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煉皂位於迪化街古風的磚紅街道,週邊的街區裡,閩南與歐風古蹟毫無違和地並立,一幢幢老房子中,全新的藝文樣貌盡情開展,舊與新、中與西,揉合成一片獨有的稻埕風韻。猶如現在蛻變後的大稻埕,大春走過逾一甲子歲月,傳承三代,終在四年前讓「大春煉皂」以品牌之姿,以全新樣貌再現風華。

民國39年,創辦人李水土先生從日本人手中,接下肥皂生產與銷售工作,並自行研發推出「大春黑肥皂」、「大春分解皂」,那是台灣光復的全新景致,台灣人紛紛投入創業,百業蓬勃發展,世間一片繁華。交棒至第二代期間,大春積極推展事業版圖,將代工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品牌累積超過半世紀的精采底蘊與資產。
「現在如果你走在大稻埕,問起在地耆老或是老店家,他們一定也都還記得大春這塊名號」,現任品牌總監的李國榮進一步與可口分享,自己回來接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將大春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而品牌若要走得長久,轉型是必經之路,家族上下都有這份覺悟,爬梳過往榮光,兩代大春的歷史、大稻埕的文化,隨手一拈,都是極好的素材,絕對能為品牌灌注更豐沛的活力,此時李國榮跟我們講起了另一個故事。


「去年我們開啟了一個企劃,想要更深入挖掘大春的故事,網路的力量真的超乎我們想像,以『大春石鹼』四個日文漢字搜尋,無意間讓我們找到當時日方創始人的後代,他們保留了許多珍貴的資料與照片,也相當樂意與我們見面,但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計畫就先延宕了。」許多甚至連二代都不知情的緣由與故事,都成了李國榮眼中比什麼都還要珍貴的寶藏。
接掌家中事業已有四年的李國榮,說自己仍在摸索與學習,然而無論是產品包裝設計或商品開發,皆已創建出一套原則與論述,藉由今年金馬獎客製金馬LOGO的特殊香皂,躍上影人心中的夢幻逸品行列;而在今年10月,大春煉皂大稻埕體驗門市風光開幕,空間以大稻埕特有的抿石子工法打造,點綴紅花團扇、綠珊瑚、月兔耳等清新綠意裝置,期待讓走進門市的人們,可以感受猶如置身森林的舒暢與療癒。


問起父親對於自己接班有什麼期待時,李國榮流露了和其他傳產二代頗為不同的神情,「其實我父母親很開明,就算我們四個手足沒有要回來接家業,他們也尊重我們的決定。現在回來協助轉型,他們也少有干涉,只希望我們凡事量力而為,所以目前我們的每一步,都會經過審慎評估才出手,例如第二間店面的落腳處,我們都還在仔細考慮。比起做好,我們現在會比較偏向先把事情最對。」
目前坊間普遍瀰漫手工皂品質較好的迷思,李國榮認為沒有最好的肥皂,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肥皂,「大春是機械皂,採用國際標準六道工法,比起手工皂的製程更費工,品質也會較為穩定耐放,使用壽命也比較久。」
李國榮強調,「大春煉皂身為肥皂專家,堅持不添加有害成分以及化學洗劑,而在設計與原料的使用上,我們會盡量貼合台灣在地特色,例如我們使用黃瓜、稻米、茶葉或中藥入皂,『瓜顏悅色潔顏皂』就是萃取新鮮小黃瓜液,以及細磨的艾草粉打造而成的一款皂,它能針對肌膚維持高保濕的效用,很受女性客戶喜愛。」


未來除了持續深耕女性市場之外,也希望可以擴及到不同的年齡層。李國榮分析目前市場上使用沐浴乳與肥皂的比例大概是6:4,大春煉皂堅持煉製對人對土地無傷害污染的皂品,期望越來越多人會因永續環保的理念轉而使用肥皂。作為大稻埕一間微笑三代的老皂廠,李國榮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使其變得更加穩定與堅強,並持續傳承下去。從生理清潔延伸至心靈淨化,大春煉皂將延續對人與土地的關懷,持續煉造幸福與愛。
▌採訪報導:林圃君|圖片提供:大春煉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