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欄填寫__|林奐:比起談論高深的學問,我更想用咖啡逗大家開心|cacao 可口雜誌

在2015年林奐取得世界拉花大賽季軍的前幾年,他在西雅圖經歷了人生第一場拉花比賽,當時他創下的紀錄是取得複賽門票,最終拿下第八名佳績,從此改寫當年度台灣在國際賽事上的最佳表現,在他之前,台灣的參賽者往往在32強前止步;一回台灣,媒體為他冠上咖啡大師名號,回憶起那段被媒體過度渲染的日子,林奐無奈笑著說:「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沒有很會拉花,才剛入行1、2年,觀念跟技巧都很薄弱,我只是運氣好而已。」不過這個成績猶如老天難得佛心一現的溫馨提醒,教他要認真看待自己的天分,走上咖啡這條路或許可行,說不定還能越走越好。

關於一朵漂亮的拉花,林奐說深淺的陰影變化很重要,一旦有了錯落,品飲者就能感覺拉花表面會帶有徐緩的流動感,看久了更會化為一股難以言明的治癒感,而拉花圖案還講求持久,除了牛奶品質特性有變數外,要如何使其張力維持狀態最佳,也憑藉咖啡師的手藝是否精巧。透過上百上千杯的拉花練習,咖啡師無論是面容表情,或是手腕使力姿態,總能流露輕盈與自信,在短短不到15秒的拉花過程,就像演繹一場取悅眾人的演出。亦如林奐所言,「我永遠都不會把很深層的學問推廣給大家,不是我不會,是我不想,我只想讓大家覺得喝咖啡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

職業欄填寫:咖啡師

咖啡師的專長是煮咖啡,不過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忙備料跟店務,過去我常想著要把咖啡煮好,但遇到很多客人只想喝奶茶,當然還是會順著客人喜好,不會強加自己的想法在他們身上,然而內心會有些掙扎也是真的。

因為朋友的關係入了咖啡這行,Milkglider算是我自己的第一間店,當時想法很簡單,我自己跟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拿過咖啡冠軍,把這幾個人湊在一起創業,聽起來就是一間很厲害的咖啡店,我們經營得確實不差,經營了三年多,在當時算是很知名的咖啡品牌,基本上全世界有在玩拉花的人應該都有聽過Milkglider,中國IKEA更一度想要收購這個品牌,算是有達成我自己的短期目標。現在經營Tzubi coffee這間店也有四年時間,剛開始前半年生意很好,算是蜜月期吧,後來一年的業績開始往下掉,於是我們轉往開發甜點品項,策略很成功,營業額到現在都蠻穩定的。

像咖啡一樣的人生——酸中帶甜、苦中帶香

咖啡師在工作上要得到快樂其實很簡單,看到客人覺得你煮的咖啡很好喝,你就會覺得很開心,還有店裡人滿為患、還要候位時,也會覺得超開心的;至於在這份工作上,有什麼過不去的,應該是對很多人來說咖啡只是配角,但在我心目中咖啡是主角啊,從生豆採收、烘焙到沖煮我都自己來,所以我很清楚知道每個豆子來的時候,我當初為什麼會買下它,咖啡豆的風味、甚至是帶給我的感覺,我都能如數家珍;但客人來到店裡一來不喝咖啡、二來喝入口感覺到酸,品飲過程就結束了,所以無論你做的多好,都很難讓人看到咖啡真正的價值,這是在我內心比較過不去的地方,至於開店的勞力活,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

我時常覺得咖啡很像人生,酸中帶甜、苦中帶香。世界拉花大賽初試啼聲之後,我的人生便開始往我無法預期的方式開展,尤其是社群的追蹤人數,每天都有99以上的人次在追蹤我的IG帳號。我當時知道自己實力還不夠,但認真投入練習,應該還是很有機會的吧,和朋友一起花時間摸索,我們自己放變數在彼此身上練功,從鋼杯怎麼抓、怎麼晃動,測試注奶的位置和時間點,一個月花上兩萬塊買牛奶是常態,就是這樣練了一年,我才又再次挑戰國際賽,比到世界第三,在當下得到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衷心喜歡的事,為咖啡界能做到的事

