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民宿咖啡廳「果核抵家」:一間店的內容就像果核裡的種籽,單是拍照打卡你無法發現它 |cacao 可口雜誌

請假想以下情境:你打算離開熟悉的環境與工作,去到外縣市開間店,自己當小老闆。那間店長什麼模樣,該賣什麼,你心裡都沒有打算。就在這時候,你發現了一處理想的閒置空間,以及一項潛力無窮的新產品,後者更有希望為你快速匯集客源——儘管他們不一定是你設定的目標客群,這生意做是不做呢?

這是「果核抵家」的濃縮版故事。而他們給出的答案是,不做。果核抵家是一間位於台南市中心的複合空間,由曾在時尚雜誌擔任編輯工作的Ben與電商行銷的Kay夫妻檔攜手經營,二人分頭打點民宿及咖啡廳業務。在訪談過程中,他們不時自嘲「功底薄弱」,開業至今多數時間都用在做微調,幸好台南當地的創業氛圍友善,同業彼此間不藏私;不過,良性競爭只是經營的基本要素,如果核般堅硬的精神才是二人撐過強震、登革熱,以及疫情的關鍵。果核內的種籽什麼時候能破殼而出呢?雖然我們來不及對Kay與Ben提出這個問題,但相信,如果連疫情都沒能砸碎他們的外殼,那一天遲早會到來。

果核抵家的店主人Kay與Ben夫妻檔經營一棟四層樓的複合式公寓
緊鄰著隔壁的萬福庵廟宇,與他們現代化公寓形成強烈對比!尤其每當廟宇有活動時,就算只是經過都能有參與的融入感。
他們養的狗肉鬆與小孩果果跟著店一起從無到有,熟客都會先關心問候他們,最後才是店主人。

一開始只是想和小孩一起成長

「會想弄個複合式空間,主要是預想到小孩未來的生活。」時間倒回2015年年初,當時Kay與Ben的小孩剛出生不久,兩人開始設想如何陪伴孩子度過成長階段。讓他們心驚的是,倘若繼續在台北生活,未來很可能全家人都要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只有在晚上睡覺前才碰得到面,「小孩可憐,爸媽也辛苦,如果想多花時間陪小孩,勢必其中一個人要做一些改變,一些犧牲。我們開始想,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轉變這種生活?」

來到台南落地生根,純粹是機緣巧合。一般人在實踐前,便把後續該做什麼全構思好,而Kay與Ben則是在友人介紹下,先找到中意的空間,才浮現理想藍圖,著手打理原來閒置已久的空間。Kay說,左鄰右舍一得知這棟廢墟將有人進駐,紛紛打聽他們的來歷,「又一個來蹭台南觀光熱度的台北人?看你什麼時候倒!」兩人形容,初期因為人生地不熟,經營一家店就像單打獨鬥。「但我們想的不是快速賺錢,為開店而開店,反而會去思索自己為什麼開店,想呈現的究竟是什麼。」慢慢地,鄰居和民宿同業開始願意和外來者交心,提出建議及協助,兩人也不再感受到好奇或不友善的目光,「一路撐過來,經歷登革熱、地震和水災,堅持和改變都被在地人看在眼裡。這中間的過程讓我們滿感動的,有種得到認同的感覺。」

一樓咖啡廳空間,還擺放許多書籍、漫畫來自於兩人平常喜歡看大量的書,希望來這裡的客人都能隨意拿取閱讀。

家是什麼樣子,果核就是什麼樣子

果核抵家的「抵家」,除了是閩南語「在這裡」的諧音,也有「抵達家裡」的意思,期待顧客無論是前來投宿,抑或品飲咖啡,都能感受到輕鬆與自在,彷彿這個地方本來就有一個位置是預留給自己的。

Kay解釋,她理想中的民宿經營,有點類似提升網站黏著度的概念,憑藉有意義的互動、謹終如始的服務,並且持續給出驚喜,讓果核成為一個安心的保證。倘若顧客樂意回訪,在乎的就不會是流血下殺的折扣優惠,而是被對方記住有自己這麼一位客人。「我的大目標是,顧客不是因為來台南玩而到果核住宿,而是因為想住果核而跑到台南來玩!」

從果核開業至今,夫妻倆總是忙於調整各自負責區域的細節,他們達成共識,從餐飲以至於住宿用品,都必須得是自己喜歡,也願意供給家人吃喝使用,選物以品牌理念相契合為原則,且必須得是台灣製造,在生產過程中,致力於減少碳排放的產品,「可能是因為當初沒有經驗,只能做到問心無愧吧?」兩人笑著說:「果核也許不是很花俏,但能讓人賴在這裡一整天,喝杯咖啡,出去曬曬太陽散散步,不需要趕著去哪裡。」第一次是驚喜,第二次是回憶,第三次是習慣,下意識走到一個讓自己放鬆的地方,這就是果核抵家想帶給顧客的體驗:如同在家一樣的舒適,沒有目的也沒有關係。

