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代,巴黎的聖日耳曼區是通宵的夜生活,無數的藝術家、詩人或知識分子穿梭其中。「合唱團」(Orphéon)是熱鬧非凡的俱樂部之一,Diptyque的創始人很喜歡在這裡聚會、氣氛很熱烈,人們可以在爵士樂聲中放鬆一下。在diptyque慶祝六十週年之際,全新的Orphéon爵夢淡香精,重現昔日這個令人難忘的地方與友誼的歡樂致敬。旅居巴黎的義大利造型藝術家Gianpaolo Pagni 以敘事方式,創作這款香氛的包裝圖案,散發著清新花香和感性的木質香調。當然,Orphéon香氛與歡樂一樣,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旅居巴黎的義大利造型藝術家Gianpaolo Pagni 以敘事方式創作這款香氛的包裝圖案。正面中央位置的橢圓形內,呈現的是diptyque幾位創辦藝術家最初的作品草圖。 排列參差的幾何形狀構成歐普藝術效果,光線反射襯托著Orphéon字樣。背面仍以diptyque歷史側臉圖案為元素。Orphéon香氛系列,通過品牌、調香師、插畫師三方合作呈現香氛精神。 這也是品牌延續長達六十年的傳統。|diptyque爵夢淡香精(Orphéon)75ml $5,000
Orphéon香氛——向緊鄰著Diptyque店旁的「合唱團」(Orphéon)俱樂部致敬
法國新浪潮運動,始於六十年前的巴黎拉丁區,這裡是巴黎藝術、人文與夜生活的核心地帶。那是二戰之後到1968年五月風暴之前,那是一個沒有束縛,讓想像力與創作力可以恣意馳騁的時代。無數藝術家、詩人或知識分子來回穿梭並交會於聖日耳曼大道,那裡也是三個好朋友,實現他們共有夢想的應許之地。室內設計師Christiane Gautrot、畫家Desmond Knox-Leet、及舞台設計師Yves Coueslan,一起創立一間名為Diptyque的精品店,落腳於聖日爾曼大道34號。Christiane認為——這是實現某種真實理想的渴望。草圖上飛揚著創意, 回憶裡蘊藏著靈感,創作中充滿著細節,他們將各自的才能融會貫通。 友情、自然、現代,他們的創作始終都是現在進行式。
當時,Diptyque緊鄰著一牆之隔合唱團(Orphéon)俱樂部,是三人常出沒的地方,儼然成為自家客廳般熟悉、自在。這間俱樂部與其他聲名遠播的咖啡館相比稍顯低調, 它也是唯一一家在兩個樓面提供不同夜生活氛圍的俱樂部。地下室內煙霧繚繞、人 聲鼎沸,音樂、舞蹈與演出,一樓的佈置則有雞尾酒吧台及緋紅色天鵝絨長椅,是聚會交際的理想選擇。這裡會有長途旅行的旅客、畫家、尚未成名的演員、初露頭角的作家、 熱衷時尚與文學的青年女性以及跟隨友人而來的客人。三人在這裡碰撞出無數合作的火花、傾訴著各自的發現與想法、展示著親手塑造的作品,還會在靈光乍現之時掏出紙筆埋頭繪製草圖。

與所有事物一樣,這間佔據他們靈光時刻的俱樂部的風光時刻,只維持了一段時間便歇業了。但對於diptyque及其三位創辦人而言,「合唱 團」(Orphéon)的關門歇業是情感上的震撼,但也推動品牌買下部分區域,將精品店面積擴充了三分之一,原本的雙版畫櫥窗,亦因此變成了三連畫的模樣。在diptyque慶祝六十週年之際,這段神秘的緣分成為其靈感之源。將彼時咖啡館的氛圍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是品牌向這段過往歷史致敬的完美呈現。 因為人們對這些經典場所的記憶已不復存在,所以將其「昔日重現」顯得格外重要。在三位創始人心中,「合唱團」(Orphéon)是他們邁向成功之路的一場感官夢境。
diptyque摯友、調香大師Olivier Pescheux像創作油畫一般調製香氛。你能聞到木香雪松、岩蘭草、廣藿香為主的咖啡館空間。俱樂部飲料中混合著濃郁的杜松子香氣,在香菸不離手的巴黎,霧圈不會引起任何人的不滿!乳香與白松香的刺激氣味瀰漫開來,還伴隨著甜美柔和的蜂巢與岩薔薇香氣, 跟優質雪茄或手捲煙絲別無二致。打扮精緻的女顧客撲鼻而來的花香或粉香,有科摩爾島 Comoros上的依蘭依蘭、來自中國的木蘭花以及土耳其大馬士革玫瑰,意料之外的明媚靈動的茉莉花轉瞬即逝。男士則帶有麝香或琥珀香氣(其間夾雜有香煙味)。香氛整體特質可用四個詞來形容:清新、花香、 性感、木香。
毫無疑問,Diptyque以這種輕巧的戲劇精神,重新建立過往初始的聯繫。三位創始人將香水與瓶身設計詩意化,使用圖案和玩耍其形狀,展現了品牌的品味,並力求讓自己感到驚喜也讓人感到這份驚喜。Diptych香氛的獨特之處之外,它也能成為有趣的裝飾物,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開創形式。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提供:dipty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