獲得獎項肯定後,對自己也比較有自信,內心也比較踏實,咖啡就此帶著我去體驗世界、和不同人事物開始有了交集,也逐漸有廠商找上門談合作,眼界就此被打開。很多人認為咖啡師就是職人形象,這點我不否認,但我更想讓大家知道咖啡是很好玩的,不是只有跑店、把咖啡豆研究得很徹底才能配得上咖啡師這三個字。我其實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我永遠是在第一線服務客人的角色,即使有人會說拉花是很譁眾取寵的,不是那麼專業,我聽過就算了,也不會真的很在意,因為我只想讓客人覺得有趣,引他們入門,讓他們喜歡上咖啡,我也絕對也有能力做到,讓大家進來這個咖啡世界,這是我一直在推廣的概念,也是我能為咖啡界做到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標籤,也有部分不是這麼正面,但我不太會賭氣證明自己,也不會讓別人知道我其實在很早就開始烘豆,有自己一套心法與邏輯,我不需要討好誰,我也深深認為每個人在公眾面前只須展現一個重點即可。像是品牌經營會有所謂品牌定位,要讓別人記得你,你就要特別彰顯一個特色,這樣才不會被忘記;例如我很喜歡NIGO,從他創立BAPE的風格、設計理念到他本身的生活態度我都很喜歡,我想過那樣的生活,所以從以前在學校玩團、賣衣服到現在拉花、經營咖啡館,我其實都維持著同一種生活風格。

現在點開媒體報導一看,大家會說我是拉花藝術家,但我更想當咖啡藝術家,咖啡就是我的生活,從生活這個概念為出發點,可以作很多事情,例如Tzubi coffee推出很多周邊商品,讓大家覺得購買一杯咖啡,還可以得到更多,讓商品有著超出消費者預期之外的附加價值,也是我經營生意的理念。我的人生觀就是不想要白活,所以我會抓住很多機會,希望生命不要流於浪費。未來我蠻想再開店的,把自己喜歡的潮流品牌引進台灣,一樣會有咖啡,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風格。

「職業欄填寫_」打破制式的訪問模式,想要創造主動異業合作的可能性。任何一個職業與創造都源於生活,關於生活的問答:

Q:你認為的「生活」是什麼?

林:節奏慢一點,可以安排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像是今年我就很想出國,過去出國都要一邊忙於工作,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真的很想出國個四、五天,讓自己放假休息一下。

Q:工作之餘,私底下的真實生活樣貌是?

林:起床後照顧植物,摸摸他們,看看他們的健康狀態,喝杯咖啡,離開家去學校教課然後回店裡上班,營業時間結束後還要備料,十點下班正常,有時候會忙到凌晨一點,回到家就徹底放空。其實我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但沒有工作我又會很慌,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速度緊湊地進行。

Q:生活中,哪一些物品是不可缺的?或什麼商品的愛好者?

林:我喜歡收藏藝術品,像我近期入手天野健(Takeru Amano)的太空少女(Astro Girl),它是一個雕塑作品,在香港拍賣網站買的,很熱門,得用搶的,我過去就很喜歡天野,基本上他算是新的當代藝術家,以前我會為了價值去追求這些東西,但現在老了,心態有所轉變,會學習真正去欣賞這些藝術家的風格後,才入手這些東西。我都說自己現在是佛系收藏家。

Q:怎麼樣的生活狀態是你最嚮往的?可以舉例嗎?

林:認真想要有小孩,有自己的家庭;而心態上,也希望可以再自然一點,因為這個業界很競爭,大家都很汲汲營營想要做出什麼成果,自己覺得在某個程度上當頂峰也當的夠久,希望自己可以放下這件事情,但要放下,經濟就得要夠好,所以希望店可以再穩定一點,可以過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採訪報導:林圃君|攝影:陳志誠|動態攝影:黃煒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