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為了吃飯、付房租還有做其他有趣的事情,然而放眼世界,或是在台灣,當今的年輕世代必須做上更多事情,兼更多活,才得以換取最低限度的生存水平;不過看看我們周邊的Z世代吧,或許他們將成為最勇敢的一代也說不定,他們質疑公司體制,將價值觀、生活理念與工作放置在同一個天秤上比較:今時今日的年輕世代寧願放棄工作,也不願繼續在工作中自苦、不開心,更因為疫情在國外引發的離職潮,將此現象推促成全新常態。

Z世代不是不願意工作
為了獲取工作而需做出巨大妥協的時代已亡。根據國外一份數據顯示,56%的Z世代與千禧世代如果工作與生活產生衝突,他們往往會放棄工作,加以若是公司、雇主對於社會、政治或環境與自己的價值相違背,他們也不會就此屈服。荷蘭任仕達集團(Randstad)執行長在一份聲明稿中表示,「年輕人希望全心投入於工作,這反映出他們在選擇雇主時,會以不損害個人價值觀為優先。勞資雙方的權利關係產生鬆動,年輕世代的集體心態迫使僱主覺醒:『如果你不能讓任何人屈服你的要求,那麼你就不得不往相反方向做出妥協』。」
日前在TikTok瘋傳離職影片,許多從事服務業或飯店業的職員,打電話給他們的老闆表明辭職心意,在他們之中的有些人還遭遇了,被老闆當作狗屎般的對待,服務業相關從業人員在疫情流行期間承受了更多的壓力,使得他們迅速成為被剝削的對象,然而隨著世界重新開放,與病毒共存下的新景況,又將服務人員推上第一線。並不是這些工作不有趣,而是年輕一代看破,這些服務性質的工作大多吃力不討好,難以扭轉的過度勞累與報酬過低常態,使得許多人身陷在這些職位上,動彈不得。

世界太複雜,Z世代的時間寶貴
另有一份針對歐洲、亞洲以及美國等就業市場人力的研究調查,概述了會吸引Z世代效力的職場環境,以下五點是雇主得以留住Z世代以及千禧世代員工的主要原因:
1.生活方式和幸福感:對於年輕世代來說,充實的工作體驗幾乎是最重要的,一份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他們希望可以融入個人生活態度與方式。
2.價值觀一致:有43%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公司組織的社會和環境價值觀與他們的價值觀不一致,他們便不會加入該公司。同樣,有41%的人們表示他們會選擇進入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公司就職。
3.員工賦權:雖然工作培訓和個人發展很重要,但員工仍在尋求合理的薪資和額外的福利。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只有22%的員工表示他們獲得了更好的福利,例如更多休假、更好的醫療保健或是獲得更優渥的退休福利。與此同時,33%的人表示他們獲得了加薪、培訓或到其他工作場所發展機會等等。
4.工作靈活性:根據調查,近75%的員工表示彈性的工作地點很重要,而83% 的員工表示工作時間的靈活度也很重要。然而,目前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雇主同時提供遠程工作和彈性工作時間。
5.自我提升和職業發展:正如員工希望工作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一樣,他們也希望工作場所能夠支持他們的發展目標。有8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他們的組織願意,他們願意參與學習或發展計劃。60%的人表示他們想要參與,如何賺取更多收入的研討會或教育訓練。
這個世界正逐漸朝傳染病疲勞、全球衝突與氣候變遷等常態飛馳,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生命太短,惹人心煩的工作不宜,事實上,讓自己感到幸福和滿足已是年輕世代的首要任務,短時間內難以撼動改變。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來源:Jane Bo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