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疫情徹底改變影視業的第二年,電影繼續用其特有的媒介形態,製造幻象、呼應現實,刺激著我們的感官和情感。在2021年精選十部國外佳片,介紹了《在車上》、《犬山記》、《白色通行證》,或是更早之前的《上帝之手》與《法蘭西特派週報》等等佳片。意猶未竟時,我們可能還錯過其他好電影,待我們列入觀影清單。要看的電影永遠列不完,因為看電影的時間,帶著我們被限制在原地的身體,能暫時到更廣闊和自由的世界。
《語言課程》( 暫譯:Language Lessons)2021|導演:娜塔莉.莫拉萊斯
沒有人想過這場疫情就這樣兩年過去,我們都以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地跟孤獨、距離、虛實等等自我練習一番。《語言課程》講的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的富裕白人,通過網路視訊的方式,向一位居住在哥斯大黎加的年輕女性,學習西班牙語的故事。全片沒有鏡頭存在感,導演呈現給我們的就是我們已經熟悉的視訊會議窗口。在電腦螢幕上,你來我往的一言一語裡,男女主角從一開始的有所顧慮,到之後的放下心房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彼此變成對方的精神寄託,一切都這麼順其自然。
面對疫情人的脆弱,那些時差、語言、距離階級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因為人們只需要一點陪伴和關愛。《語言課程》是一部輕鬆小品,讓你釋懷,因為大家的問題都一樣,生活有歡樂就有痛苦。
《小媽媽》(暫譯:Petite Maman)2021|導演:瑟琳.席安瑪
《小媽媽》是《燃燒女子的肖像》的導演近期的一部長片。72 分鐘裡,講述外婆去世後,八歲的奈莉隨著爸媽來到老屋收拾東西。過程中,媽媽過度悲傷而提前離開,留下奈莉和爸爸進行收尾整理工作。一天,奈莉走進老屋後的森林裡,遇到了與媽媽同名的同齡女孩瑪莉安,並且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奈莉和瑪莉安在靜謐的森林中,度過的時光美好得不像是現實。奈莉很快就明白了,女孩瑪莉安和媽媽瑪莉安的連結,不僅僅是名字相同而已。奈莉在瑪莉安的帶領下見到了瑪莉安的媽媽,也就是自己已故的外婆。奈莉和媽媽瑪莉安在現實生活中常有不合之處,但是奈莉和小女孩瑪莉安在森林裡卻像摯友一般分不開。
橫亙時空,兩位女性角色的命運互相交織、互相影響、互相扶持。如果小女孩瑪莉安和媽媽瑪莉安實則為同一個靈魂,那是什麼影響了奈莉對於她們迥然不同的態度呢?奈莉最終可以與媽媽、自己和這個世界和解嗎?短暫但又親密的親情、愛情和友誼的描繪,一如平常,導演用她細膩篤定的女性視角,給我們講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甘草披薩》(Licorice Pizza)2021|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
美國獨立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在自己的新片《甘草披薩》中,想要帶觀眾回到1973 年南加州的聖費爾南多谷,而片名本身,也反映了具體的時間和地點。片中兩個帶有年齡差異的男女主角,他們的青春成長故事,本身就帶著荒唐的浪漫在內。導演選角也十分有趣!男主角Copper Hoffman,是導演合作多年的著名男演員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兒子,女主角則是Haim 樂團的成員Alana Haim,劇中角色彷彿是為兩人量身定作。因為電影的時間設定是在七十年代,它也毫不客氣地還原放大了,在被平權運動改造前社會的樣子,無論是在種族還是性別層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名的「甘草披薩」在當時的洛杉磯地區,是一家規模頗大的區域性連鎖唱片店,雖然與劇情本身沒有直接聯繫,但這是喚起那個時代回憶和氛圍的巧妙線索。
《靈魂樂之夏》(Summer of Soul)2021|導演:阿米爾湯普森
