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傳統市場,台日交流現地創作正發生:台灣創作者以穿越之眼,從未來捎來更有趣的觀點|cacao 可口

你有去過傳統市場嗎?你覺得自己是傳統市場的一份子嗎?

在回答我們的提問前,《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策展人堤大樹,告訴我們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日本的傳統市場正在消逝中,還蓬勃運轉的市場則逐漸成為觀光體驗的行程之一,這是日本真實發生的現況。隨著台灣無可迴避的高齡問題更加嚴峻,會不會傳統市場也將慢慢走入歷史?成為年輕一代記憶中的悲傷考古?

日本的傳統市場正在消逝中,反觀台灣,傳統市場會不會也將慢慢走入歷史呢?

新富町文化市場年度大展《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分為三個階段,各有不同探討主題,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創作者挖掘出相當有意思的市場觀點。

2022年新富町文化市場年度大展《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召集日本與台灣九組極富潛力的創作者在市場駐留研究並於現地創作,其中台灣創作者貫穿三個階段,分別經歷「聚集&停留」、「對話&相互交流」以及「合作&共同創造」概念,將市場與未來安放在一起重疊思考,最終他們的結論是樂觀的。而他們以各自的活躍身分,在過程中挖掘出什麼傳統市場有趣的人事物呢?以及和日本創作者合作又激發了什麼火花?在實際觀賞他們的作品前,我們先聽聽他們的精彩分享。


市場也是屬於年輕人的

雙人藝術組合monouno(徐瑞謙與江蕎勤)參與展覽第一階段,一切從零開始打造,自台藝大雕塑學系畢業的兩位,長年專注藝術創作之外,也透過藝術手法思考可被使用的家具。而要將此次概念具象化,他們想到市場中人跟人之間的距離關係,「我們認為在市場裡是擁擠的,大家互相碰撞,身體的距離非常地靠近,但同時市場也是個顯示台灣濃厚人情味的場所,因此我們在思考,這裡是否能將物理的身體距離和心理距離劃上等號呢?」

雙人藝術組合monouno以類家具作品,具象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藉此討論人們物理與心理距離是否能劃上等號。

於是他們進一步收集了彼此對於市場的想法和材料,創作出「類家具」的有趣作品,提供人們互動、聚集甚至聊天的空間;這是他們首次呈現與市場相關的作品,希望未來能創作出更大規模的延伸,得以直接影響慣性想法或是打破熟悉的地域關係。對於台日共創,在有限的時間內相互理解並一起工作,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經驗,monouno也特別提到團隊中每個人的背景與才華都不同,卻有著相同的目標,「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不論是時間、經費、空間的限制,但彼此一起思考解決,這讓我們從中學習到很多。」

雙人藝術組合monouno與在市場工作、生活的人們互動,挖掘更多只有當地才會發生的素材。

上市場就像看一場展覽

服裝設計師金蓓雯聊起此次展覽,讓他印象最深與互動最多的,就屬與日本建築師大野宏的合作—他們必須聯手為萬華居民搭建一座讓人們聚集和停留的涼亭,大野宏負責竹製結構體,他自己則須打造布面頂棚,然而整個過程就像一個大實驗,兩人都沒有相關經驗,只能不停作出假設,再逐步修改,一點一滴逼近並交會出兩人的理想,「我們以開闊的視角,從零開始一起投注各自所長,一步步將最終面貌設計出來,是很棒又可貴的合作經驗。」

是購物袋也是圍裙,金蓓雯提出將服裝物件能緊扣個人生活場景的特性,期待大家能多多走入市場。

過去金蓓雯總認為傳統市場是屬於媽媽和外婆的地方,不屬於自己,但實地深入探索與研究後,他發現市場真的非常有趣,直呼傳統市場是能提供五感體驗的地方。刷新既有想法,金蓓雯以服裝設計師的角度,利用親密的服裝物件為人們創造出新的體驗模式,圍繞在「下廚」和「買菜」兩個關鍵字,設計出可以自由變化形體的包包圍裙,只要人們一穿上,就有著「市場歸屬的一部份」的意識。讓物件緊密地與生活連結在一起,「好好吃飯,好好做飯,好好生活」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腦洞大開,帶給人們歡樂與驚喜

「暇瑕寫字工作室」主理人蔡佩玲受邀參與展覽的第三階段,身為萬華在地人的他,藉由與其他創作者互動,以及觀察市場中店家與客人的互動,讓他充分獲得靈感;對他而言,市場這個場域不會有消失的一天,從小到大他就跟著家中長輩上市場,他很喜歡人們在此交流的過程,所以即使他出國旅遊、長住,他都會上最有人味的市場,這是迅速融入當地的方法,蔡佩玲也直言「人果真還是得要靠溝通交流。」

此次展覽,他使用篆刻印創作,希望能刺激人們思考,「在未來的市場裡,大家共同使用的語言文字、時間單位、時制曆法甚至是幣值是什麼呢?」蔡佩玲還透漏他會在市場打造一間「時光寶盒刻印店」,他會刻下一年的重要時刻,稱為「聖筊!日日是好日」月曆,未來他還希望能讓這份月曆數位化,以利眾人。

「在未來的市場裡,大家共同使用的語言文字、時間單位、時制曆法甚至是幣值是什麼呢?」蔡佩玲以擅長的篆刻印創作,向人們展開提問。

而近年備受矚目的樂團Mong Tong也是這回一起創造未來的成員之一。他們說起自己的市場經驗,和大多數人沒什麼不同,也是從陪同家人上市場開始,他們尤其著迷於人們在討價還價時展現的活力,當時他們也還小,總是希望市場有供他們玩樂的地方,回扣到此次展覽,他們希望加入娛樂性。

為了萬華這個特別的地方,他們獻上特別的「Mong Tong’s萬華三重奏」,以三位團員在樂團的角色,創作出三種不同的裝置,就像音樂三重奏般,將所有目不暇給的概念揉合成一個方向,讓人們會感受獨特的歡樂與驚喜,最終,他們希望人們可以拋開成見,用從沒試過的方法,體驗非常真實且獨特的台灣。

近年備受矚目的樂團Mong Tong也是這回一起創造未來的成員之一,他們期待為展覽注入娛樂性。

延伸閱讀:來自日本的青年,向萬華的未來發射訊號:專訪《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策展人堤大樹

《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望以市場作為源源不絕的文化靈感,從「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為軸線,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九組創作者,在萬華地區和市場中停留並創作。他們是帶著「技術和知識=舶來品」而來的「來自未來的訪客」,創作者們將透過探索該地區與相互交流,並展示他們的小型實踐,讓市場延續到未來。

展覽資訊:免費參觀

展覽時間:2022.9.3-11.20 10:00-18: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近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

▌採訪報導:林圃君|圖片提供:新富町文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