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Irma Boom作書的熱情:從CHANEL到MoMA都指名跟她合作|cacao 可口

「世界上最美的書籍」從她之手催生。荷蘭平面設計師Irma Boom,經手時尚品牌香奈兒、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建築師雷姆庫哈斯等國際客戶。目前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 Museum)策展人選取了不同類型的館藏,與她設計的三十餘本書籍共同推出《Irma Boom: Art + Design》展覽,慶祝她與館方超過20年的合作關係。

Photo by Ilvy Njiokiktjien

《Irma Boom: Art + Design》展示Irma Boom多年來在藝術和設計領域中的傑出作品。作為一位享譽國際的設計師,她的設計作品橫跨出版、平面設計、品牌形象和展覽設計等多個領域,她以自成一格的方式設計許多書籍,包括著名的荷蘭文學作品,不僅注重文字排版和排版設計,他還將細節和設計元素融入到書籍設計中,使得書籍本身就足以成為藝術品。

其設計風格獨特,深受廣大設計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喜愛和推崇。在展覽中看到許多她經典的設計作品,展覽以黑色和白色為主色調,突出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和設計風格。此次,她和書籍和館方藝術作品並置在同一空間,揭示了她的創作與藝術的緊密連結。

展廳中展出了數件顏色鮮亮的單色畫作:綠色、紅色、黃色和黑色,指向了印刷中的CMYK四色模式,這種典型的印刷分色模式,對應著她作為書籍設計師的身份。參觀者能在展區中發掘作品之間的共通點和邏輯關係。

展覽中也可以看見Irma Booma關注的範圍廣泛,從繪畫,家具到服裝,與書籍展品形成了互相對話的關係,「參觀者可以看到作品之間的聯繫,但我沒有指明從屬關係,而是希望由觀者來決定它們之間的關聯,讓藝術作品和我的作品保持自主。」這與她求學階段接受過藝術和繪畫的訓練有關,此後藝術就是她的靈感和參考的來源。在學生時代申請藝術學校時,她本來想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家人的反對,才轉而投入應用藝術課程的學習。而她也意識到自己並不擅長繪畫,比較像是個浪漫的想法。有一次她在學校閒逛,遇到了一位老師在討論書籍的設計及內容,他解釋了書的質量和印刷處理的含義、他看書的內容也看書的外觀。這時候Irma Booma 突然想到「這就是我應該做的。」

在「藝術 + 書籍」展區,Irma Booma從館方收藏中挑選的作品,如Jan Schoonhoven 的白色浮雕雕塑《R70-63》旁邊擺放她為Chanel 5做的書籍《No. 5 Culture Chanel》 ;Paco Rabanne 在1967年的鋁製連衣裙旁邊擺放她2016年她為雷諾汽車設計的鋁製書籍 《Renault= Présen》;在Gerrit Rietveld設計《Mondial Chair》以及Gijs Bakker的洞洞椅旁,擺放著她為現代主義運動先驅Eileen Grey設計的作品集。

「如果我將自己比作建築師,我會建造社會住宅。雖然我有時也會建造別墅,但這種情況很少見。」會說是「社會住宅」,是希望書能夠作為知識的載體,成為所有人都可以接觸到的媒介。另外,Irma Booma在作書時,會為書做個模型,所以常將自己的書籍創作與建築設計進行比較,對頁面的版式規劃就像是建築師對空間和結構的構思。對她而言,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是觀念的誕生,在雙方的溝通中浮現的想法,形成了最初的概念。她十分堅持,在執行階段就要做到極致,如為Chanel設計的書籍《No. 5 Culture Chanel》,講述了香奈兒五號香水背後的故事,使用紙張的凹凸打印來呈現圖案、花紋和字母,整本書如同浮雕一般,沒有使用任何油墨印刷,代表香味無形但無處不在的本質。

《No. 5 Culture Chanel》|photo by Irma Boom
《Nederlandse Postzegels》是荷蘭年度郵票集,Irma Booma因它受到很多批評,現在被 MoMA 收藏。|photo by Irma Boom
Irma Boom為荷蘭設計組合Viktor&Rolf 2022年的新書作設計。|photo by Irma Boom
她的經典作品集小紅書《Irma Boom: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ook》,只有 1.5 x 2 英寸,以倒敘的編年順序展示了她2013-1986年的作品,704頁裡收藏了500多幅圖像。

書籍設計對Irma Booma至關重要,「你應該做一本有知識的書,作為以後的參考。這本書的價值只會上升,因為它是思想的容器,在這個不可改變的實體中結合在一起。它是捕捉的瞬間,就像拍照或作畫一樣,但包含更多訊息。它對人類來說是如此寶貴,因為它反思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來源:荷蘭國立博物館、攝影:Albertine Dijkema