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余政達聊網紅法咪咪:快閃概念店「Durian Duty to Be Free」榴槤宇宙再拓延|cacao 可口雜誌

「我正在寫一篇余政達採訪法咪咪的文章。」坐在我們眼前接受採訪的男人說道。

要是你在哪裡讀過法咪咪(FAMEME)是藝術家余政達所創作的網紅角色,一定覺得這段陳述很玄——要怎麼自己採訪自己?那這個與我們問答的男人又是誰?關於這點,或許是整個「法咪咪」計劃中最可堪玩味,卻少有人意識到的小細節。有時,他是用藝術家的脈絡在談論一件作品,有時,他是秉持娛樂至死信念的富豪網紅,還有些時候,他是負責幫大明星擋槍,迴避敏感問題的製作人。

在法咪咪的宇宙,沒有余政達,有的是與法咪咪處於互相編輯關係的製作人。同理,採訪余政達,和採訪製作法咪咪的余政達也是兩回事,進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話。看到這你就算不暈頭轉向,也該不耐煩了——那你們到底是採訪到誰?這問題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大膽猜測,那應該是藝術家、製作人複合體的余政達。

繼紐約「榴槤美術館」、首爾「榴槤健身房」、台北「榴槤製藥廠」後,亞洲榴槤大亨法咪咪再次回歸台北,攜手TAO ART於大安區「The Hall」開設諧仿機場免稅店(Duty Free Shop)的快閃概念店「Durian Duty to Be Free」(即日起至3/6日),玩轉Duty既有關稅也有責任的雙重意義,翻玩 Duty Free(免稅)為「It’s Your Duty to Be Free!」,在這個視自由為己任的快閃店中,熱情四射的榴槤宇宙將以正向訊息、積極能量釋放你的自由!

虛擬網紅法咪咪的前世今生:來自藝術家的說法

「我早期的錄像作品一直在討論分身和跨文化,再加上我又是在藝術全球化背景下出來的藝術家,對跨國製作、文化互視很熟悉,所以過去的作品在同行眼中,外觀上跟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並沒有那麼像。但我反而認為,內在於其中的變異性主體是非常『台灣』的,不斷的流動,且未知。」余政達解釋,他在作品中處理跨文化的方式,是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界面,執行歐美人所投射的亞洲身分,以及該身分在歐美文化中被如何看待、對話的語境。

就法咪咪的人設而言,它很明顯是藝術家創作脈絡的遺緒。2019年於美國曾爆紅一時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令亞洲富豪成為了西方娛樂產業中的一個男性形象,但有趣的是,飾演男主角的亨利.高汀其實是個混血兒。余政達說,正是這部電影讓他再次意識到,在歐美對亞洲的既定印象中,男性樣貌的光譜有多麼狹窄——能在好萊塢電影裡擔綱主角或重要配角的亞洲男人,多半擁有如李小龍般的外型。

也因此,雖然法咪咪的整體形象設定挪用了既定印象,以發展角色的異國情調,但顯然又有自己的一套。他穿上身的永遠是浮誇的顏色,且隨身攜帶自家生產的榴槤。「有種喜不喜歡隨便你的意思在。」余政達笑著說,美國人喜歡所謂的超級食物,認為吃那類東西對健康大有好處,而營養成分一應具全的榴槤雖然符合超級食物的標準,卻由於強烈的氣味,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法咪咪手上的榴槤也因此多出了一層「偷渡」的含意,暗示那些在符號中原本該被禁止的東西。

法咪咪的首次登台亮相,是在2019年的PERFORMA雙年展上。作為紐約最大型的雙年展,PERFORMA一向是視覺藝術家的挑戰,它們邀請視覺藝術家製作的不會是平面或錄像作品,而是具備表演性質的計畫。藝術家必須對自己的創作進行重新想像,並延伸到新的媒介中,「我算滿早期就開始關注實境秀,也一直在討論這種形式的媒體影像和其中的表演性。而法咪咪的創造,有部分也是在回應網路時代的當代現象,一方面是近年興起的網紅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呼應美術館機構因應網紅世代的轉向,從策略上越來越偏好大型的、奇觀的、可以背景化給人自拍的展演形式。比方說,超級吸睛的充氣榴槤。」

但像這樣誇張油膩的造型,喧鬧如「It’s Your Duty to Be Free!」、「Don’t Google Me Just Follow Me」的口號,難道不擔心會限縮了觀眾對作品的認知與理解嗎?余政達這麼說:「我是個對當下議題敏感,甚至讓議題成為創作動機和動能的人,『法咪咪』這個角色雖然和過去的作品比起來,採用的是不一樣的敘事和論述方法,但它依然是當下的反饋,是經過和疫情共生以後,幾經轉換得出的人設。」

「一個人設所做的表演,和一個藝術家所做的表演不見得完全相同,法咪咪是我的作品,但法咪咪做的事情卻不會是作品,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個被創造出來的人物,可因為角色的本質就是文化挪用,所以他對應現實的方式也是極度資本、口號式的,除了滿滿正能量,也會因為每一次面對的群眾不一樣,而改變場景前提,變成這些人所期待看到的樣子。某種程度上,法咪咪也是很試探性的在問,究竟做表演的人是他,還是走進他的榴槤宇宙打卡自拍的遊客?」

