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法,沒有顛覆:薇薇安.魏斯伍德說,藝術是一個人所能獲得的最佳教育|cacao 可口

「我意識到沒有想法就沒有顛覆。想要摧毀一切是不夠的。」

很難想像這是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說出的話,作為龐克運動的重要推手,她與丈夫馬康.麥拉林(Malcolm McLaren)主導的性手槍,可是在他們首張也是唯一一張的唱片中叫囂著虛無及破壞。

薇薇安.魏斯伍德, 1941 年出生於英國鄉村。父親是名蔬果商。母親則在棉紡廠工作,她時常將從工廠帶回的材料手工縫製為連衣裙。母親對顏色的熱愛、喜歡在衣服上加些小飾品的做法,也成了薇薇安.伍德的最初啟蒙。

儘管魏斯伍德從未接受過任何正式的服裝製作訓練,但在天賦外真正決定她的事業發展的,是對文化、思想和藝術的好奇心,以及樂意自學的積極心態。馬康.麥拉林鼓勵她將頭髮漂成金色,並沒完沒了地和她聊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表現主義畫家)和法國哲學家尚-保羅.沙特。

法國有存在主義,美國1960 年代也有風起雲湧的反文化運動,那英國對主流文化的反擊是什麼?抱持著這樣的思考,二人得出的答案是一間名為「Let it Rock」的時裝店(往後它將以『SEX』、『Seditionaries』等名稱出現在世人面前)——不過販賣的是1950 年代的舊貨和二手衣,且經魏斯伍德的巧手重新設計。客戶名單越來越長,其中更不乏大衛.鮑伊、伊吉.波普、布萊安.費瑞(Bryan Ferry )、肯.羅素( Ken Russell ,電影導演)這樣的名人。再後來,魏斯伍德轉向更激進的戀物癖風格,洗劫一切高雅與低俗文化,並找到她自己的達達主義挑釁形式。

Photo via stranger than paradise records

稱魏斯伍德是龐克的救世主肯定招來龐克們的敵意,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龐克運動的起點與商業變質,恐怕也沒有人比魏斯伍德看得更清楚。過去接受衛報訪問時,她曾說,龐克運動不過是個提供行銷機會的時尚流行,「說穿了,年輕人想打扮成龐克,只是想成為叛逆者,而我做的不過是給他們一個叛逆者的造型。」

「整個20世紀都是錯誤,沒有人動腦袋思考。龐克只是個反對這反對那的藉口,打破過去一切的藉口,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想法發生。」魏斯伍德的言詞越發尖銳:「今天每個人看似都有自己的見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那只是膝反射般的直覺判斷——事實擺明了,毫無價值。所謂的見解、個人意見,是有前提的,你必須自己建立它,而且有所本。」 

 這正是魏斯伍德強調藝術教育重要性的理由,因為它可以創造比個人親歷的一生更加龐大的世界觀。「真理是林立並存的,並沒有誰比誰更真實更正確的問題存在。它們是通往過去的門戶,能讓你走得比自己的一生更遙遠。告訴我們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這就是藝術的目的。」

性手槍樂團。Photo via The Daily Beast

魏斯伍德指出,藝術是在不同的時間點,闡述關於世界的真相。「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藝術,是因為共同的人性。我相信藝術、音樂、閱讀、劇場,這是你可以獲得的最好的教育,因為它是種自我教育,你得依賴自己才能獲得。」

「孩子們,夾著一本《麥田捕手》(你可以自由代換為任何『反叛』的書籍)四處閒晃是沒有用的,那只是虛張聲勢。去研究藝術吧!只有如此你才是真正為自由而奮鬥,先擺脫跑步機和符號消費,獨立思考才有可能。」

▌整理報導: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