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巷弄的日式老宅「舊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時間無法削減的美,把玩古物的韻味與內涵|cacao 可口

店主小彰與小芳兩人都是美術與空間設計背景出身,在經營古道具店前,就非常喜愛收藏古物,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如何使用古物也自有一套哲學,某個轉念契機,為了體現物件與生活之間應用的更多可能,於是決定開啟「舊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的經營生意,希望將美感觀念注入選物和生活中,讓大家瞭解物件並不是只有復古二字可定義,還有著美感與韻味的內涵,更多時候還能感受迷人的無時間性。

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不斷培養品味的兩人,進入民藝、古道具、高古文物世界,在微觀中見宏觀,從文化脈絡、美學與器物鑑賞課程切入,提升自身對於物件認知的廣度與感受力;也因為對於古物有著高度熱情,一但有旅行的機會,都會在世界各地搜尋具有美感或玩味的物件。

小彰回想起自己第一件蒐集的古物,那是一個玻璃器皿,老玻璃的溫潤光澤和迷離漫舞氣泡著實抓住他的目光,從此像點火般,他開始蒐集各式各樣的玻璃糖菓罐和各式瓶瓶罐罐,數量一度達到500顆之多,他尤其垂青大正風格與老台灣樣式的玻璃器皿,他說明民藝源由生活之美,可惜台灣的美學教育長期忽略生活文化,地方工藝多已黯然沒落,年輕一輩多追尋復古風潮,但對於民藝物件少有聞問,很是可惜。

經營古物店有苦有樂,對於小彰與小芳來說,快樂的部分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也能接觸到更多物件、感受更多面向;而辛苦的地方在於物件委實難尋,因為即使是普通的器物,兩人都堅持要挑選出最獨特的,而這份獨特可以延伸出諸多要求與條件,包含整體器型、色澤、肌理、工藝、年代與氛圍等等,所以有時候也得靠機運幫忙,但最後也能生出興味與樂趣。兩人在這話題上也不諱表示,在南部做古物選品真的不容易,很多人會認為古物就是懷舊、二手、復古,很多理念難以與客人溝通,很難脫去舊物廉價回收的既定印象。

兩人長年浸沐於古物世界,不分國內外,聊起私心最推薦的古物店,首推日本古物店,因為美感呈現都很好,例如坂田和實、DOUGUYA、APOLOGIA等店家,甚至是比利時Axel Vervoordt的空間,都是非常值得欣賞和感受的。最後請店主兩人推薦店內的一樣古物,他們首推古布BORO(ボロ),BORO又稱為襤褸,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拼布工藝,當時布匹稀少,農民為了保暖將常用的粗舊麻棉布與其他碎布縫併,因反覆使用及縫補染織,組成各種深淺的色塊及線條,加上時間與使用催化,自然留下獨特美感。而舉這個物件為例,用來詮釋民藝非常顯白精準,源自於土地和工藝,在生活中淬煉而成,並有著韻感和美感,席地而用或掛置於牆面,都非常好看,在歐美也能見到許多設計師用於服裝或傢飾設計的例子。

地址:嘉義市西區西榮街2號

延伸閱讀:週末兩天,來嘉義體會沒有單行道的緩慢步調

▌採訪報導:林圃君|圖片提供:舊美好.生活器物.古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