「Durian Duty to Be Free」開幕派對|Photograph by 吳仲倫

虛擬網紅法咪咪的前世今生:來自製作人的說法

「大部分時間我是扮演製作人的角色。但在我預想中,應該會有人想採訪法咪咪,有人想採訪余政達,但多數人比起創作態度與脈絡,對兩個不同的人格、觀點更感興趣。就像近期熱播的《創造安娜》、《Tinder大騙徒》,我本來希望法咪咪的人設裡就不要再有余政達,但大家似乎對『被製造出來』這件事更感興趣,所以才又多出一個製作人身分。」

「拓延」可能是『法咪咪』計畫中最核心的概念,那是作為藝術家的余政達如何去拓展他相對於這件作品的角色,以及藝術如何被認知——它必須得在傳統的展示空間裡才能被認知嗎?藝術如果只是個概念,有什麼理由不能拓延邊界?余政達說,紐約Performa雙年展的經驗讓他學習到很多。從前他的展覽集中在美術館,但在創造了法咪咪以後,需要對話的空間就變成整座城市,必須把紐約的時代廣場當成場景。

「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並不知道『面對空間』是什麼意思,要怎麼轉換空間為表演場?但實踐結果卻也讓我看見,原來想法是可以重新編造現實的。」余政達回憶執行當日,由於法咪咪的形象登上時代廣場最大的電視牆,將角色自帶的異國情調,在那極度資本、觀光化的場景中徹底解放,令所有人都將法咪咪當成貨真價實的大明星,上前主動搭話及合照,「那是個很奇幻的過程,遊客們因為情境而對眼前的一切信以為真,而你也因此獲得了控制全場的能力。在這之後,我對法咪咪這個人設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Durian Duty to Be Free」開幕派對|Photograph by 吳仲倫

余政達所說的期待,是將法咪咪是為一個可作為材料的「主體」。儘管關於此人的一切全是以異國情調虛構編織,卻仍有其歷史脈絡,也同樣能與現實進行對話,並因某些事件而再長出新的分支,「這也回應到法咪咪的人設,他是任性的富豪,他可以盡情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並在疫情當下,繼續以正能量滿滿的形象,為大家帶來愉悅感——而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我認為法咪咪最有趣的一點是,就是他具備跨產業的能力,但處裡的都是擬像,所以會因為目的的不同而導致質地的差異。就製作人身分而言,法咪咪是個長期的表演性質計畫,但對藝術家來說,他就是在拍攝一場實境秀,也許他一面看還會一面想著,這傢伙下一步要怎麼回應現實。」余政達說:「所以法咪咪雖然不按腳本行事,但他還是有個編寫的過程,余政達在這裡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不讓法咪咪被其他產業牽著鼻子走,持續演化他可能有的身分的向度。而這絕對是有趣的,它打開了『余政達』這個人單一藝術家的脈絡,變得更外散、四溢。」

藝術系統如美術館藝術節,流行文化如與嘻哈歌手春艷合作推出的單曲〈Charlie的叭叭洗澎澎〉和這次的概念快閃店,法咪咪的人設允許以另類的方式接觸不同的群眾和現實,表演裡呈現與疫情共生的現實,也反射法咪咪的思維及品味,重複著「進入新系統-重擬世界觀」的過程持續推進,並以幽默的態度,將所欲反轉的對象、「反轉」本身的高度政治性給弱化。

法咪咪與與嘻哈歌手春艷合作推出的單曲〈Charlie的叭叭洗澎澎〉

截至目前為止,法咪咪的事業範圍已從博物館、健身房、製藥廠拓張到NFT收藏圈,他鑄造了可用於榴槤宇宙(或稱『榴槤經濟體』、『榴槤帝國』)的貨幣,將來,你或許可以通過購買此項代幣,付費參加演出,「這就是拓延角色的可能性與世界觀,也對應到藝術家注重議題性的創作狀態,那就是不斷遇到新穎的事物、不斷理解新的東西。某種意義上,法咪咪計畫改變了藝術家余政達的展演形式,讓他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角色與其過去創作的關聯性。」

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法咪咪?他是個虛幻人物、是個Lifetime演員,他是宗教、是能量,是態度積極但不討好,反要求別人Follow Me的精神領袖。他喜歡大家在一個特定場景中愛他並主動提供愛的感覺,也時常出沒在社群媒群上尋找愛和被愛——無論何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累積角色的可塑性。法咪咪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符號。法咪咪是終極的擬像。

Durian Duty to Be Free」法咪咪快閃概念店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202號 (The Hall)

營業時間:即日起至3月6日,周四到周日,13:00-20:00

法咪咪親自跨界設計的「閃光榴槤帽T」是本次快閃店的主打商品,正面為寶貝榴槤的細緻刺繡,背面則以炫彩圖樣製造,打開閃光燈就可看見其中的驚喜!限量「閃光榴槤帽T」共推出蘋果綠、北鼻藍、太妃糖、櫻花粉、夜幕黑五色,首批售罄後推出春季預購新色:奶油黃及優格紫,Free Size Free Style,讓你擁有滿滿正面能量和不用煩惱穿什麼的自由!另外推出限定版次的四色寶貝榴槤托特包、經典短T、榴槤徽章及貼紙,未來也將發行更多品項加入,請 Follow FAMEME

▌採訪:Kuo sinsin|報導撰寫:康樂|圖片提供:TAO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