二樓規劃為展覽、講座的開放空間,他們期待與有趣的事情、人在這裡合作發生。
三、四樓則為民宿,有三種房型選擇

拍照打卡只是營收假象,質感紮實才能細水長流

住宿選品上的挑剔,同樣也反應在咖啡廳的餐點。過去店裡曾有一項名為「泡泡沃夫」的雞蛋仔點心,被眾多網友譽為巷弄隱藏版甜點,將產品名稱鍵入瀏覽器,你能搜尋到大量的圖文資訊,它們個個看起來既精緻且口味多變。不過,如果你因此決定將咖啡廳放進接下來的行程,那可能要失望了。因為在泡泡沃夫大紅大紫一段時間以後,老闆決定停售這項主力商品。

「果核的第一年因為雞蛋仔的緣故,生意非常好,但也隱約感覺到這種現象不會長久,所以我們試著讓菜單更完整。」Ben說。雞蛋仔做錯什麼?Kay解釋,咖啡廳和網紅店的氣質還是不太一樣,網紅店雖然來客比較多,卻也連帶要限制用餐時間,不合人們喝咖啡的邏輯。「網紅是一種很微妙的現象,無所不在。」Ben補充道:「我很感謝他們貢獻消費金額,但因為網紅而來的民眾,卻可能把重點放在消費打卡上,而不是店裡的餐點、服務,但這都是我們希望能帶給顧客的體驗。」那段時間會很在意被稱作網紅店嗎?他想了想,接著說:「有一點。但一間店是什麼樣子,好像也不是老闆說了算,而是由消費者來定義。所以後來我也沒那麼在意別人怎麼看果核了。」

店內的餐點同樣不馬虎

Ben坦承,一開始選擇販售雞蛋仔有點取巧。過去在時尚雜誌工作的經驗讓他認識到,視覺上的討喜對擴散資訊有多麼大的幫助,而泡泡沃夫也確實一戰成名,「第一年發展完全如預期,但熱潮總會有退去的一天。我對雞蛋仔的品質口味很有信心,但就那一年的來客而言,我猜有五成以上在意的並不是這件事情。」他笑著說:「當時我甚至故意把擺盤弄得比較不好看!不過,現在心態已經平衡過來了,就是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到最好。」

從一個滿滿少女心的景點,到視覺及裝潢都更加成熟的咖啡廳,在泡泡沃夫功成身退以後,果核將每年的菜單分為冬夏兩季,增加變化外,也為服務固定熟客。兩人感嘆的說,以前工作都是在電腦前,假設讀者喜歡什麼,流行什麼,一篇文章是否對讀者胃口看瀏覽數和點擊就知道了,但現在是活生生的人走進店裡,使用自己設計準備的東西,Ben形容那感覺就像看電視實境節目一樣,有種古怪的疏離感。「從開店一直到現在,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學習、習慣其中的差異性。以前幫其他品牌做行銷,現在自己跳下來做品牌,反而沒有餘裕去做真正擅長的行銷和活動,因為光是店裡每天的雜務,構思新菜單啊什麼的,就忙不過來了。」

「做更長遠的規劃!」是果核接下來的挑戰目標,以往店裡的二樓空間多是用於講座、展覽、中小型的表演,接下來則希望開設工作坊,將以小班制、有導師帶領的方式進行,展開更具深度的對話。手工編織以及經絡按摩,都會是未來的可能性。

目前二樓的編織課程正在進行

儘管在過去疫情的一年裡,店裡的生意也受到些影響,但對兩人而言,也不失為清理思緒的良機。如同停售雞蛋仔後,趨穩的營收讓夫妻倆有機會修正果核在軟硬體方面的欠缺,疫情也發揮著同樣的作用。「其實疫情剛爆發的時候,真的會有『搞什麼?』的感覺,但當它慢慢走到一半,便覺得情況可能不如想像中那麼糟。病毒讓我們停下原本匆忙卻習以為常的腳步,現在,可以去思考了。」

果核抵家 Maison the Core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317巷3號

開放時間:周二公休,周六09:30–17:30,平日10:30–17:30|電話: 06-221 2792

▌採訪:Kuo sinsin|報導撰寫:康樂|圖片提供:果核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