《靈魂樂之夏》是一部在2021年獲譽無數的音樂紀錄片,在金馬影展放映時也得一致好評。電影講述1969年,非裔音樂人們響應集結,以靈魂、藍調、福音、爵士等,根源於黑人生命經驗的樂風作為表演主軸,在紐約哈林區舉辦了「哈林文化節」,當時正與伍茲塔克音樂節相隔不久,也被稱為「黑色伍茲塔克」。聚集了Stevie Wonder、Nina Simone、Sly & the Family Stone、Gladys Knight & the Pips、Mahalia Jackson、BB King、The 5th Dimension等非裔音樂人,吸引了超過三十萬人參與。當時緊繃的政治氛圍,讓如此盛大的音樂節在主流媒體間以沈默帶過,也讓該紀錄片封存逾半世紀,直到近期才在導演的努力下,以音樂紀錄片方式重現於世人眼前。《靈魂之夏》揭示了歷史對我們重建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證明了音樂在過去和現在的動盪時期具有治癒能力。
《老亨利》(Old Henry)2021|導演:波西.彭西羅利
《老亨利》是一部正統的西部片,讓人重新回到老演員約翰.韋恩和克林伊斯威特,縱橫好萊塢時那個傳奇的西部歲月。影片講述了一個農民帶著一包現金收留一名受傷男子的故事,當一隊人馬來要錢時,他必須作出決定該信任誰,在防禦圍攻時,他展現了一個持槍的天才,而他的真實身份也受到了質疑。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Quo Vadis, Aida?)2021|導演:潔絲米拉.茲巴尼奇
這是近年難得描繪戰事與種族滅絕的佳作。故事講述在 1995 年宣布獨立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遭到塞族共和國出兵攻打,數以千計的「雪布尼查」居民,逃到聯合國管制的難民安置區,但基地只能容納六千人,無法處理如此大量的難民。塞軍對聯合國要求停火的最後通牒置之不理的同時,裝出願意與維和部隊展開談判的態度,電影最後卻有超過八千人遭屠殺。你以為種族滅絕的故事總是血腥?這部片沒有任何征戰殺戮場面,殘酷地揭示戰事下百姓的無助與厄困。
《未來未來》(暫譯:C’mon C’mon)2021|導演:麥克・米爾斯
導演麥克・米爾斯和 A24 攜手推出的新作品,故事結構很簡單,瓦昆.菲尼克斯在片中扮演了一位電台記者,採訪全國各地的孩子,了解他們對世界和未來的想像,在走訪全美的同時,他9歲的姪子也一起跟隨,兩人在這旅途中發展出一段動人的關係。全片以社會紀錄片的溫柔視角,來逐步構建反抗的孩子與落魄的成年人當中的微妙關係,也反應家庭中關於父母身份的定義。
《樂動心旋律》(CODA)2021|導演:席安.海德
贏得日舞影展評審團與觀眾選擇雙項大獎的獨立電影,《樂動心旋律》只為了滿足導演本人獨特癖好的「作者論」(Auteur)電影。「CODA」是「Child of Deaf Adults」聾啞家庭的健聽兒童的縮寫,改編自獲得凱薩獎多項提名的法國喜劇《貝禮一家》(La Famille Bélier),導演在片中講述了年輕的女主角,在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和支持自己聾啞家庭之間搖擺的成長故事。「聲音」對這個女孩來說,是通往新生活的鑰匙,但在聾啞家庭「聲音」並不是最重要的。她擁有著驚人的歌唱天賦,但她周遭最親密的家人卻對她的才能,甚至對音樂的存在,毫無概念。
在聾啞角色的選角上,導演堅持選擇真實的聾啞演員,無論是幽默不羈的藍領階層父親、急於證明自己能力的哥哥,還是在家庭場景中最為複雜和多面的母親角色,這幾位優秀的聾啞演員,給予了影片最為珍貴的生動性和說服力。也許正是因為如此,Apple TV 以破紀錄的2500 萬美元買下了該影片的流媒體播放權。
《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2021|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2021美國浪漫音樂電影《西城故事》,電影改編自1957年的百老匯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史匹柏在開拍前便表示此片是承繼1957年百老匯音樂劇的精神,而非翻拍1961年的電影版。全片都在紐約進行實景拍攝,保留原著音樂劇的精粹。片中講述了50年代紐約街頭的噴氣機幫(Jet)和鯊魚幫(Sharks)之間的爭鬥,以及分屬不同幫派的男女主角的愛情。史匹柏用不同幫派的角力戰暗喻種族矛盾及社會問題,直視美國人存在以久的生活寫照,他說:「這座城市賦予了電影美麗與活力,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其宏偉、多元文化、而且多面向的精神!」
▌整理報導: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