環的執念同樣清晰可見。以原始信仰為背景的恐怖片很多,但泰國或許是最適合講述該類型故事的國度,它的濕熱感很容易能誘發觀眾對超自然力量入侵的恐懼,附身過程的可視化、主角被選為附身對象的懸念,也將不斷推高整個故事的恐怖程度。


《辣手保母》(The Babysitter)2017|導演:喬瑟夫.麥克吉帝.尼克爾|平台:Netfli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41zgQotvc

這部作品最微妙的地方,在於即使是最陽光明媚、感覺像要往性喜劇/成長電影發展的時刻,你依然能感受到一絲絲的不對勁:背景中的路人,彷彿走在低重力的行星上似的,有種難以言明的疏離感。在那些典型家庭劇的情節裡,導演也偏好以一種不帶親密感的方式來處理它,就算是父母,臉上也彷彿掛著敷衍了事的假笑。聽起來很棒嗎?但《辣手保母》終歸還是一部驚悚喜劇,它有邪教活人獻祭的情節,卻是以非常歡鬧喧嚷的方式來呈現,讓人回想起80年代的青少年恐怖片風格。


《小惡魔》(Little Evil)2017| 導演:伊萊.克雷格|平台:Netflix

電影前五分鐘就能讓你笑出來,不為別的,就為那彷彿從《天魔》裡穿越過來的小鬼頭!《小惡魔》是對所有以「邪惡小孩」、「小孩的幻想朋友」為賣點的驚悚片的致意,並且融入了《活人牲吃》一般的喜劇節奏。安靜內向的孩子依舊為這個世界帶來各種苦難與悲劇,但這裡的家長不再只是殫精竭慮的父親,擺在他面前的道德難題,也並非要不要下手鏟除惡魔,而是——聽起來雖然很古怪,是要不要對眼前這位「敵基督」付出關愛。父子間的互動、親子關係的建立是《小惡魔》主軸,它非常逗趣,肯定能為你帶來許多笑聲。


《恐懼大街》(Fear Street)2021|導演:雷伊.賈尼亞克|平台:Netflix

《恐懼大街》的開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雞皮疙瘩》那樣的夏令營恐怖故事,當然,它們的原著作者本來就是同一位,但它很快便證明自己的血緣其實跟《驚聲尖叫》比較接近。作為帶有超自然元素的青少年砍殺電影系列,《恐懼大街》最討喜的或許是它的懷舊感,彼時的次文化符號、毫不掩飾的血腥暴力、焦慮不安的青少年試圖對「詛咒」進行解密……跟什麼很像?對,《十三號星期五》、《半夜鬼上床》,這或許說明了80年代恐怖電影風格,在當今年輕觀眾中依舊有吸引力。


《禁入直播》(CAM)2018|導演:丹尼爾.戈德哈伯|平台:Netflix

直播或許是當代文化中最讓人不解的一環。為什麼有人願意付錢看人打電玩?為什麼有人為了流量什麼瘋狂的舉動都能做得出來?《禁入直播》不是對此一現象的剖析,但它觸及了該領域的敏感話題:成人網站上的Cam girl,並用這個身分設定包裝了一個質感還不錯的驚悚故事:我們在網路上創造的身分最終吞噬了我們自己。虛構比真實還真實。聽著就夠毛骨悚然了吧?觀看這部作品,你將全神投入其中,和女主角一同困惑恐懼,不僅僅因為網路上發生的一切,還有它的反向入侵,你很難得能看到情感這麼豐富的一部恐怖片。


《靈蝕》(Eclipse)2017 |導演:帕卡.布拉扎|平台:Netflix

前些年,有陣子特別流行在恐怖片的翻譯上玩諧音哏,如《厲陰房》(後改為《陰兒房》,《厲陰宅》則被沿襲為另一個系列)、《幫寶弒》,相較之下,《靈蝕》還真沒什麼創意。但這不是說它就不可怕了。本作改編自西班牙真實事件,也是你成長過程中可能聽聞過,同學的同學的同學的故事:在某某地方,有幾名學生私下進行通靈儀式,結果卻是一發不可收拾。《靈蝕》最出色的地方主要在它宛如文藝片的視覺質感,卻不時穿插著無可預期的恐怖事件,這種不和諧的體驗,雖然不足以成為流派中的超級傑作,但要滿足觀眾的胃口綽綽有餘。


《林祭》(The Ritual)2017|導演:大衛.布克納|平台:Netfli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hmH1OFVYA

在看了這麼多恐怖片後,或許你會得出如下的心得:電影中的角色都是豬腦袋,總是做出違反常理的判斷,使得原本沉浸在緊張氛圍的觀眾一下子清醒過來。本片也有類似的毛病,有現成的健行步道不走,偏要截彎取直抄捷徑?但《林祭》的氣氛營造確實不錯,它將觀眾一下子扔進抑鬱、負疚的情緒裡,隨著他們越是深入密林,那會發展成一種強烈的不祥感。《林祭》有點像是將心理驚悚,與更加傳統的超自然未知恐懼結合的一部作品,後者雖然是重頭戲,卻也能隱喻走出陰霾。


《滅絕》(Annihilation)2018|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平台:Netflix

在介紹多部與異教、邪神、撒旦有關的作品後,也是時候該換些不一樣的口味了。《滅絕》是部科幻驚悚片,改編自傑夫.凡德米爾的《遺落南境》中的同名章節,但如果你對恐怖小說的發展略知一二,應該能認得其框架顯然出自美國小說家,拉夫克拉夫特的《星之彩》(順待一提,尼可拉斯.凱吉曾主演同名電影)。但電影《滅絕》厄運感不同於《星之彩》那樣泥濘,實際上,它的內容可能較接近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只不過更令人對自己的生存、對人類此時此刻於星球上的位置感到不安,並以惑人心神的美術與視覺特效、低調的電子配樂包裝。恐怖片發燒友不一定會為本作買單,但喜歡看劇情片、思索每個場景中的元素、推敲情節的觀眾會享受這部野心勃勃的作品。


《忐忑》(As Above, So Below)2014|導演:約翰.艾瑞克.道鐸|平台:Netflix

如果你在恐怖片的介紹上看到「混和紀錄片風格」,就該知道裡頭會出現大量手持V8,採用第一人稱視角的鏡頭。有些觀眾對這種搖來晃去,什麼都拍不清楚的拍攝特別反感,但問題的癥結點其實在於,作為一種表達手法,那到底與這個故事合不合拍?從表面上看來,《忐忑》與它的同儕沒有太大差異,都是講述一夥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為了某些企圖或理想,闖進地下墓穴。一般來說,這種時候要嗎不是撞見千年殭屍,就是生化實驗失敗的變種人,但《忐忑》並不是那種B級片,而且更靈活地運用了封閉、狹隘的墓穴環境,打造一座真正的恐怖主題樂園。你會發現,V8那種未經深思熟率的影像特性,在這裡真的是用對了。

▌企劃編輯: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